$上海洗霸(SH603200)$ 【AI读研报 聊股卖陈皮】私信索要PDF
固态电池专题研究一
全固态电池:锂电池的下一代解决方案
一、全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
1. 高能量密度: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高镍三元体系搭配10%硅基负极约300Wh/kg),而全固态电池通过适配高比例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4200mAh/g)或锂金属负极(理论比容量3860mAh/g),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
2. 高安全性:采用固态电解质,可抑制锂枝晶生长与穿透;固态电解质不可燃,且耐热极限(400-1800度)显著高于液态电池隔膜(160度),从根源上降低热失控风险。
二、固态电解质的主流路线
固态电解质主要分为四类,各有优劣:
1. 聚合物:加工性好,但离子电导率低(10⁻⁷-10⁻⁴S/cm),难以抑制锂枝晶。
2. 氧化物:稳定性高,但加工性能差,界面接触问题突出,离子电导率一般(10⁻⁶-10⁻³S/cm)。
3. 卤化物:稳定性较强,与高压正极兼容性好,但成本高、易吸潮,离子电导率介于氧化物和硫化物之间(10⁻³S/cm)。
4. 硫化物:离子电导率最高(10⁻⁴-10⁻²S/cm),加工性能好,但电化学稳定性和空气稳定性欠佳,易与水分反应产生H₂S气体。目前国内外均将其作为重点攻关方向,丰田、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均有布局,工艺突破后有望成为未来主流。
三、核心挑战:固固界面润湿性问题
1. 化学/电化学界面问题:包括电化学稳定窗口窄(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扩散(形成高阻抗界面层)、空间电荷层(限制锂离子传输)。
2. 物理界面问题:固态电解质无法自发渗透电极间隙,导致接触面积小;电极循环体积变化与电解质刚性结构矛盾,引发接触失效,进而导致锂枝晶生长和循环寿命缩短。
四、关键环节技术变化
1. 设备:干法电极工艺因适配硫化物电解质成为关键,可降低成本、抑制分层;等静压设备通过高压致密化增强界面接触,是核心增量环节。
2. 正极:短期沿用高镍三元,长期向低成本锰酸锂和高性能富锂锰基等锰系材料发展(固态电池可缓解锰溶出问题)。
3. 负极:中期转向硅基负极提升容量,远期采用锂金属负极。
4. 集流体:硫化物的腐蚀性问题使镍铁合金有望替代传统铜集流体,提升循环性能。
五、产业化节奏与政策支持
1. 政策托底:工信部2024年投入约60亿元支持头部企业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企业获资金支持。
2. 产业化路径:消费领域2025-2026年规模化;低空eVTOL领域2026-2028年打开市场;动力领域2027年后量产装车,2030年后逐步规模化。
六、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硫化锂材料(厦钨新能、上海洗霸)、干法电极设备(宏工科技、纳科诺尔)、镍铁合金集流体(远航精密)等环节。
2. 风险提示: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界面问题、工艺成熟度)、下游需求不达预期、技术路线替代风险。
$厦钨新能(SH688778)$ $宏工科技(SZ30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