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1、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发展现状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增长主要由拓竹、创想三维等品牌的强劲表现驱动。全球90%以上的消费级打印机来自中国厂商,中国厂商已成为全球消费级打印市场的核心供应国家。行业因技术发展与生态变革实现高速发展,已成为高速发展的细分领域。
2、拓竹近年销售与产品表现
·2023 2025年销售数据:拓竹近年销售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2023年营收约27亿元;2024年设备销售额约45亿元,耗材销售额约10亿元(合计55亿元),全年3D打印机出货量约118万台,其中上半年(Q1 + Q2)出货量约53万台;2025年年初设定的3D打印机全年销售目标为150万台,截至6月底(上半年)已出货72万台(涵盖x系列、p系列和a系列三款产品),因下半年是销售旺季,预计全年150万台目标可达成。此外,2025年营收规模预计达60 70亿元(保守估计)。从数据看,拓竹近年发展速度显著。
·H2D多功能产品表现:拓竹于2025年3月推出H2D产品,该产品集成3D打印、激光雕刻、激光切割、绘图四大功能。自上市以来销量持续增长:3月15日至4月15日销售1.5万台,4月15日至5月15日销售2.3万台,5月15日至6月15日销售3万台。销量增加验证了激光雕刻品类的市场空间,拓竹未来将聚焦该品类,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3、消费级3D打印机客户画像
·ToB用户细分:当前消费级3D打印机客户以ToB为主,占比约70%。ToB用户主要分为四类核心群体:第一类是DIY工厂,需求量大,用于打印潮玩、文旅玩具;第二类是医疗器械公司(含牙科诊所),用于制作支具、牙齿取膜底托;第三类是高校及科研院所,用于学生培训、参赛,以及为科研项目孵化产品制作外壳;第四类是珠宝行业,用于制作商柜中金银首饰的底托等衬托物品。
·ToC拓展策略:ToC用户占比约30%,因3D打印机在个人用户中普及度低,拓竹采取措施降低ToC端使用门槛。策略包括:推出make word社区,提供超10万份免费3D模型文件,用户注册即可获取打印;针对3D建模门槛高,集成自然语言生成3D模型技术(与上海某公司合作),简化流程,降低用户学习3D CAD制图难度。
4、拓竹产品竞争力分析
·产品性能优势:拓竹X1系列产品自2022年发布以来展现显著性能优势。核心性能上,打印速度达每秒500毫米,精度达0.01微米,支持16色多色打印,在打印速度、精度及多色打印能力方面处于业界领先。产品定位为“消费级价格,工业级性能”,以高端产品确定市场定位和品牌调性,抢占用户心智。市场验证方面,推广前众筹金额超5000万,推出后引发市场爆燃,全球口碑迅速建立。虽2022年至今R系列未迭代,但产品力在打印速度、精度、智能化程度、AI质检及耗材兼容性等方面仍领先友商,展现持续竞争力。
·技术核心来源:拓竹X1系列技术优势源于核心团队的技术积累与迁移。核心团队由前大疆曹博士带领约20人组成,成员涵盖算法、嵌入式、机械及工程实践优化等领域专家,在无人机飞控算法、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技术等方面经验丰富。技术迁移上,打印速度提升得益于团队在无人机飞控领域对电机属性的理解及飞控算法经验;打印精度提升依托无人机团队在传感器融合、激光点云处理及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积累;团队还擅长底层硬件资源优化,以最少硬件性能实现最大产品效果。团队历时22个月研发出X1系列产品,性能较同期竞品(如创想三围、综合立方)形成断代式领先,产品打磨效果显著。
5、国内外市场分布与差异
·市场份额占比:在3D打印领域,2024年国外市场占比约68%,国内市场占比约32%,市场格局大致呈现7:3的分布。欧美地区是国外主要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国内市场相对小众化。
·差异原因分析:国外市场占比高的原因有: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用户对新技术接受度高,年轻人热情远超国内;二是拓竹注重海外营销,通过社交媒体账号、KOL及KOC带货、拆箱;三是欧美经济水平高,用户购买力强,更愿为消费电子和新技术买单;四是国外有工厂、DIY工作室等用户群体,更愿基于3D打印技术二次创新和开发产品。国内用户群体年龄范围窄,对新技术热情低。
6、产品矩阵规划与未来布局
·现有产品升级计划:未来两年将推进3D打印机X、P、A系列升级。其中,X系列升级款或于2025年下半年/2026年上半年推出;P系列升级款或于2026年Q2推出;A系列升级款计划于2026年推出。升级产品的参数性能指标至少提升20%,同时优化此前存在的bug,并在智能化交互程度、AI质检能力、耗材频率等方面实现全新提升。
