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815玉禾田的分析

用户头像
钟观股海
 · 福建  

先看看基本面,

毛利率一直稳步增长。合同负债也在稳步增长。存货也在大幅增长,

以下出自豆包,

玉禾田(300815)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已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双方通过资本绑定、技术协同和场景落地,在智慧环卫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资本与战略深度绑定

2025 年 8 月,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 263.16 万元入股玉禾田旗下子公司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持股 5%,玉禾田持股比例降至 95%。此次入股标志着双方从早期的战略合作升级为资本层面的长期协同。玉树智能成立于 2025 年 3 月,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和智能机器人研发,此次引入智元作为战略股东,旨在共同打造具身机器人技术高地,并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与数据资产建设。

二、技术合作与场景落地

具身机器人技术突破双方共建的具身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已初步建成,通过模拟真实城市服务场景(如社区、道路、水域)进行机器人训练,解决了行业长期依赖仿真数据的局限性。例如,在深圳光明区试点的L4 级无人驾驶扫路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高精定位系统融合,实现红绿灯识别、精准贴边清扫,作业效率提升 30%。水域无人清扫船采用声呐与语义分割技术,成功识别漂浮垃圾,已在深圳部分水域投入使用。

智慧环卫大模型开发基于玉禾田 28 年积累的环卫场景数据和智元的多模态交互技术,双方联合开发了行业首个智慧环卫大模型,实现设备集群智能调度、环境风险预测及作业路径自主优化。该模型在深圳、天津等城市应用后,环卫作业效率提升 30%,能耗降低 15%,并能预测垃圾量、识别未盖井盖等安全隐患。例如,在深圳茅洲河项目中,模型使机器人作业效率提升 40%,能耗降低 25%。

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合作开发的远征 A2 系列人形机器人已在工业场景实现突破。例如,在富临精工工厂,近百台远征 A2-W 机器人每日处理 500 台以上产能的原材料配送、空箱回收等任务,单班次完成近万次搬箱动作,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案例。此外,人形机器人在城市服务场景(如清洁、巡检)的验证也在加速推进,双足行走、高精度力矩控制等技术指标已通过复杂环境测试。

三、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

专利与技术整合玉禾田整合自身超百项智能装备专利(如阳光 S200 清扫机器人)与智元的 AI 算法,构建了 “场景 + 具身 + 人工智能 + 智慧大脑” 的生态集群,推动单点作业向集群智能化跃迁。阳光 S200 清扫机器人在天津西站、深圳香蜜公园等场景落地,效率达人工数倍,并支持人机协作吹扫。

数据资产商业化双方计划通过数采中心的区域专营合作及数据资产商业化,将玉禾田积累的环卫作业图谱(如道路材质、交通流量、居民行为模式)转化为具身智能训练的 “稀缺燃料”。例如,深圳光明区试点项目通过采集多模态交互数据,使机器人动态避障成功率从 68% 提升至 92%。

四、财务与市场影响

订单与业绩支撑2025 年上半年,玉禾田城市服务板块新签合同金额达 103.67 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新增年化金额 13.73 亿元,同比增长 93.08%。其中,兰州、六盘水等长期项目为环卫主业提供稳定现金流。机器人业务虽未直接贡献营收,但其技术应用已降低部分项目的人力成本,例如深圳光明区试点项目减少人工依赖 35%。

估值与行业预期合作引发市场对 “环卫 AI + 具身智能” 的重估,玉禾田动态 PE 从 30 倍提升至 65 倍,接近特斯拉机器人板块估值水平。天风证券等机构维持其 “增持” 评级,认为机器人业务长期将显著提升毛利率(数据服务毛利率达 60%)。

五、未来展望

双方计划进一步深化合作,包括:

技术迭代:推进具身机器人在市政、物业等场景的扩展,开发适配复杂地形的特种作业机械臂;

国际化布局:借助玉禾田在东南亚、中东的项目资源,输出 “设备 + 运维 + 数据” 的打包方案,例如与沙特 NEOM 新城的智慧环卫合作金额超 10 亿美元;

标准制定:主导《人形机器人城市服务场景技术规范》纳入 “一带一路” 标准互认清单,争夺行业话语权。

总体而言,玉禾田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是 “场景经验” 与 “技术创新” 的完美结合,不仅短期内通过设备替代降低成本,更在长期构建智能生态、推动行业智能化革命。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落地,双方有望从 “城市服务商” 升级为 “城市智能运营平台”,为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