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美团阿里的外卖大战刚刚告一段落,紧接着又开始了七鲜小厨(京东)与浣熊食堂(美团)的后半场内卷,这场旷日已久的外卖大战据说是互联网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补贴之战,具体何时真正结束仍然没有答案!
原本与互联网O2O行业不沾边的东方雨虹,近年来随着行业全面进入后房地产时代,也被迫面向零售C端做数字化转型。该公司零售C端维修服务战略制定最早,落地试验时间最早...然而时至今日,该业务已经全面溃败,所谓的GMV已经沦为了数字游戏!
一宗罪:好战略,烂执行!
- 原先的东方雨虹像极了传统的造车厂商,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例,自己只负责造车,真正负责销售的是4S店,也就是“研产供销服”中的前四个阶段多数都在自己手里,“销售服务”不在自己手里,依赖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经销商。
- 恒大们还活的很好的时候,东方雨虹们过的是最舒服的,只需要以销定产坐着数钱就好了,后来不得不转型做了零售,再后来这块业务也不好干了,这三个阶段的客户变化姑且约等于“大B→个人新房+少量个人旧房→个人旧房+少量新房”!越往后越依赖“销售服务”的变革,再加上其产品并非像车一样具备不可替代性,所以“销服”一旦没跟上,营收啊,利润啊越来越少,因为客户变少了,变小了,一堆固定资产拖着。
- 为啥互联网O2O就挣钱相对容易,因为没啥“研产供销”相对轻,都是平台模式。转型过程中不得不佩服李老板的战略眼光,确实超前。然而时至今日的落地执行仍是一地鸡毛!
二宗罪:管理层掩耳盗铃,无商业契约精神!
- 以北京地区为例,原雨虹到家服务商以“线上+线下”两端闭环、“长期经营”的经营思路推动业务开展,在新雨虹服务整合的大背景下,东方雨虹发起主动解约,打着主动退款的旗子暗自持续推脱,导致沟通中服务商放弃了原合同大量的有利的权益条款(比如,5年的合同改成1年的,加盟费要扣除首年的等等),后被新雨虹服务管理团队诱签新合同,但雨虹实际履约完全违背最初的承诺!
- 公司上下管理层集体失联:新任雨虹总经理,北京地区负责人...几乎不出现在业务一线,只有一位“吃拿卡要...”的一线业务经理,与刚开始雨虹到家的客户经理资源配置与价值观取向大相径庭。现有服务商与总部的关键冲突数不胜数,对方更是没有职业性可言,对于“维修服务”业务一知半解,有的只有粗暴的“上传下达”,简直就是“毁三观”。
三宗罪:服务商利益保障,“自己人优先”!
- 防水维修服务属于很典型的O2O业务类目,该业务是典型的双边模型,一手抓客户,一手抓服务商。不存在像美团那么复杂的三边模型(客户,商家,骑手),原本可以凭借房地产阶段积攒的行业经验与资源快速上岸!但历时多年,转型仍是一地鸡毛!
- 北京地区,上海地区的运营商之一的负责人是原东方雨虹老兵郑某,曾任东方雨虹民建北方区总经理。据称,该运营商已多年多次被“私下照顾”!就连合同条款,日常运营策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他运营商,服务商只是陪同“演出”的旁观者而已,业务整体的运营状况分析等都会被排除在外!
四宗罪:团队任人唯亲,劣币驱逐良币!
- 新雨虹服务的核心战略是推动C端维修服务开展,带动集团数字化转型,但新雨虹服务经常“私自削减”,“私自改动”原雨虹到家服务商的派单规则...间歇性的恐吓原雨虹到家服务商,并公开宣称“老员工经营”的服务商更靠谱。公司上下沆瀣一气!
- 北京地区客户经理的任命,任人唯亲,原雨虹到家员工几乎全部清洗完毕,用人看“民建”纯度。现有管理层级繁多,管理人员冗余,职能人员冗余...远多于一线执行的业务人员,完全就是“马斯克DOGE”的目标裁撤对象。
五宗罪:唯利是图,把客户当做大冤种!
以“转化率,客单价”为重点考核指标,没有所谓的统一定价(假透明),基本上属于见人下菜碟,也无法规模化复制。以卫生间防水为例,几百-几万块都有可能,背后就是签单员练就的“火眼金睛”,平房,高层,别墅等等都是考量要素。频繁的业务调整与管理团队动荡,根本不可能形成固定的运营方法论与价值观。都说啄木鸟上315是因其服务不靠谱,那雨虹服务与啄木鸟有过之而不及。
六宗罪:“合伙人优先”沦为一句空话,更成了圈内笑谈!
从早期的顶之美,到最近的雨虹到家,到最新的雨虹服务,一波波的加盟费,保证金沦为了雨虹维修服务内部内斗的弹药。近期更因内部业务合并导致的合同改签,退款等等上演了天方夜谭,所有涉及客户线索的,退钱的都在演绎“拖字决”,历经10个月,各种事项仍未画上句号,管理层策略就是拖到合伙人合同时间自然结束为止。你能指望这些受伤的合伙人做好售后服务?!
七宗罪:杀鸡取卵式的发展已经在行业造成了极坏的示范!
“加盟吗?交保证金吗?不干!”。已经让弱不禁风的修缮风口逐步关上了兴起的大门,该行业刚要起步,已经宣告了结束。友商们在业务开展中碰到的很多服务商,基本都是剩下的抱着投机心态交钱用牌子行骗的黑心商家。原本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的生意,所有人都变成了急功近利。如此下去就是“合伙人不满意→客户不满意→雨虹不满意...”恶性循环!
写在最后: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防水行业是少数未被很好渗透改造的行业,客户为了解决日常防水维修通常会自行寻找3位左右的上门师傅勘察,原本寄希望于师傅的专业为自己排忧解难,然而却不知“凌乱的上门套路”防不胜防。希望作为防水一哥的雨虹服务能够尽快摆脱“黑”防水,健全管控与服务体系,尽早让业主享受到类似京东阿里美团内卷式竞争出现的“极致服务”,也还一些诚信给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