·激光雕刻机布局:激光雕刻机布局源于市场验证与客户需求:此前3D打印业务的B端客户中40%有激光雕刻需求,推出的S2D多功能制造中心市场反馈良好。未来两年计划推出2 3款单品激光雕刻机,覆盖高中低价位,直接对标市场现有头部品牌x tour(其2024年年出货量超100万台,覆盖4000 15000元价格段)。首推高端款或于2025年推出,若不是2025年Q4,大概是2026年Q1。目标销量方面,单品年出货量预计25 30万台,3款产品目标年出货量90万台,认为凭借产品力可从x tour处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当前激光雕刻市场落地场景少于3D打印,规模暂不及3D打印市场。
·工业级打印机研发:内部正推进工业级打印机研发,方向包括金属粉末3D打印机(偏工业级)及光固化树脂打印机。该类产品的推出时间将滞后于激光雕刻机与现有3D打印机的布局节奏。
7、供应链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3D打印机核心零部件:3D打印机核心零部件包括主控芯片、摄像头模组、塑料外壳和导轨等。主控芯片,高端用高通,中低端用瑞芯微,瑞芯微能做CPU且有AI算力,单价约130 140元。摄像头模组用于工业质检,监测打印状态,供应商是欧菲光和胜宇光学。塑料外壳由银禧科技供应。导轨方面,有机钢导轨由显盈科技供应。此外,钢化喷嘴等多为非上市公司供应,热弹模组供应商暂未明确。
·激光雕刻机核心零部件:激光雕刻机核心模块有激光源、激光振镜和激光控制系统。激光源当前由东莞蓝宇光学供应,用于40瓦蓝光激光雕刻机,单价约850元;未来推单品类激光雕刻机时,将引入杰普特,形成多供应商模式。激光振镜控制激光光束方向,由金橙子供应,单价约550 600元。激光控制系统是软硬件结合,含控制板卡与软件,也由金橙子供应,单价约1100元。未来单品类激光雕刻机销量预期提升,与金橙子合作加深,激光振镜及控制系统采购价预计有折扣。
Q&A
Q: 消费级打印机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如何,市场规模有多大?
A: 以拓竹为例,25年上半年x、p、a系列3D打印机销量达72万台,24年全年销量约118万台,25年销售目标150万台。24年设备销售额45亿元,耗材销售额10亿元;23年营收约27亿元,25年预计达60-70亿元。3月推出的H2D个人制造中心销量持续增长:3月15日-4月15日1.5万台,4月15日-5月15日2.3万台,5月15日-6月15日3万台,显示激光雕刻市场潜力,计划拓展为第二增长曲线。6月拉布布热潮带动行业小高峰,反映3D打印行业增长明显。
Q: 消费级3D打印市场去年的出货量规模如何?拓竹在该市场的占有率是多少?
A: 去年拓竹已成为消费级3D打印行业第一,其市场占有率约为35%。拓竹内部估算,当自身年出货量达到300万台时,可能接近该领域的饱和点或阶段性高点,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超过50%-60%。当前消费级3D打印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纵横立方、创想三维等国内主流供应商,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Q: 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的客户画像如何?
A: 当前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以ToB客户为主,ToC客户为辅。ToB客户主要分为四类:一是需求较大的DIY工厂,主要用于潮玩、文旅玩具打印;二是医疗器械公司及牙科诊所,用于制作支具、牙齿取膜底托等;三是高校及科研院所,用于学生培训、参赛项目及科研产品外壳打印;四是珠宝行业,用于制作金银首饰展示底托。为提升ToC端占比,拓竹采取了两项措施:推出make word社区,提供超10万个免费3D模型文件供注册用户下载打印;集成自然语言转3D模型的大模型技术,简化用户从学习3D CAD制图到获取模型文件的流程,降低3D打印使用门槛。
Q: 拓竹产品相较于竞品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A: 拓竹产品的核心优势源于扎实的产品力与技术积累。其首款X1系列产品历时22个月研发,依托陶博士团队在运动控制、传感器融合等领域的技术经验,定位消费级价格、工业级性能,具备业界最快的消费级打印速度、最高精度,并首次将激光雷达技术引入3D打印领域,支持16色多色打印。产品上市前通过众筹获得超5000万元资金,市场反响热烈,奠定全球口碑。当前产品在打印速度、精度、智能化程度、AI质检功能及耗材兼容性等方面仍保持行业领先,即使R系列尚未迭代,产品力仍显著优于友商。
Q: 拓竹打印速度快及支持多色打印的能力,主要源于硬件架构创新还是运控算法创新?
