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一个专注于毛绒旅行文创的团队来交流。这个团队在中国已经创业十多年,创造了好几个特别优秀的文创IP,整个团队也非常的优秀。
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开玩笑地说,我是旅游专业出身,旅游学的第一课就是“游购娱食住行”六大要素。其中,游览方面,全球最优秀的公司是迪士尼;娱乐方面,中国有宋城集团的宋城千古情;吃方面,有麦当劳、肯德基、海底捞;行方面,有航空公司,有汽车业,也学习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后还要来整理 Uber 和滴滴。住宿方面有万豪和华住,我们在住宿方面也开始进行布局。
唯独在购物方面,除了拥有国家免税牌照的公司,好像还没有市场化、全球化的企业能够上市并取得超过1000亿市值。因此,我们可以一起想一想,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
那么今天我们进入“吃喝玩乐”中的“住”这个板块,来学习和整理相关内容。
我一直认为,酒店行业,尤其是连锁酒店,是全世界最好的生意模式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我个人的理解,如果拿华住酒店和蜜雪冰城做对比,蜜雪冰城用了18年时间,在全球开了45000家店,已经超过了拥有80年历史的麦当劳的全球扩张速度。18年完成了别人80年才做到的事情,这已经非常厉害了。
但我们来看,蜜雪冰城能够为加盟商提供和赋能的,主要是它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这个我们在前面讲“吃喝玩乐”中的“喝”这个主题时,也认真对比过蜜雪冰城和可口可乐。
蜜雪冰城依靠其强大的垂直整合供应链,能够将食材原材料配送到中国乃至全球的45000家门店。门店以6元的价格销售一杯冰柠檬茶,其中门店可赚取1.5元,蜜雪冰城则赚取0.5元。
这一利润模式得益于蜜雪冰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然而,在客流体系方面,不论是麦当劳还是蜜雪冰城,都很难用一套会员系统来保障加盟商的销售量,因为点一杯饮料或点一份麦当劳都是比较随机的,无论是点奶茶还是点餐,基本上都是同城同店消费为主,这个时候品牌公司的流量价值就会很小。
因此,蜜雪冰城和麦当劳只能依靠其强大的 IP,如雪王形象、麦当劳叔叔和洗脑神曲,来黏住消费者,为自己的加盟店进行流量的输送。
相比之下,酒店行业可以从两端对加盟商进行赋能。
首先是酒店的房间生产系统,即供应链体系。从房间建设到耗材供应,大型酒店管理集团形成了强者恒强的供应链体系。
其次,更重要的是酒店的流量体系,即中央预定系统。通过中央预定系统,酒店每天积累的会员进入到了酒店管理公司的会员库里面,用户再一次订酒店的时候,是另外一个城市的另外一家酒店,这个时候用户会通过酒店管理公司中央预定系统来取预定,这样酒店品牌公司能够不断积累会员,并通过中央预订系统为加盟商赋能。
这意味着酒店可以通过为加盟酒店输送客源,获得第二层收益。因此,从客流到供应链,酒店行业通过这两条线为加盟商赋能,从而不断增强其网络效应。
那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全球市值排名前10的酒店:
第一名是万豪酒店,市值5000亿人民币,1927年成立于美国,目前拥有约9000家酒店。
第二名是希尔顿,市值4500亿人民币,1946年成立于美国,酒店数量8500家。
第三名是洲际酒店集团,市值1500亿人民币,1777年成立于英国,酒店数量6600家。
第四名是凯悦酒店集团,市值1000亿人民币,1957年成立于美国,酒店数量1300家。
第五名是雅高酒店集团,市值700亿左右,1967年成立于法国,酒店数量5600家。
第六名是华住集团,市值750亿人民币,2004年成立于中国,酒店数量12000家。
第七名是温德姆酒店集团,市值630亿人民币,1981年成立于美国,酒店数量9000家。
第八名是锦江国际集团,市值300亿人民币,1991年成立于中国,酒店数量12000家。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整理全球排名第一的万豪酒店的创业故事。
万豪国际也许你不太熟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丽思卡尔顿,瑞吉,JW万豪,W酒店,喜来登,Westin,万宜酒店,都属于万豪国际旗下的品牌。
万豪国际集团在2024年的经营数据显示:总收入达250亿美元,净利润23.75亿美元,全球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为128美元,全球入住率69%,全球平均房价183美元。作为旅游业者,看到这些数据还是叹为观止的。
2024年,市值高达5000亿人民币的万豪酒店集团仍在高速扩张。截至2024年底,万豪在全球144个国家运营着超过9300家酒店,总客房数超过170万间,全年净增客房12万间,净增长率高达6.8%。同年,万豪新签了1200个项目,涉及近16万间客房,平均每天新签超过3个项目,签约量创下历史纪录。
在奢华高端板块,万豪旗下运营着7个品牌的650家奢华酒店,2024年又新签了61家奢华酒店和度假村项目,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万豪的会员总数达到2.28亿,其总裁表示,凭借无与伦比的全球品牌组合、近2.28亿的会员体系和强大的轻资产模型,万豪已做好准备全面捕捉全球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势头。
那么,这样一个世界酒店业巨头,是从哪里迈开它创业的第一步的呢?
