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否为AI瓶颈及美股电力股受益路径与操作建议

用户头像
鸿飞瑞亚
 · 广东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摘要:AI算力热潮正将美国电网推向瓶颈。多地数据中心用电负荷的爆发增长已超出现有电源和网络的承载能力,公共事业公司的增长曲线被大幅上涨utilitydive.comblog.gridstatus.io。“电力是AI发展的单一最大约束”tipranks.com已非夸张:2025–2027年AI相关用电需求预计年增70%morganstanley.com,部分地区未来六年峰值负荷预测值猛增逾70%blog.gridstatus.io。电力将取代GPU成为AI基础设施的真正稀缺资源,现有电力企业的估值锚点因此面临重构。我们预计具有“快速供电”能力或高附加值电源的企业将在未来3–5年最为受益,并据此重排美股电力股投资组合,优选火电与核电资源丰富的商业发电商,以及负荷增长确定、监管机制支持资本回收的公用事业龙头,并给出相应交易操作建议和对冲方案。

Top 10 结论

**AI算力耗电激增,电力成瓶颈:**生成式AI带来的数据中心用电需求预计2022–2027年年均增长约70%morganstanley.com;到2027年仅AI用电量或将相当于2022年整个西班牙全国的耗电量morganstanley.comMorgan Stanley最新模型预测,到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电力供需缺口可达45吉瓦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约等于全德州峰值负荷的三分之一)。亚马逊CEO直言“电力是AI发展的单一最大制约”tipranks.com。AI热潮下,科技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涉足电力领域,竞相锁定可观的电力供应,使电力资源成为比GPU更紧缺的生产要素。

数据中心负荷占增量主导,区域用电预测上调:数据中心与AI训练正在成为全美用电增量的头号驱动。行业报告预计此类设施可能贡献35–40%的2030年前新增电力需求monexa.ai。PJM等电网运营商已大幅上调负荷预测:PJM最新预估未来20年夏峰负荷年均增长2.0%(冬峰3.2%),较去年预测的1.6%/1.8%显著提高,主因即数据中心utilitydive.com。PJM内部像弗吉尼亚北部(Dominion区)这样的数据中心集群年均负荷增速将超5%,而宾州PPL电网区预测年增4%以上utilitydive.com。AEP公司亦称其运营区预计到2030年接入24吉瓦新负荷,其中18吉瓦来自数据中心utilitydive.com。这些激增的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塑区域负荷曲线。

局部电力供应趋紧,市场价格和规划信号显现:在数据中心高度集中的区域,电力供需迅速从过剩转向吃紧,批发电价和容量市场价格开始飙升。PJM 2026/27年度容量拍卖清出价达$329.17/MW-天(受价格上限限制,否则模型价高达$388)blog.gridstatus.io, 较两年前的低价已暴涨近10倍。拍卖结果显示PJM容量储备余量收窄,特别是数据中心负荷激增的PPL区,本次拍卖容量较上年骤减400 MWblog.gridstatus.io。PJM独立市场监察报告称,2025/26拍卖成本的64%源自这些大型新负荷,令区域用户容量成本总额飙升至$140亿blog.gridstatus.io。德州由于缺乏容量市场,效应更多体现在尖峰电价和备用需求上;为应对潜在缺电,德州立法推动加快电源审批(SB6号法案)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总体而言,市场价格正在向投资者发出明确信号:需要尽快增建电源并延缓退役,否则AI负荷所带来的供需缺口将推高电价并威胁可靠性blog.gridstatus.ioblog.gridstatus.io

关键供给约束 – 天然气和核电填补空档:在无联邦层面电网扩张快速方案的背景下,天然气和核电成为弥补AI电力缺口的主要选项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天然气机组建设相对最快捷(常规2~3年内可建成,远快于大型风光项目)且调节性强,适合填补AI训练负荷瞬时波动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现役核电站则提供零碳的稳定基荷和接近100%的高容量系数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多个地区已宣布依靠这两类电源支撑AI负荷增长:如路易斯安那州批准Entergy新建三座大型燃气电厂,为Meta规划的超大数据中心专供2.5 GW电力kplctv.comkplctv.comAmazon亦与西北部公用事业合作计划在华盛顿州部署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以支援其在俄勒冈的数据中心群opb.orgopb.org。可以预见,在可再生能源和输电难以及时跟上的情况下,“快电”天然气和延寿核电将成为未来五年填谷支柱。

