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去上海出差,一天开了两个会,看了几个店,晚上品尝了一下刚刚进入上海的炸鸡品牌,比肯德基和麦当劳都好吃一点。为什么?因为它是鸡肉冷鲜配送到店,多次裹粉,牛油现炸。据说现在是全球网红,已经开了4000多个店了,这个汉堡的口感比肯德基要强很多。可惜的是这个牌子的名字起得真的不咋地,纯英文的名字,吃完也就忘记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在麦当劳、肯德基统治炸鸡领域下,依然不断有新的创业公司去挑战巨头。这种挑战一般在供应链发生变化时逐步积累优势,在媒体和流量发生变化时爆发性增长。
好像是上一周,华尔街的女巴菲特“木头姐”发布了对特斯拉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特斯拉五年之内还可以再翻 10 倍,因为特斯拉汽车将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 AI 应用。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从工业文明到 AI 文明不断迭代中创造的商业奇迹。
今天,继续阅读亨利·福特的《我的工作与生活》。在上一篇笔记中,福特凭借几乎天才般的技术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不断研发新的汽车车型。从 Model A 一直到 Model S,最终在 1908 年推出了著名的 T 型车。福特依靠出色的销售数据和市场敏感度,All in T 型车,奠定了“国民车”的理念。
1913年,福特参观肉类加工厂后受到启发,首创了汽车流水装配线,将 T 型车的组装时间从 12.5 小时缩短到 93 分钟,生产效率提升了 8 倍。
1914年,他又推行了 5 美元日薪制度,并首次实行 8 小时工作制。5 美元的日薪是当时平均工资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可以购买两辆 T 型车,让生产者也成为了消费者。我认为,这一点放到今天依然值得许多企业家深思。5 美元日薪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人的忠诚度,也增强了他们的消费能力,直接催生了美国的中产阶级。
到 1918 年,T 型车已经占据了全球汽车市场的 68%,累计产量达到 1500 万辆,创下了世界纪录,并保持了 45 年。
1927年,由于竞争压力,T 型车停产,福特公司转而研发新车型。到 1932 年,福特又成功研制出 V8 发动机,突破了低成本与高功率的技术瓶颈。
1943年,亨利·福特的独子去世,他不得不重新担任公司总裁。在战争时期,福特汽车公司转型生产 B-24 轰炸机,以支援盟军。
1947年4月7日,亨利·福特逝世,享年83岁。葬礼当天,全美汽车生产线停工一分钟,以示致敬。
我问了元宝,一起看看亨利·福特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首先,他是工业革命真正的象征。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催生了“福特主义”,重塑了全球制造业的范式。8小时工作制和高薪政策推动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
1999年,福特被《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2005年,他又被《福布斯》评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
在福特的自传中,他反复强调:“真正的工业不是为富人制造玩具,而是要将力量、舒适和自由赋予普通人。”
亨利·福特去世后,福特汽车公司由他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接管。当时亨利·福特二世约28岁,他实际执掌福特汽车长达34年。
在这34年里,福特汽车进行了多项改革。
首先,他改变了祖父时期的家族文化,大大削弱了企业内部的专制体系;
其次,他引入了通用汽车的高管团队,建立了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
第二点,是成功拯救了福特汽车的财务危机。从1940年公司每月亏损900万美元,到1948年实现扭亏为盈,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三点,是推动了福特汽车的上市进程。1956年,在亨利·福特二世的带领下,福特汽车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第四点,是实现了技术突破。福特主导开发了 GT40 赛车,在 1966 年终结了法拉利在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的统治地位,重塑了性能车的市场形象。
然而,时代造就企业。在福特汽车高歌猛进的同时,日本诞生了一家从纺织机械转型而来的汽车公司——丰田。
这家企业在全球汽车工业史上只用了40年的时间,打败福特,登顶全球汽车销冠,同样也给全球工业制造带来了精益生产理论。
今天我们来回顾下福特汽车成为全球销量冠军后,是如何被丰田汽车逐步追赶的。
1956 年,福特汽车上市时,其全球年销量达 200 万辆,而丰田仅有 8 万辆。
1975 年,福特汽车全球销量为 250 万辆,丰田则突破百万辆大关,首次超越福特。
2000 年,福特汽车销量 500 万辆,丰田则达到 600 万辆。
2025 年,福特汽车全球销量将维持在 400 万辆左右,而丰田汽车则有望突破 1100 万辆大关。
那么,丰田汽车是如何在 40年的时间里登顶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呢?接下来,准备读读丰田汽车相关书籍,整理并寻找答案,我们将在下一期的读书笔记中一起探讨和学习。
$福特汽车(F)$ $丰田汽车(TM)$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