A: 拓竹打印速度快及支持多色打印的能力主要源于其原始团队在运动控制算法领域的技术优势。核心团队由前大疆曹博士带领,约20名成员涵盖控制算法、嵌入式、机械及工程实践优化等领域的技术专家,此前在无人机领域积累了飞控算法、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技术及底层硬件优化经验。团队将飞控领域对电机属性的理解应用于打印速度提升,将传感器融合、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等技术应用于打印精度优化,并通过底层硬件资源榨取实现高效性能,最终推动X1系列产品形成断代式领先。
Q: 拓竹客户国内外分布占比情况如何?
A: 拓竹客户国内外分布呈现国外为主的特点,去年国外市场份额占比约68%,国内约32%;今年国外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国内占比约30%,整体比例约为7:3,国外市场以欧美为主。
Q: 为何拓竹3D打印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占比高于国内?
A: 国外市场份额占比更高主要源于四方面因素:一是欧美发达国家对新技术接受度更高,当地年轻人对3D打印技术的热情与痴迷程度显著高于国内;二是拓竹持续注重海外营销,通过社交媒体账号、KOL/KOC合作及带货拆箱等方式强化市场渗透;三是欧美经济水平较高,消费者更愿为消费电子及新技术产品买单,且目标用户群体年龄范围较国内更宽泛;四是国外存在工厂、DIY工作室等用户群体,更倾向基于产品进行二次创新或开发自有产品。
Q: 拓竹未来的产品定位及产品矩阵有怎样的规划?
A: 3D打印是拓竹的基本盘,未来两年将重点推进现有X、P、A系列产品的升级迭代,预计各系列升级版产品性能参数将提升至少20%,并优化此前存在的bug,同步增强智能化交互、AI质检能力及耗材管理效率。具体计划为:X系列升级款拟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出,P系列升级款计划于明年Q2推出,A系列升级版也将于明年推出。在激光雕刻领域,基于S2D多功能制造中心市场反馈良好及40% B端客户存在激光雕刻需求,未来两年将推出2-3款单品类激光雕刻机,覆盖高中低价位,对标创客工厂旗下x tour品牌,其中高端款计划于今年或明年Q1推出。此外,拓竹已启动工业级金属粉末3D打印机及光固化树脂打印机的布局工作,相关产品推出时间将略滞后于上述3D打印及激光雕刻产品线。
Q: 激光雕刻产品的目标销量如何规划?
A: 参考x tour品牌2024年约100万台的年销量,激光雕刻市场竞争较缓和,具备发展空间。目标规划为:单品类产品年出货量25-30万台,两款产品达60万台,三款产品达90万台。该目标参考了x tour的销量情况,并基于公司在3D打印机赛道的成熟打法,预计通过提升产品力可从x tour处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当前激光雕刻市场规模仍小于3D打印市场,主要因应用场景少于3D打印产品。
Q: 3D打印机的主控芯片供应商及价格情况如何?
A: 主控芯片在运动控制中价值量较大,主要供应商包括国外的高通及国内的瑞芯微,其中中低端主控芯片单价约130-140元。
Q: 3D打印机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有哪些?
A: 3D打印机的摄像头模组用于工业质检,监测硬化钢喷嘴的打印状态并实时检测异常,主要供应商为欧菲光和胜宇光学。
Q: 3D打印机塑料外壳的供应商是哪家?
A: 3D打印机塑料外壳的供应商是银禧科技。
Q: 3D打印机的有机钢导轨供应商是哪家?
A: 3D打印机的有机钢导轨供应商为显盈科技。
Q: 激光雕刻机的激光源当前供应商及未来供应计划是什么?
A: 激光雕刻机激光源一般采用40瓦蓝光规格,当前供应商为非上市公司东莞蓝宇光学,单个激光源价值量约850元。未来因S20产品销售良好,计划推出单品类激光雕刻机,并引入杰普特作为激光源新供应商,形成多供应商供应模式,不再仅由ATR单一供应。
Q: 激光雕刻机的激光振镜供应商及价格情况如何?