新能源与输电滞后,并网瓶颈凸显:尽管《降低通胀法案》(IRA)提供大量激励,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扩张仍受制于并网流程和供应链瓶颈。美国发电项目并网周期冗长,截至2023年约2,000吉瓦项目在排队,90%以上可能最终搁浅。FERC于2023–24年相继出台Order No.2023(并网流程改革)和Order No.1920(长期输电规划)ferc.gov试图加速,但实际上PJM等地区因处理积压申请一度冻结受理,新资源投产严重滞后于负荷增长blog.gridstatus.io。新增容量主要是白天出力仅约额定8%的光伏blog.gridstatus.io和缺乏长期可靠性的风电、4小时电池,对满足高峰贡献有限。与此同时,长途输电项目普遍建设周期7–10年,特别是在人口稠密地区更面临选址和审批难题——弗吉尼亚审计报告直言,在北弗吉尼亚15年内建够所需输电容量“甚至比发电更难”utilitydive.com。过去两年,美国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预测因关税和政策变动数次下调blog.gridstatus.io。换言之,短期内传统电源和本地电网的扩容压力剧增,而新能源+输电难以迅速填补AI用电激增的缺口。

设备与燃料供应链风险:快速增容还受到关键设备和燃料供应链的掣肘。一方面,大型燃气轮机目前交货期已长达数年,主流制造商产能吃紧blog.gridstatus.io;高压变压器等电网设备也主要依赖进口且产能有限,美国配电变压器库存在2022年曾降至危险水平(迫使政府动用《国防生产法》扶持产能)。这些瓶颈导致某些科技公司不惜非常规手段确保供电:Elon Musk旗下xAI公司因无法及时买到新燃气机组,竟跨洋采购了一整座二手燃煤电站拆解后运抵田纳西,以供其拟建的百万GPU数据中心自备电源datacenterdynamics.com。另一方面,北美天然气市场因LNG出口飙升正变得更加全球化。美国可销售产气量中被LNG吞吐的占比近年升至两位数blog.gridstatus.io,且新出口终端将使这一比例继续提高blog.gridstatus.io油气联动和国际需求意味着美国天然气价格波动可能加剧,并对发电燃料成本和终端电价形成新的上行压力blog.gridstatus.io。燃料与设备的不确定性为电力企业的成本管控和平衡供需增添了额外风险。

供电速度重估——“早供电/快落地”溢价:在AI浪潮下,电力企业的估值逻辑正发生变化,传统发电及电网资产有望获得“时间价值”溢价。能够快速交付电力(Time-to-Power)的公司将赢得更高利润率和更长合同周期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例如,Vistra凭借其灵活的燃气和储能项目组合,在德州率先承接高速增长的数据负荷,分享尖峰电价收益;又如Constellation Energy通过与Meta签订20年核电PPA,不仅锁定了伊利诺伊Clinton核电站的续运与功率提升资金reuters.com,其股价也因这一“AI+核能”里程碑交易而大涨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市场开始重新评估传统公用事业的增长潜力:过去低增长的输配电业务,由于数据中心负荷带动,正转变为高资本开支、高回报的新赛道。拥有富余产能或率先扩产的企业,将在容量市场和长期合同谈判中掌握定价权,可能获得超额股东回报。此外,AI用电需求的弹性(刚性负荷为主)也提高了电力资产相对于其他行业的防御性价值

