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华明的关键点以及华明的技术护城河

用户头像
值得ing
 · 湖南  

$华明装备(SZ002270)$ 投资华明装备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在于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电力结构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电网的投资。能源结构调整本身会带来电网的投资。但是华明网内的业务量只是一部分,网外的业务占比也不小。网外的业务场景一般人很难理解得到。

电网外,遍布各种工业园的化工生产,钢铁冶炼,医药,陶瓷,汽车,各种类型的材料生产,数据中心,锂电材料生产,制氢,制氨,制甲醇……各行各业只要需要电能的制造业,都需要变压器,这种各行各业的变压器应用场景不一,有很多的还具有特殊苛刻参数和环境要求,对应有非常多的专用特种变压器,有些特殊场景下,甚至有$特变电工(SH600089)$ 在技术层面都无法生产的变压器(本人亲身经历过)。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变压器,唯一不能绕开的是华明的分接开关。

而能源结构调整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通过利用间歇性的不稳定的风能光能区域性的建设零碳工业园,在零碳工业园制氢,制氨,制甲醇,实现碳氢化合物储能。碳氢化合物及锂电池储能等各种各样的储能技术都会有配套的电能转换,储能方式的多元化一定是方向。

传统制造业的工业产能更新换代对新增电力设备的需求非常有限,如果只有这部分,那么华明估值顶多100亿,在传统制造业产能建设周期下,华明的估值常态下也就大几十亿而已,遇到建设高峰过后,华明连生存都会有问题。为什么华明装备国内的业务在几大支柱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还能有6%左右的增长?按照目前几大支柱产业都产能过剩的逻辑,变压器及分接开关早就卖不出去了,反而在不小的基数基础上有稳定的增长幅度。这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在哪里?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新的业务领域,有新的需求,这个新的需求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带来的,不是传统制造业带来的。这是国内的情况。

国外,国际供应链重构的趋势下,遍布世界各地的工业园的化工生产,钢铁冶炼,医药,陶瓷,汽车,各种类型的材料生产,锂电材料生产等传统制造业要复制中国模式,不说全部取代,但至少这是一波不小的地域性趋势。这也是为什么电力设备近两年出口迅猛的原因之一。电力设备=工业产能,电力设备出口迅猛=国外工业产能扩张迅猛

国际上的双碳目标,同样要驱动能源结构调整的巨大需求。这个在我第一次“为什么看好华明装备”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日立能源在 2024 年宣布的 60 亿美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 2.5 亿美元解决全球变压器短缺问题”链接:网页链接

变压器短缺,国际变压器厂家生产产能都在扩产,这在华明装备历次投资者接待会的记录里也多次提到了。变压器短缺与产能过剩表面上看是极其矛盾的逻辑,要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就要理解能源转型,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

华明装备的技术护城河。

华明装备的产品,是要和下游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客户深度契合的。客户端这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独立、分散的客户群体。这不是一朝一夕通过砸钱就能建立起来的体系。

由于高压电力工作环境是高危环境,对安全的要求非常苛刻,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客户不可能为了价值百万的分接开关去博价值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投资。生产端,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胜过产品技术原理本身,而华明装备的产品生产过程环节,零部件,组件都是一个庞大的内部体系系统。这也不是一朝一夕通过砸钱就能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市场上, 经历过时间沉淀的口碑变得极其重要。

基于应用领域的特殊需求和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两个关键竞争障碍,叠加市场认长时间积累的口碑,这让新来者更加没有机会。其实如果说从协同效应角度来说,西门子,通用电气,ABB这种百年老店为什么没有进入到这个领域?为什么MR在国际上能一家独大一个世纪?这便是护城河。

有以上护城河类似特性的,我还见过一家高精度工业秤的厂家,在细分领域全球占据80%的份额。这是一种强者越强的特性。$新开源(SZ300109)$ 的客户群体也有类似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