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暴涨的当下, 根据公开信息综合分析,鲁创在创新药及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布局较为显著。通过其投资方向、重点项目和基金设立情况可归纳以下关键信息:
1. 生物医药领域的整体投资地位
- 战略重点领域:鲁信创投将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列为核心投资方向之一,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 基金专项布局:
- 设立“鲁信医健硬科技基金”(规模3.2亿元),47.5%资金由鲁信全资子公司出资,重点投向医疗健康及硬科技领域。
设立“鲁信趣道基金”(规模2亿元),45%资金来自鲁信体系,明确投向生物医药及健康医疗上下游产业。
2. 创新药相关企业的具体投资案例
鲁信通过参股基金投资了多家创新药及生物技术企业,部分代表性项目如下:
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持股比例:14.22%(通过3个基金主体持有)
- 领域:聚焦多组学研究、生物药物早期研发及AI算法平台,覆盖创新药研发关键环节。
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持股比例:10.18%(通过7个基金主体持有)
- 领域:虽以医疗器械(如血糖仪)为主,但技术平台涉及生物药与药械结合,与创新药产业链协同。
其他创新药企业
据投资清单,鲁信还持有荣昌生物(抗体药物)、爱博泰克(生物试剂)、Intarcia(缓释药物)等创新药企股权。
3. 创新药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估算
项目数量占比:在鲁信已披露的医疗健康投资项目中,创新药及生物技术企业占比超过50%(如中科新生命、荣昌生物等均属核心创新药赛道)。
资金规模参考:
- 生命科学领域是鲁信创投募资重点方向,例如2025年发行的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中,部分资金明确投向生命科学。
旗下基金90%以上资金投向“硬科技”,而生物医药(含创新药)是硬科技的核心组成部分。
4. 投资逻辑与政策协同
政策支持:鲁信作为首批“债市科技板”发行人,获低成本资金(如5年期债券利率仅2.6%),重点强化对创新药等科技企业的“耐心资本”投入。
技术聚焦:被投企业如中科新生命已构建四大AI技术平台(包括生物药物早研及临床前分析),凸显对创新药研发效率的赋能作用。
结论:创新药投资占比的合理推断
虽然鲁信未公开创新药的精确占比,但综合其布局可得: 生物医药占重要地位:生命科学领域(含创新药)是鲁信三大投资主线之一,资金和项目数量占比可能达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