**监管机制利好投资回收:面对骤增的基础设施需求,各州监管者正调整政策以鼓励电力公司投资。许多监管公用事业享有追踪调整(Tracker)**或预先拨款机制来缩短资本回收滞后,提高项目ROE。典型如德州今年通过的H.B.5247法案,允许输配电公用事业采用“统一追踪机制”快速回收合规投资,使AEP德州的净资产回报率可望额外提升0.5个百分点utilitydive.com。又如部分州启用多年期综合率方案(Multi-year rate plan),给予企业在大规模投资期更稳定的回报预期utilitydive.com。对商业发电商而言,市场价格信号同样及时反映:PJM容量市场价格上扬已促使独立发电商重新评估退役计划,不少煤、核电站选择延寿运营以获取高额容量租金。整体而言,政策和市场环境正在向有利于电力企业加速扩张的方向倾斜,“重资产低增长”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受益股分组 – 即期VS中长期:在此背景下,美国电力板块将出现明显分化,我们将重点标的分为三组:(a) 高弹性收益者:即火电及核电为主的商业发电商(Merchant/IPPs),例如Vistra (VST)、Constellation (CEG)、NRG能源等。这些公司直接受益于批发电价和容量费上涨,拥有现成可调度产能满足AI负荷,可通过长协锁定科技企业用电合同,盈利弹性最大。(b) 稳健增长者:即综合型或纯输配的监管公用事业,包括NextEra Energy (NEE)、Southern Co. (SO)、Duke Energy (DUK)、Exelon (EXC)、American Electric Power (AEP)等。它们所在服务区的数据中心负荷增长确定,资本开支将大幅加码,并通过监管机制保证合理回报,业绩增长从传统每年4–6%提升至高单位数水平,同时维持稳定股息。(c) 防御及旁侧对照:如Edison Intl (EIX)、ConEd (ED)等受AI影响相对较小的公用股,基本面稳健但缺乏成长动力,可作为防御仓位。此外,部分电力设备与工程公司(如Quanta Services (PWR)、Eaton (ETN)、Hubbell (HUBB)、MYR Group (MYRG))将因电网扩容受益,不过它们不在纯电力股组合之内,仅供比较参考。

投资窗口与风险对冲:我们认为当前至2024年中是布局AI电力股的战略窗口期。一方面,许多传统公用事业估值仍基于旧有低增长预期,尚未充分反映数据中心负荷驱动的业绩上行(例如AEP等日前上调五年投资规划+30%utilitydive.com但市盈率仍处历史均值)。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公用事业板块调整提供了较低的切入价格。预期随着首批AI数据中心项目于2025–2026年落地、各电网容量拍卖价格攀升,这一主题将进入兑现期。然而,需要警惕政策和执行层面的风险,包括项目审批延误、成本超支、监管限价等。投资者可考虑通过板块内部对冲(如做多高增长区域公用股、做空增长滞后区域电企)、衍生品工具(如卖出价外认沽获取溢价或买入电力期货对冲价格风险)等方式管理风险。总之,抓住“AI+电力”交叉领域的趋势性机会,同时构建防火墙,是本组合策略的核心。

“电力为AI瓶颈?”—数据与事实

过去一年,围绕AI算力的讨论开始从“GPU短缺”转向“电力短缺”。以下数据与事实清晰表明:电力正在成为AI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用电需求爆发式增长:Generative 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海量算力,进而带来海量电力消耗。Morgan Stanley研究估计,生成式AI相关用电量将以年均70%的惊人速度增长,直到2027年,单2027年AI领域用电就可能达到西班牙全国2022年总耗电量的规模morganstanley.com。AI数据中心正成为全社会新增用电的主力军。美国能源部报告称,数据中心和AI算力设施预计将占35–40%的2030年前全球电力增量需求monexa.ai。国际能源署(IEA)则预测2022–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将翻一番,部分原因正是AI应用的驱动opb.org

科技巨头直言电力制约AI发展:从业界反馈看,“缺电”已上升为AI部署的首要挑战。亚马逊云CEO Adam Selipsky 在2023年底表示,AWS在一些地区遭遇电网容量限制,无法获得足够用电来新建数据中心utilitydive.com。2023年Amazon致股东信中,CEO Andy Jassy明确指出AI发展最大的约束是电力供应tipranks.com微软谷歌等也在不同场合强调,数据中心选址和扩容首先要看“有无足够电”而非“能否买到服务器/GPU”。这说明在巨头们眼中,电力供应已成为比芯片更稀缺的战略资源。