A: 激光振镜是激光雕刻机、激光切割机的核心组件,目前主要采用金橙子的产品,该公司在国内激光振镜市场表现突出。单台设备激光振镜价值量约550-600元,单台设备通常配置1块。
Q: 激光雕刻机的激光控制系统供应商及价格情况如何?
A: 激光控制系统为软硬件结合形式,包含激光控制板、控制卡及配套软件,当前价值量约1100元,首款产品供应商为金天子。未来将深化与金天子的合作,因预计单品类激光雕刻机销量较好,双方协商后续采购价格将基于量能保证给予折扣,激光镇定片及激光控制系统价格相比当前H2价格将有让利。
Q: 该设备后续研发计划是优先自研还是考虑与外部合作?
A: 领导倾向于优先自研,若自研进度缓慢或不及预期,则考虑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参考激光雕刻业务与金田的深度合作经验,若外部技术能有效提升3D打印销量,公司愿意与优秀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市场。整体策略为优先开展自研调研,若自研进度或效果未达预期,则引入第三方合作。
Q: 若与第三方合作,可考虑的供应商有哪些?
A: 可考虑的供应商分为两类:热导模组方面,银禧科技、华工科技、艾司凯曾供应过热弹模组;手持3D扫描仪方面,4月底至5月初测试过新拓三维、仙林三维、思看科技三家,测试反馈良好。合作策略上,优先自研,若自研进度缓慢或不及预期,或产品在行业内精度、性能及扫描效果突出,则考虑引入上述供应商作为上游合作伙伴。
Q: 拓竹3D打印机与耗材的配比情况如何?基础耗材的主要供应商有哪些?
A: 购买拓竹3D打印机时,通常赠送3卷基础耗材,包含PLA等通用耗材。耗材业务分为外采基础耗材与自研高端耗材两类,其中自研高端耗材以环保、高强度材料为主,用于适配未来向零部件场景转移的战略需求。基础耗材主要包括PLA等类型,供应商有海正新材、三氯、巨富等3家。
Q: 热带模组的价值量是多少?
A: 热带模组价值量约270-280元,由加热用合金稀有金属材料构成,价值量较大。
Q: 热单模组领域华工科技、爱思凯、盈喜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是多少?
A: 华工科技占比约40%,爱思凯占比约35%,盈喜占比约25%。
Q: 当采购量提升时,金橙子等供应商的产品预计降价幅度如何?
A: 金橙子方面表示,若年采购量达二三十万件,HRD激光正镜单价可从约550元降至约430元,激光控制系统单价可从1100元降至约800元。
Q: 未来该行业的增速如何?其中海外市场的未来增速及国内家庭消费市场的前景与增长速度分别如何?
A: 海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35%,增速较为明显。国内家庭消费市场目前开拓难度高于B端企业级市场,当前增速约6%-8%,前景不及B端。拓竹通过降低3D打印上手门槛、自研耗材并增加耗材品类等方式拓展家庭用户场景,以提升家庭用户接受度。
Q: 家庭用户市场开拓预计何时形成突破?需要多久时间?
A: 家庭用户市场开拓的突破预计需要约两年时间,关键拐点取决于两方面:一是3D扫描仪扫描精度需达到98%,以实现扫描后3D还原度高、打印精度高;二是打印耗材种类增加且成本降低,使产品价格更平价,提升家庭用户接纳度。
Q: 除海正外,涉及耗材的另外两家公司名称是什么?
A: 另外两家公司分别为3绿和苏州聚福科技。
Q: 海电在PRA业务中的份额占比是多少?
A: 海电在PRA业务中占比约40%,且仅向我方供应PRA产品。
Q: 一台打印机一年使用的耗材量预计为多少?
A: 根据用户画像后台数据,一台打印机一年的耗材使用量约为10千克,具体与打印使用频率相关。
Q: 一年10千克及1000千克PLA的金额分别是多少?
A: PLA每千克售价约25至30元。
Q: 导轨的价值量是多少?
A: 导轨为双端导轨,价值量约130-140元,比热弹模组便宜,材质为普通合金钢。
Q: 导轨的价值量是多少?
A: 导轨为双端金属导轨,价值量约130-140元,低于热弹模组。
Q: 显盈科技名称中盈字是否正确?
A: 显盈科技名称中盈字正确。
Q: 端模组中第一个公司是否为华工科技?
A: 是的,华工科技名称为中华的华、工业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