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博通吹CPO(共封装光学)实现 100万端口小时无链路抖动 就热血澎湃,以为马上要替代光模块。实际上,算一算就明白:如果是128个400G端口的一台交换机,100万端口小时不过相当于 325天(11个月)连续运行,这顶多说明它能在实验室高温环境里跑通,远远不是长期大规模商用的可靠性验证。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CPO是把光引擎和交换芯片绑死在一起,一旦光器件坏了,整机报废;而数据中心的光链路如果挂掉,等于整个系统通信崩溃,这是不可接受的。事实上的 维护成本和更换成本比可插拔方案更高。
从产业逻辑看,CSP(云服务提供商)也并不希望把自己的交换机网络和GPU/ASIC厂商死死绑定在一起,那会与他们自主推进ASIC网络芯片的路线背道而驰。换句话说,CPO更符合设备商(博通、英伟达)的利益,却未必符合大客户的战略考量。
从技术演进看,CPO主要是解决 scale-up(单机带宽提升)里铜缆瓶颈的问题。但这条路需要过渡多年,不可能一步到位。事实上,行业里已经在探索一种 NPO方案,它介于LPO和CPO之间。NPO的优势在于:
省去DSP,功耗更低;
传输距离短(几米范围内);
可用 VCSEL、Micro LED 或 CW 等低成本、低功耗光源;
在功耗和灵活性之间找到折中。
所以,CPO并不是“光模块的终结者”,而是一条长期研发、逐步试探的技术路线。未来很多年里,LPO、NPO、CPO会并行演进,各自解决不同场景问题。对投资者来说,与其被噱头带跑偏,不如去买已经在AI里跑出来的海外龙头,这才是真正能兑现价值的方向。$中际旭创(SZ300308)$ $新易盛(SZ300502)$ $博通(AV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