区域负荷预测大幅上修:北美主要电网近年纷纷上调中长期负荷预测,几乎全部归因于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等新型用电。其中PJM(覆盖13州)的2025年长周期负荷预测较一年前大幅提高:未来20年夏季峰值年增速由1.6%升至2.4%,冬季峰值由1.8%升至3.2%utilitydive.com。PJM解释称,此调整源于成员电力公司报告的大量新规划大负荷——约5万MW新增需求在2032年前陆续接入utilitydive.com。这些“大负荷”主要就是超大型数据中心(也包括部分电气化港口设施等)。例如PJM报告列出,PPL电力公司预计其宾州地区到2031年将新增5,000 MW数据中心负荷,FirstEnergy公司预计宾州/马里兰交界处到2032年新增2,500 MW,到2033年再增2,000 MWutilitydive.com。如此庞大的增量在往年几乎闻所未闻,足以匹敌一个中等州全网负荷。

典型数据中心集群负荷三位数跃升:北弗吉尼亚(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集聚区)当前已聚集约150座大型数据中心,负荷合计约5,050 MWutilitydive.com。弗吉尼亚州官方报告显示,在不受电力供应约束的假设下,北弗吉尼亚数据中心月均用电量到2040年可达30,000 GWh,约为目前的将近三倍utilitydive.com。即使按当地清洁能源法的目标情景,只满足其中一半增量需求,到2040年也需要新建19,000 MW可再生能源+3,100 MW储能+2,700 MW核电+9,900 MW化石电厂+3,100 MW输电容量utilitydive.com。仅这一地区未来15年的电力基建投资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并将显著推高用户电价(估计使每户月电费增加$14–37)utilitydive.com。类似情况在中部俄亥俄中宾夕法尼亚等新兴数据中心热点也出现:过去负荷平稳的区域,因少数科技巨头项目落地,负荷曲线被整体抬升几十个百分点blog.gridstatus.io下图显示了PJM旗下PPL电网区(宾州中东部)的峰值负荷预测在2025年发生剧变 – 主要由于GoogleAmazon分别与当地水电站和核电站签约供电,刺激该区未来6年峰值预测较去年预期提升逾70%blog.gridstatus.io

注:蓝色柱为2024年预测峰值(PJM 2024报表),粉色柱为2025年预测峰值(2025报表)。仅一年间,2028–2033年的峰值负荷预期涨幅达10–12%年均,远高于传统<2%的水平blog.gridstatus.io。该区负荷骤增主要来自科技公司签约的新数据中心需求。blog.gridstatus.ioblog.gridstatus.io

现有电源捉襟见肘:电力缺口已露出苗头。在PJM今年夏季高温期间,多地负荷刷新历史纪录,一度逼近可用供给极限ainvest.com。PJM为确保可靠性,不得不向FERC申请推迟年度容量拍卖,以修改规划基准utilitydive.com。美国中西部MISO电网在2022年就出现局部容量短缺,其北区容量拍卖电价一度飙至$236/MW-天(此前常年< $5)blog.gridstatus.io。即便科技公司愿意使用自备应急电源参与需求响应(所谓“灵活数据中心”),但在高负荷下大规模断载本身会造成电网波动,2022年弗吉尼亚暑峰就曾出现数据中心同时断电反而引发电压失衡的现象blog.gridstatus.io。总的来说,各地报告和实测都指向同一结论:AI和数据中心负荷的急剧上升正将电力系统推向瓶颈,电力正成为AI扩张的稀缺要素tipranks.com

区域供需格局与供给约束

**全国概览:**AI算力需求对美国各地电力体系的冲击强度不一。一般而言,拥有大型科技园区、云计算基地的地区首当其冲,如PJM中部大西洋沿岸(北弗吉尼亚、东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德州、太平洋西北等。而偏远或经济不发达地区影响较小。不过,科技公司正利用电价和政策差异,在多地布局数据中心(例如Meta在亚利桑那、俄亥俄、阿拉巴马等地都有项目)。以下分区域分析:

PJM(中大西洋-中西部13州):这是北美电力市场中受AI负荷冲击最显著的区域。以北弗吉尼亚为代表的数据中心群使PJM成为第一个上调长期负荷预测的大型RTOutilitydive.com。PJM过去因富余产能导致容量拍卖价格低迷(2023/24年度仅约$34/MW-天),但近两次拍卖价格骤然攀升至**$276(2025/26)和$329/MW-天(2026/27)blog.gridstatus.io。尤其2026/27拍卖,PJM采购容量减少了约1.8%但 clearing price触及价格上限**($329)blog.gridstatus.io, 映射出供需急剧收紧的图景。PJM解释此次价格飙升源于各会员电力公司最近上报的大量数据中心等新负荷utilitydive.com,而新增电源建设尚未来得及跟上blog.gridstatus.io。该区域网络瓶颈也日益突出:Dominion(弗吉尼亚)的输电系统已接近满载,州监管机构甚至建议赋权公用事业在缺乏电力或输电能力时可延迟为新数据中心送电utilitydive.com。PJM于2023年起实施新的并网流程加快处理积压的2,000多个新能源项目申请,但即便乐观估计,新电源投产至少2–3年后才能大量缓解缺口blog.gridstatus.io。短期PJMerhaps将更多倚仗现有火电延寿(许多原订退役煤/燃气机组因高价刺激已推迟关停)以及需求侧管理勉强支撑高峰。容量市场持续高价也引发政策关注:宾州州长就因容量费上涨致信PJM和FERC要求采取措施,并导致PJM设定拍卖临时价格上限blog.gridstatus.io。我们预计,未来PJM可能出台数据中心特别电价/费用或调整容量费用分摊机制,以平衡科技企业与普通用户之间的成本责任。

ERCOT(德州):德州因具备廉价土地、宽松管制和充裕可再生能源,正成为AI基础设施的新热土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AEP公司报告,其德州配电区已经签约约7,000 MW新负荷(含5,000 MW加密货币矿场和2,000 MW数据中心)将于2030年前接入utilitydive.com。“德州正在成为我们的加密中心”,AEP高管表示utilitydive.com。此外,Google微软等也在达拉斯等地拓展数据中心。据估计,全德州数据中心相关负荷2030年前年增10%以上是大概率。与PJM不同,ERCOT无容量市场,供应紧张主要体现在实时电价飙升。ERCOT已连续两夏高温逼近紧急状态,2023年9月曾经触发最高$5,000/MWh的价格上限。为保障可靠性,德州2023年通过了参议院第6号法案(SB6),计划设立由州运营的应急发电机组储备,并加快天然气电厂许可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州监管层还批准了多项提升电网投资回收的措施(如前述H.B.5247统一追踪机制)以激励输电和配电公司加快扩容utilitydive.com德州merchant发电商机会:在ERCOT高度市场化环境下,有灵活燃气/电池资产的发电企业(如Vistra、NRG)可直接受益峰价。而拥有大量风电的开发商(如NextEra等)则受益于科技公司购买可再生能源合同的需求(Google、Meta等均在德州签署了风电/光伏长期购电协议,以部分抵消其数据中心用电的碳足迹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整体而言,ERCOT具备快速增容的优势,但极端气候和孤网特性也考验系统冗余,在AI负荷加入后,价格波动和断电风险可能较其他区域更剧烈。

