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tor × 英伟达(NVDA)纽约路演/投资者会面】的核心要点,按“主题—管理层/券商观点—含义”梳理:
AI 基建周期:非泡沫、仍在早期
Cantor 团队在与英伟达管理层会面后强调,AI 基建投入正处于“早期局”,除超大规模云外,Neo-cloud、企业与“Physical AI”(自建算力)将继续放量。
结论:支撑长期订单能见度,周期韧性强。
份额与竞争格局
Cantor 认为英伟达中长期至少拿下 75% AI 加速器市场份额,管理层“高度专注且要赢”。
结论:对定价权与生态黏性形成二次确认。
OpenAI 新合作与“去叠加毛利”(去中间商)
路演一大看点是与 OpenAI 的新合作:将其打造为“自建(self-hosted)类超算平台”,减少服务器厂商与云的毛利叠加(margin stacking),把 NVDA 与 ASIC 的成本差缩小至约 15%。
结论:弱化专用 ASIC 的价格优势,稳住英伟达体系的性价比。
产品与全栈策略:Extreme Co-Design(年度节奏)
英伟达推进Extreme Co-Design,以年度节奏协同芯片、网络、系统与 CUDA-X 软件的一体化优化,客户要的是“可直接落地的大规模 AI 解决方案”,而不仅是芯片。
结论:全栈壁垒进一步加厚,替换难度提升。
盈利路径与目标价上调
Cantor 将 NVDA 目标价从 $240 提至 $300(华尔街新高),核心基于:2026E EPS ≈ $8、2027E EPS ≈ $11(显著高于当时一致预期),并给出通往 ~$7T 市值的路径;更长远看,2030 年 EPS 冲击 ~$50(对应 AI 基建 TAM 约 $3–4T)假设。
结论:盈利上修与估值锚同步抬升,强化“AI 基建核心资产”定位。
管理层出席与基调
本次为 Cantor 主办的投资者会面/路演,参与包括 CEO 黄仁勋、CFO Colette Kress 等高管;会后 Cantor 明确“这不是泡沫、早期 innings”的定调。
注:以上均来自 Cantor 会后研报与一线财经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