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凤祥B(SH900905)$ $周大福(01929)$ $六福集团(00590)$
关注金饰消费类企业,我们都很容易观察到,这些企业一般分红率普遍在 50% 以下,同时现金存量没有大幅增长,这和直觉相违背。
一般优质企业利润质量高,没分掉的利润就会变现为现金越积越多,直到脖子顶。而在这些企业里,不存在这个现象,一边一直低比例分红,一边没怎么积攒下来现金。
仔细看,会发现,这些公司营运资本大幅增长,主要是存货大幅增长。比如老凤祥近十年存货从 50 亿增长至 118 亿,增长 136%。做一个现金流的简要分析,老凤祥近十年经营活动现金流 150 亿元,剔除利息费用 25 亿元,剔除资本支出 6.6 亿,得出股权自由现金流 118 亿元(比净利润 200 亿元悲观多了)。而期间分红,归母 68 亿、少数股东 29 亿,合计 97 亿。分红/归母净利润计算的分红率 45% 左右,而从股权自由现金流上来看,分红占比 82%。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分红已经很尽力了。(也不应该期待公司过去这些年能提高到很高比例的分红率)
那至此,可否说,这些公司赚的钱,除了分红,都积攒到了存货上。这样说的话,会感觉好一些,至少是“真金白银”。
但是转念一想,这 136% 的存货价值增长,跟近十年 130% 的金价单价增长相比的话,多不了多少。那公司这些年赚的钱除了分掉,真的是库存里多了很多金子吗?
找 deepseek 和 kimi 分别给估算真金增量,结论各不同。DeepSeek 说,考虑到存货结构变化、加工费比例变化等因素,他认为黄金存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是下降了 20%。当然 kimi 不这么认为,他的模型结论是,黄金存量确实增加了,但是远没有增加那么多,估算是 20-40%。
不管怎么说,黄金是真没存下来那么多了。除非能证明,未来十年,这些公司的存货不会那么迅猛增长,否则,在看这些公司的p/e的时候,是要打折扣的。因为这些公司的账面利润,距离现金流之间有一座大山,就是存货的天然增长。不然玩不下去,这也完全可以看做是某种意义的资本支出,姑且叫他“运营资本支出”吧。
当然,到底黄金量上的估算,我还是很感兴趣,也不知道哪里有直接的信息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