东南&中南(SERC/MISO南部):传统上科技产业不发达的东南部如今也引来大型AI用电项目。路易斯安那成为焦点案例:Meta宣布将在当地投资$100亿建设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占地相当于70座足球场)kplctv.com。该项目满负荷需电2,500 MW,约等于新奥尔良全城用电量的3倍kplctv.com!由于当地电网无法一下子接纳如此巨量负荷,垄断公用事业Entergy提出“量身定制”方案:新建3座燃气发电厂(约每座800 MW,总造价$37亿)和一条100英里长的500千伏输电线businessreport.comkplctv.com, 专供该数据中心用电kplctv.com。该计划近日已获路易斯安那公共服务委员会4:1通过kplctv.comkplctv.com。支持者称此举可避免直接将负荷加到已有电网从而引发不稳kplctv.com,“我们将新增恰当类型和规模的电源来匹配负荷”kplctv.com。然而反对者指出,新建电厂和输电线成本最终可能由全体电力用户埋单,包括$5.5亿的输电投资并未由Meta承担kplctv.comkplctv.com。这一案例体现了监管公用事业应对超大科技负荷的路径:即在专属供电 vs. 公共电网供电间取得平衡。而在偏市场化地区,如亚利桑那,公用事业APS曾尝试通过特殊大用户电价引入Facebook数据中心,但由于电价纠纷Facebook最终放弃,该电价设计还引发了州监管改革。总体看,东南和中南地区(Entergy ETR、南方公司SO等运营区)的AI负荷尚属零星,但规模一旦落地就非常庞大,对当地电力公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主要供给侧限制和时间表:**展望未来3–5年,不同类型电源的扩张能力各异,决定了谁能最及时填补AI负荷需求:

天然气发电:常规燃气机组(联合循环)从核准到投运通常需2–3年,调峰燃气轮机更快至1–2年,是短期增容的首选。许多电企已经规划新建燃气容量:例如PPL公司与黑石集团合资准备在宾州兴建多座中型燃气电厂,以支撑数据中心增长blog.gridstatus.io;又如德州Vistra今年收购了7座共2,600 MW的现代燃气电厂,立即提高了可调度容量ainvest.com。**瓶颈:**目前北美大功率燃机订单饱和,交货期拉长至3年以上blog.gridstatus.io;部分地区燃气项目许可存在政治阻力(如纽约州已冻结新燃气电厂审批)。燃料供应方面,东北部缺乏新增输气管道致冬季气源偏紧,国际LNG市场关联使未来美国天然气价格波动和上行压力加大blog.gridstatus.ioblog.gridstatus.io。总体判断,燃气电厂在2025–2030年仍将是填补AI负荷缺口的中坚,但需关注设备交付和燃料成本的不确定性。

核电:现役核电站通过延寿和功率提升,可提供稳定可靠的长期电力。美国多座核电机组已获批运行至80年,相当于2040年前无需退役。AI负荷激增反而延缓了核电退出现役的压力,部分州(如伊利诺伊)的零碳标准和补贴也确保核电站经济性提高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同时,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 有望在2028–2032年期间开始示范并商业化。能源部已挑选10个先进堆设计列入快速试点utilitydive.com;私营企业方面,NuScale公司首个SMR项目计划2029年于爱达荷并网,TerraPower的钠冷快堆计划2030年于怀俄明投产,但这两者均有延期可能(尤其需高浓铀燃料HALEU供应到位)。近期最有突破意义的是科技公司直接参与核电MetaConstellation合作,不仅签20年PPA购买Clinton核电站1.1 GW电力,还将出资助其申请延寿20年和功率小幅提升reuters.comblog.gridstatus.io微软亦据报道正在研究协助重启三里岛退役核电站的可行性blog.gridstatus.io。这些动向表明核电正重新受到市场青睐。我们认为,2025–2030年核电对AI供电的贡献主要在延寿和优化现有机组(例如容量系数从90%提高到95%,小幅功率uprate等),SMR规模化可能要2030年后。但核电资产在估值上有望提前受益(现金流期限延长、PPA加成)。

估值再锚定:高附加值电力资产的重估逻辑

AI驱动的用电黄金潮将迫使投资者重新审视电力公司的价值创造模式。传统上,公用事业因增长平缓、受监管利润率固定,被视为类债券资产;独立发电因周期波动、政策风险大,被市场给予低估值。但在AI时代,这些旧范式正被打破:

成长属性提升:过去电力需求与GDP同步、小幅增长,而未来部分区域电力需求曲线将出现跨周期跃升(例如前述PPL区负荷6年+70%blog.gridstatus.io)。对拥有输配电垄断业务的公用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可投入资本大幅增加、监管资产基数(rate base)加速扩张。例如Exelon在第三季度电话会上称,其服务区内“高概率”数据中心负荷预期已从6 GW增至11 GWutilitydive.com,公司相应把未来4年资本开支上调至$345亿,其中$97亿专投输电升级utilitydive.com。AEP更预告将**五年CapEx提高30%至$700亿,以满足德州、俄亥俄等地新负荷utilitydive.com。这些投资按传统监管机制可赚取约9–10%**的允许ROE,加上各种同步追踪条款减少时滞,使得公用事业的EPS增长预期有望从原先5–6%/年提速至8–10%/年。市场将逐步认可龙头公用事业“准成长股”的地位,从而接受更高估值倍数。

利润弹性扩大:对于Vistra、CEG这类商业发电商,AI用电潮带来的电价与容量费上涨直接放大盈利杠杆。以CEG为例,该公司70%以上发电量来自核电,边际成本极低。在PJM容量价格涨至$329/MW-天后,每年每MW装机可增加约$12万容量收入,CEG旗下20+ GW核电资产年新增EBITDA可逾$20亿,占其2022年基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近50%blog.gridstatus.io。再看Vistra,其德州和PJM燃气/煤/太阳能电站组合庞大,基本覆盖了所有尖峰时段,在极端电价环境下一天盈利可抵平时数月收益。附加值合同溢价:除了现货市场,这些公司还可通过与大用户签订长期合同获取溢价收入。Vistra今年与Meta签署了长达20年的核电供电协议,市场分析认为此举有效锁定了Vistra德州Comanche Peak核电站未来稳定现金流,并可能赋予其一定绿色溢价monexa.aimonexa.aiMorgan Stanley强调,“提供快速可靠电力的服务将变成高价值业务”,能率先供电的企业将赢得更优厚的合同条件site.financialmodelingprep.com。因此,我们预计商业发电商的利润波动率虽大,但平均盈利中枢将上移,估值有修复空间。例如Vistra过去EV/EBITDA常在8–10倍区间,当前市场若相信其AI时代盈利新常态高于以往,或给予12倍乃至更高的倍数financecharts.comfullratio.com

**Regulated vs Merchant 再平衡:**长期以来,投资者偏好受监管且收益稳定的公用事业多于周期性发电商。但在AI电力机遇下,二者风险收益比有所改观。一方面,部分公用事业可能面临执行风险:为抢装电力基础设施,它们的资本开支和债务飙升,监管机构未必允许全部成本顺利回收,且一旦负荷预期落空就有资产搁浅风险utilitydive.com。另一方面,merchant发电企业因承担市场价格风险原本估值打折,但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它们反而更灵活受益。目前PJM、德州的电力现货和容量价格均释放出明确的短缺信号blog.gridstatus.iotipranks.comMorgan Stanley指出,市场尚未充分price-in这一能源需求大增对相关股票的利好morganstanley.com。我们认为,投资者将重新评估监管和市场模式的相对价值——那些拥有更高ROE和更快回本机制的资产,其风险未必高于收益受限但负债高企的传统公用事业。因此,在组合配置上需更均衡,不应一味低配merchant。事实上,AI概念给火电、核电资产带来类似商品牛市行情的收益前景,同时公共政策又提供了底层支撑(如容量市场和补贴),这类公司反而获得“双保险”。市场对utility板块内部的估值折价结构可能收窄,甚至出现颠倒(高增长公用事业>慢增长公用事业,供应紧张地区merchant>供应宽松地区公用事业)。这种重估已有端倪:如2023年以来Vistra、CEG股价分别上涨约+40%和+25%,跑赢公用事业指数,而单纯输电业务的评分相对下降。

综上,在AI电力新时代,“先机企业”将赢得更高估值,不论其传统属性是公用事业还是独立发电商。投资者应聚焦那些拥有快速执行、容量储备和友好监管特征的公司,并调整估值模型以反映其内在增长与溢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