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莆如果真的切入这些头部公司,那一定是大牛,等待验证,300632

用户头像
光莆22块见第一波
 · 上海  

光莆股份新能源材料业务最新进展及潜在客户分析(截至2025年7月)

______ #固态电池产业链关注度陡增# #机器人概念继续飙涨# #PCB板块掀涨停潮,生益科技领涨#

一、最新业务进展

复合集流体材料送样测试加速

技术突破:公司开发的复合铜箔/铝箔已实现量产工艺突破,均匀性控制在±10%、剥离强度超200MPa、方阻≤23mΩ,且采用无铬环保工艺。

送样进展:2025年7月8日公告显示,复合集流体产品已送样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并覆盖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辉能科技等固态/半固态电池创新企业。

验证阶段:部分客户反馈显示产品在高温循环中铜层稳定性优于同业,预计2025Q3完成首轮验证,2026H1或获小批量订单。

产能与产线布局

一期项目投产:2025年6月,总投资60亿元的5G高频新型柔性材料项目部分设备完成安装并试生产,规划年产复合集流体材料100万平方米。

二期规划:2025年底前启动二期扩产,目标2027年总产能达500万平方米/年,对应营收规模超30亿元。

技术协同与生态构建

产业链合作:与普利特子公司海四达联合研发储能电池技术,并通过东南区域新能源实验室强化技术认证能力。

产业基金赋能:战略投资新材料企业,获取上游原材料(如高分子基材)议价权,降低生产成本。

______

二、核心潜在客户

头部电池厂商

宁德时代:复合集流体适配其麒麟电池技术路线,送样产品已通过电芯封装测试。

比亚迪:DM-i混动平台对轻量化材料需求迫切,光莆的复合铝箔可降低电池包重量15%。

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半固态电池产线2025年投产,已启动复合集流体采购招标。

固态电池创新企业

清陶能源:2025年量产150Wh/kg固态电池,光莆材料通过其第一轮送样。

辉能科技:与蔚来合作开发100kWh半固态电池包,光莆为其核心材料供应商候选。

卫蓝新能源:聚焦军工与高端消费电子电池,技术验证进度领先。

跨界应用场景

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探测器件已导入头部车企(如蔚来ET9、小鹏X9)供应链。

储能系统:与阳光电源、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开发储能模组,复合集流体适配高功率密度需求。

______

三、商业化关键节点

时间节点

里程碑事件2025Q3

宁德时代/比亚迪完成首轮验证,清陶能源签订MOU协议2025Q4

二期产线启动设备招标,复合集流体产能达200万平方米/年2026H1

固态电池厂商批量订单落地,单季度营收贡献或突破2亿元2026年底

复合集流体材料市占率提升至10%,成为国内TOP3供应商______

四、风险与挑战

技术替代风险: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普及,可能削弱复合集流体必要性。

客户集中度:前五大客户占比超70%,依赖宁德时代等大厂订单稳定性。

成本压力:当前复合集流体成本为传统铜箔的1.8倍,需降本至1.3倍以下才具经济性。

______

结论:光莆股份新能源材料业务已进入量产前夜,2025年下半年为关键验证窗口期。若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认证,2026年有望实现10亿元级营收增量,推动估值从传统LED板块(PE 20倍)向新能源材料(PE 40-50倍)切换。建议密切跟踪Q3客户反馈及产能爬坡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