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创投(SH600783)$ 鲁信创投作为国内领先的国有创投机构,近年来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投资成果:
一、上市退出成果:44家被投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截至2025年7月,鲁信创投累计助推44家被投企业在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其中山东企业占26家。代表性案例包括:
- 交大铁发(2025年6月登陆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轨道交通安全智能产品,鲁信旗下基金于2018年及2020年两轮投资,助力其技术产业化。
- 蓝箭航天(2025年7月启动科创板辅导):民营商业航天龙头,国内首家实现液氧甲烷火箭入轨的企业,鲁信参股基金深度布局,其上市有望带来显著价值重估。
- 其他领域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硬科技赛道。
二、硬科技领域布局:90%资金投向核心赛道
鲁信创投超90%的资金集中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下重点方向:
1.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
- 投资江苏道达智能(汽车智能化)、南京景曜智能(机器视觉)、上海伊世智能(车载AI)及神经元信息技术(成都)等AI企业,通过多层次基金结构布局产业链。
2. 商业航天与高端装备
- 参股蓝箭航天(火箭技术)、交大铁发(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强化对“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能力。
3. 生命科学与新能源
- 通过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2.6%),重点支持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项目,跻身债市“科技板”首批发行人。
4. 节能环保
- 联合北控水务投资东营经开区中水回用项目(总投资5.4亿元),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落地。
三、投资策略与赋能:耐心资本+全周期支持投早投小:过半项目为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累计投资企业超300家,其中近120家为专精特新企业。
长期赋能:提供“耐心资本”,通过技术资源对接、产业链协同及上市辅导等全流程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对交大铁发连续多轮投资,助其突破铁路安全监测核心技术。
基金矩阵构建:设立专项基金如“鲁信医健硬科技基金”(规模3.2亿元)、“中新鲁信数智基金”(规模2亿元,联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深化细分领域覆盖。
四、行业认可与创新融资
荣誉奖项:2025年7月获“创投金鹰奖”年度国资投资机构及半导体行业卓越投资机构两项大奖,彰显国企担当与专业能力。
-融资模式突破:发行AA级无担保科创债(5亿元,利率2.6%),创新“创投机构+中长期债券”模式,为硬科技企业引入低成本资金。
总结:科技金融标杆,生态化布局显成效
鲁信创投以44家上市企业、120家专精特新、90%硬科技占比**为核心成果标签,通过“耐心资本+政策协同”构建科技金融生态。未来将持续聚焦国产替代与颠覆性创新,强化对早期科技企业的全周期培育,巩固其在创投领域的国有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