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营又组织了一场小型培训交流活动,都是平时的一些碎片化思考,也感觉到这一段时间的深度阅读和学习是有价值的,所以还要继续读书、思考,向更加厉害的人学习。
在跟大家交流中,便感受到当前的创业环境确实非常艰难,每一位创始人都非常不容易。与此同时,我也更加坚定地相信,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能够有机会带着大家一起认真读书,研究全球优秀企业的案例,去发现和投资未来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购等领域中的一流公司,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也很有意义的事情。今天,我也想借助读书笔记,进一步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刚才我问了元宝一个问题:一个人跑步 100 公里消耗的能量、油车行驶 100 公里消耗的能量、电车行驶 100 公里消耗的能量,这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元宝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回答,让我们的大脑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这三个“100 公里”背后的本质。
他的观点是:能源的本质其实是太阳的时空借贷。比如,跑步消耗的是当下的阳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跑步需要热量,而这些热量是通过太阳光照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后形成的。
以体重 70 公斤的人为例,跑步 100 公里大约会消耗 7500 千卡的热量。7500 千卡相当于什么?大约等于 9.7 公斤小麦。
如果你开的是燃油车,行驶 100 公里大约会消耗 7 升汽油。那么,这 7 升汽油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的本质来源是石油。石油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太阳光照射到古生物,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最终形成了石油。我们提炼出石油,再通过内燃机燃烧,将其转化为动能。
如果你开的是电动车,行驶 100 公里大约会消耗 10 度电。这 10 度电大约等于 12900 千卡。电能的转化路径也很有意思:太阳光可以通过光伏发电,或者通过风能、化石能源等方式发电,之后电能通过充电进入电池,再由电机转化为动能。
所以你看,跑步消耗的是大约 7000 千卡,燃油车消耗的是 6 万千卡,电动车消耗的是 1 万多千卡。这三种“百公里”能耗的本质,其实都是太阳的时空借贷。
跑步消耗的是当下的阳光,燃油车挥霍的是远古的阳光,而电动车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人类来说,能否在化石能源枯竭之前,建立起新的“阳光银行”,也就是一个可再生能源体系,是非常关键的。当电动车的百公里能耗从18度降到8度,电网中绿色电力的比例从30%提升到90%,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从“借用一亿年前的太阳”到“利用当下太阳”的文明升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
为什么我要问元宝这个问题呢?因为在上一次的读书笔记中,我们提到过,早在1900年,也就是130年前,
美洲大陆上诞生了福特制造的燃油车,以及爱迪生发明的电动车。然而,当时道路上更多的是1800万辆马车。在2000多辆电动车和1000多辆燃油车之间,由于福特的创新,燃油车最终战胜了电动车。从福特开始,燃油车从落后于电动车,到最终一骑绝尘。如今,地球上已经有15亿辆燃油车。
让我们回顾一下福特在发明第一辆汽车后的经历。1899年,福特在底特律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生产了25辆汽车,但在1900年破产了。
1901年,福特再次创业,创办了亨利·福特公司,但由于与投资人理念不合,他离职了。后来,这家公司重组为广为人知的凯迪拉克。
1902年,福特的传记中提到,他打造了一辆名为“三个9”的赛车。这辆赛车最终由赛车手夺冠,轰动了全美。这次胜利为福特赢得了声誉和投资机会,直接促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
(所以你就理解小米为什么要去跑圈?)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当时他与11位投资人共筹集了2.8万美元,在底特律成立了公司。第一款车型是Model A,售价850美元,第一年就卖出了1700辆,为公司的生存奠定了基础。
从1906年到1907年,福特按照字母表顺序,依次推出了Model A、Model B,直至Model N。在Model N的研发过程中,他成功运用自身技术,打造出一款售价仅500美元的低价车型,广受市场欢迎。这一突破性产品,奠定了福特为普通大众造车的核心理念。
这里穿插一下,马斯克的特斯拉最畅销的车型是Model Y,2023年销量超过了120万辆。其实马斯克原本计划推出的是Model S、E、X、Y这四款车,拼成“SEXY”(性感)一词来强化品牌记忆点。但马斯克在2008年推出了Model S,2015年推出了Model X,Model E却因福特抢先注册而被迫放弃,所以只能改成Model 3,形成了S3XY的组合(谐音“性感”)。因此马斯克调侃说,一百年前的福特“杀死了SEX”。