万豪的故事始于1927年,创始人约翰·万豪用3000美金在华盛顿特区租下了一间约7㎡、只能容纳9个人的路边小店,获得了啤酒特许经营权,开始做啤酒生意。起初生意不错,但随着天气转凉,啤酒摊经营困难,约翰和妻子发现顾客在寒冷的冬日对热食需求增加,于是转型为提供热食的餐馆。
他们成功将汉堡、热狗、玉米粉蒸肉等热食引入餐厅,使原本只提供啤酒的小店转型为热食餐厅。
约翰非常注重标准化流程,建立了中央厨房和完善的后端供应链,并设立质量控制实验室,要求每位员工随身携带工作手册。这种标准化和对质量的追求为万豪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感觉如果他们在沿着餐饮这条路做下去的话,就没有1940麦当劳兄弟的事了,也没有1952年桑德斯上校的首家加盟的肯德基,也没有1955年雷克罗克首家加盟的麦当劳了,开个玩笑。)
随着福特T型车(1908年下线,成为国民神车)的普及,万豪推出了汽车餐厅,让顾客无需下车就能享受美食。他注意到赶飞机的客人需要方便携带的食物,于是创建了一家航空食品企业,为航空公司提供盒装午餐。到1937年,万豪已成为知名的空中餐饮品牌,为多家航空公司和通用汽车等大企业提供餐食。
二战结束后,旅游需求激增。约翰受到假日酒店创始人威尔逊的启发,决定进军酒店业。
1954年,万豪在华盛顿国家机场附近买下一块地皮。1957年,第一家万豪酒店——双桥汽车旅馆正式开业,拥有365间房,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汽车旅馆。
与最初的小啤酒摊类似,酒店开业后也经历了冬季客流锐减的困境。约翰的儿子比尔·马里奥特(也就是我们今天这本书的作者)借鉴了父母将业务从冷转热的思路,为酒店增加了特色餐厅、会议室、屋顶酒廊,甚至将露天泳池改造成冬季溜冰场,成功吸引了客人。
比尔·马里奥特接手酒店后,在管理中展现出卓越才能。他坚信“照顾好同事,他们就会帮你照顾好客户”。万豪内部有一半的管理岗位都是从基层员工一步步晋升上来的。
比尔特别注重倾听用户需求和标准化管理,每年飞行里程达10万公里,亲自走访客户并研究竞争对手。万豪酒店对服务流程有极其细致的规定,例如要求服务员在半小时内按照66个步骤完成客房清洁。
在比尔的领导下,万豪开始了全球扩张。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完全持有物业对资金的巨大压力,因此创造性地采用了“开发-建设-出售-管理”的模式:自己开发酒店,出售给投资者,但保留管理权。这样既回收了资金,获得开发利润,又通过管理获得稳定现金流。这种模式与麦当劳类似,通过前面的读书笔记,我对这个模式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方式挽救了雷·克劳克。
轻资产模式在1990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暴跌时拯救了万豪。当时,万豪因高负债面临破产边缘,其CFO史蒂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将万豪拆分为万豪国际和万豪地产。万豪国际专注于酒店管理,而万豪地产则通过REITs模式持有酒店资产。1993年拆分完成后,万豪国际得以轻装上阵,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全球最大酒店集团。
比尔·马里奥特写了这本书,名为《毫无保留:一句承诺,成就万豪传奇》。虽然这本书并非畅销书,但我觉得他写得非常真诚。它不仅呈现了万豪酒店业务的高歌猛进,还详细描述了在金融危机中万豪面临的挑战和挫折,以及比尔自己的反思。他对事业、世界、家庭和生活的理解,都值得认真阅读。
在这本书的后记里,有一段他读父亲留给他信的篇章,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每次看到1927年父母年轻时开办汽水站的黑白照片,再看看万豪在世界各地已经建成的宏伟酒店,我总会深受触动。
从那时开始,我们的公司走过了如此漫长的旅途,我本人也是这样一路走来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万豪的会计部,那时我14岁,算是暑假打的临时工。每天我忙着把红色、蓝色和黄色的发票装订在一起,确认数字总和是否正确,这就是我在那个年纪做的全部工作。我了解父亲,他可能检查过我的计算结果,而且很可能检查了两次。
当我今天要离开担任了40年的首席执行官岗位时,我发自内心毫无保留地觉得,这真的是一次神奇的旅程。我真的非常幸运,早早地就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在我看来,这就是幸福和成功的关键——因为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对每天从事的工作感到兴奋,那你只是混日子而已,并不会开心;而如果不开心,你就很难获得渴望的成功。
好了,明天,我们一起从头开始阅读《毫无保留:一句承诺,成就万豪传奇》,看看这位成就了全球最大酒店集团的老人,他在经营万豪酒店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样的挑战,他是如何通过轻重资产剥离度过金融危机的,还有他的人生哲学与经营智慧。
20250829每日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