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7月28日公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国家将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每年3600元补贴,政策覆盖一孩至三孩家庭。结合行业逻辑及上市公司业务布局,以下领域及企业将显著受益:
一、婴幼儿食品及用品行业
核心逻辑:补贴直接提升家庭育儿消费能力,婴幼儿奶粉、纸尿裤等刚需品类需求增长。
受益标的:
1
中国飞鹤(06186.HK)
-
国内婴幼儿奶粉龙头,1-3段奶粉占营收超70%,2025年预计净利润达41亿元。补贴政策将加速奶粉消费升级,尤其在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
2
贝因美(002570.SZ)
-
专注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辅食研发,市场份额居行业前列。政策推动下,中低端奶粉需求弹性更大,公司有望通过渠道下沉抢占增量市场。
3
爱婴室(603214.SH)
-
母婴零售连锁龙头,全国布局超500家门店,会员超6000万。补贴政策刺激母婴消费,公司通过“商品+服务”模式提升客单价,且承接多地消费券兑现。
二、普惠托育服务行业
核心逻辑:政策要求2025年新增66万托位,托育机构标准化建设加速。
受益标的:
1
孚日股份(002083.SZ)
-
旗下“小孚星”社区托育品牌已覆盖15个城市,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契合政策导向。2024年托育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0%,未来订单确定性高。
2
威创股份(002308.SZ)
-
布局儿童成长业务,旗下多个早教品牌与幼儿园合作拓展托育服务,政策推动下有望切入政府合作项目。
三、儿童医疗与健康产业
核心逻辑:育儿补贴间接提升儿童医疗消费能力,儿科用药及器械需求刚性。
受益标的:
1
华特达因(000915.SZ)
-
旗下“伊可新”维生素AD胶丸市占率超70%,覆盖全国90%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补贴政策将推动儿童营养补充剂渗透率提升。
2
戴维医疗(300314.SZ)
-
新生儿保育设备供应商,产品覆盖医院及托育机构。政策带动托育机构扩张,新生儿护理设备需求增长。
四、儿童教育及文化消费
核心逻辑:托育机构标准化催生教育装备采购需求,儿童文化消费升级。
受益标的:
1
创源股份(300703.SZ)
-
幼教家具市占率超30%,政府采购占比57%。普惠托育政策推动幼儿园及托育机构扩建,订单可见性强。
2
鸿合科技(002955.SZ)
-
智能交互设备供应商,布局早教及托育场景,受益于教育信息化升级需求。
五、母婴零售及渠道整合
核心逻辑:补贴政策通过消费券形式直接拉动母婴零售消费。
受益标的:
1
孩子王(301078.SZ)
-
全国母婴零售龙头,社区托育与商品销售协同发展,会员体系覆盖超6000万家庭,政策推动客源转化率提升。
2
金发拉比(002762.SZ)
-
婴童服饰及用品制造商,产品线覆盖0-3岁婴幼儿全周期需求,政策利好中低端市场扩张。
其他潜在受益领域
-
辅助生殖:锦欣生殖(01951.HK)、贝康医疗(02170.HK)受益于生育意愿回升。
-
玩具及文具:晨光股份(603899.SH)、布鲁可(未上市)因儿童消费升级需求增长。
总结
此次育儿补贴政策通过直接现金补贴和长期消费潜力释放,将系统性利好母婴消费、托育服务、儿童医疗及教育产业链。重点关注中国飞鹤、爱婴室、孚日股份、华特达因等细分领域龙头,其业务布局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且具备规模化扩张能力。短期看,母婴刚需品类及托育服务企业弹性最大;中长期需关注儿童医疗健康和教育装备的持续增长机会。
注:腾讯元宝分析整理,未经核实验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