1908年,福特组建了一支专业工程师团队,经过两年潜心研发,推出了划时代的T型车。福特在书中提到,T型车采用了轻量化的钒钢车身。这一创新源于德国汽车工业的新材料应用。T型车搭载2.9L四缸发动机,配备行星齿轮变速器,最初定价825美元,后降至360美元,旨在让每个美国家庭都能负担得起汽车。
1913年,福特参观屠宰场流水作业后,在其工厂建立了全球首条汽车流水装配线。这一革命性举措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T型车的组装时间从12.5小时缩短至93分钟,产能提升了6倍。规模化生产使成本显著降低,到1925年,T型车售价仅为260美元,福特仍能保持盈利。这一系列创新,不仅改变了汽车制造业,更深刻影响了整个工业生产模式。
到1921年,T型车已占据全球汽车总量的56%,全球有一半的注册汽车都是福特牌。1927年5月26日,全球第1500万辆T型车下线后停产,亨利·福特亲自驾驶最后一辆T型车驶出工厂,结束了T型车19年的传奇。
T型车不仅推动了美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度”,还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城市规划、消费文化以及全球化的供应链模式。因此,亨利·福特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汽车人物。
在福特的传记中,有许多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极具价值的经验。这些经验,即便花100万在商学院里也难以学到。
福特作为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他的创业心得体会令人深受启发。例如,在书中提到,福特曾拒绝了爱迪生的提拔。爱迪生希望福特放弃内燃机的研究设计,转而专注于电力领域。福特回忆道:“爱迪生的声音时常在我耳边回响:‘电力,是的,将来的世界是电力的世界,但却不是内燃机的世界。’”
爱迪生想提升我为公司总监,但前提条件是我必须放弃内燃机的研究设计,把精力投入到他们认为真正有用的方面。因此,我不得不在我热爱的汽车和我的工作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为在当时,人们并没有对汽车产生需求。事实上,在新产品出现之前,人们从未有过对新产品的需求。
(当我们听到这段话时,是否觉得耳熟?因为乔布斯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在新产品产生之前,人们是没有对新产品的需求的,不能够指望简单的用户调研,因为1800万辆马车上的用户从来没有见过汽车长什么样子,他们也没有办法教会企业如何做出一辆汽车。但是他们的需求是用更短的时间、更安全的旅程,这是用户需求的核心。就像今天分享的一样,做餐饮的第一性就是好吃,做酒店的第一性就是位置,可口可乐的第一性就是随处可得。)
福特在汽车被制造出来后,分享了他的心得:
一个对产品不满意的顾客,商家不仅不认为自己辜负了信任,反而将他视为讨厌的人,或者将其当作榨取二次金钱的来源。本来在第一次就该把工作做好,比如汽车一旦卖出去以后,商家就不再关心它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也不关心它每跑一英里会耗掉多少汽油。如果它被损坏了,需要更换零件,那么这只能是购车人自己倒霉。
福特非常反感这样的商业伦理。因此,他决定为更多的人制造更好的车,不仅卖车,还要关注汽车的油耗,关注零件的更换是否方便。这些都是他后来打造T型车商业伦理的支撑。
(在今天的电动汽车、智能汽车时代,用户不仅仅是你要服务的对象,客户更将每天为你积累数据资产。比如说前天比亚迪发布的Dmi5.0油耗优化升级后可以降至2.4升,因为150万个用户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不断地帮助比亚迪更新算法。比如特斯拉和鸿蒙智行的自动驾驶,都是用客户的实际使用数据来积累和训练算法。)
在工厂管理中,他也思考自己和员工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准备一辈子都朝着别人指定的方向去做事,当一个普通雇员,那他可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雇员,但不能成为部门主管或经理。
然而,如果他想向前发展,想做更多的事情,那么他就要在睡觉前开始思考这一天的工作,并从中发现如何把工作做好。睡觉的哨声只是开始思考的信号,一个有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是注定要成功的。
当福特在1909年推出T型车时,通过销售数据,他回顾了从A型车到B型车、C型车、D型车一直到T型车的演变。在发现T型车成为爆品后,他在书中写道:“在1909年的一天上午,在事先没有透露任何情况之下,我宣布以后我们只生产一种车型,这种车型就是T型车,而且所有车的底盘完全一样。
我决定为广大群众生产汽车,它会大到足以容纳家庭的所有成员,同时又小到可以由一个人来保管和驾驶。”
任何一个拥有一份体面工作的人,都能够轻松购买一辆T型车,从而与家人共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这就是T型车诞生的故事。
100年前,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通过他的亲笔传记,依然能够为我们带来无尽的能量与思考。
2025年08月08日 每日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