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与概述
栢能集团(港股代码:01263)与新加坡上市的 PC Partner Group Ltd(代码:PCT)为同一集团在不同交易所的上市实体。栢能集团于 1997 年在香港成立,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显卡及计算机硬件制造商,主要业务包括设计、开发和制造供桌面电脑使用的图像显示卡、提供电子制造服务,以及制造及买卖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2024 年 11 月 15 日,栢能集团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为 PCT,并将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2025 年 9 月 12 日,公司向港交所提交申请,从港交所主板自愿撤回股份上市,2025 年 10 月 6 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了该决议,预期股份在港交所的最后买卖日为 2026 年 1 月 8 日,上市地位将于 2026 年 1 月 14 日正式撤销。
本报告旨在分析栢能集团在港股和新加坡市场过去一年(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10 月)的股价表现差异及其成因,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两地市场股价走势对比分析
2.1 港股(01263)走势分析:波动剧烈,退市预期压制估值
栢能集团在港股市场的股价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整体经历了 "冲高回落" 的走势。
2024 年 10 月 - 2025 年 1 月:稳步上升阶段
2024 年 10 月,栢能集团港股股价约为 3.0 港元,受 AI 芯片需求增长预期推动,全年涨幅超 80%。
2025 年 1 月,达到年内高点 5.32 港元,较 2024 年 2 月低点 2 港元翻倍。
这一阶段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市场对英伟达下一代 GPU 产品的期待以及集团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025 年 2 月 - 4 月:快速上涨阶段
2025 年 2 月 7 日,栢能集团收报 5.87 港元 / 股,较年初上涨 16.06%,跑赢恒生指数 4.15% 的涨幅。
2025 年 3 月,因市场对 Blackwell 显卡量产进度的乐观预期,股价一度冲高至 8.15 港元。
2025 年 4 月,栢能集团股价达到年内最高点 13.38 港元。
2025 年 5 月 - 10 月:持续回落阶段
2025 年 5 月,股价开始回落,8 月 25 日交易中股价为 6.93 港元,较年内高点下跌近 50%。
2025 年 9 月 12 日,栢能集团宣布计划从港交所退市,当日收盘价为 6.66 港元,上涨 1.06%。
2025 年 10 月 6 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退市计划,当日股价收于 6.23 港元,成交额为 535.2 万港元。
2025 年 10 月 8 日,受退市计划通过消息影响,股价上涨 12.04%,收于 6.98 港元,成交额达 7004.13 万元。
截至 2025 年 10 月 8 日收盘,栢能集团港股报收于 6.98 港元,较年内高点下跌约 48%,较 2024 年 10 月上涨 132.67%3。近 52 周最高 13.38 港元,最低 4.06 港元,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
2.2 新加坡(PCT)走势分析:稳健上行,成为主要交易市场
栢能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 PC Partner Group Ltd(PCT)股价表现相对稳健,整体呈上升趋势。
2024 年 10 月 - 2025 年 3 月:快速上涨阶段
2024 年 10 月,PCT 股价约为 0.80 新元,处于历史低位。
2025 年 3 月,达到历史最高价 2.32 新元,受英伟达 GPU 需求爆发带动。
这一阶段,PCT 股价上涨近 190%,主要受益于全球 GPU 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以及集团产能扩张。
2025 年 4 月 - 10 月:高位回落阶段
2025 年 8 月 19 日,PCT 股价为 1.27 新元,较历史高点下跌约 45%,但较 2024 年同期上涨 60%。
2025 年 10 月 8 日,PCT 股价稳定在 1.28 新元,较 2024 年同期上涨 60%,但较年内高点回调 45%。
PCT 股价的波动性明显小于港股,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市场投资者结构更为稳定,且 PCT 已成为栢能集团的主要上市平台。
2.3 汇率影响分析:新元升值提升港股转换价值
在分析两地股价表现时,需要考虑新加坡元与港元之间的汇率变动。
汇率变动情况:
2025 年 10 月 8 日,1 新加坡元 = 6.1442 港元。
2024 年 10 月,1 新加坡元≈5.96077 港元。
2025 年 10 月相比 2024 年 10 月,新元对港元升值约 2.2%。
汇率调整后的股价对比:
2024 年 10 月:PCT 股价约 0.80 新元,按当时汇率换算为约 4.77 港元,高于同期港股 3.0 港元。
2025 年 10 月 8 日:PCT 股价 1.28 新元,按当前汇率换算为约 7.87 港元,高于同期港股 6.98 港元。
汇率调整后,PCT 在新加坡市场的表现明显优于港股,这反映了新加坡市场对栢能集团的估值更为稳定。
2.4 两地股价对比图(2024 年 10 月 - 2025 年 10 月)
以下是基于关键时间点的股价对比分析:
时间点港股 (01263) 价格 (港元)PCT (SGD) 价格 (新元)PCT 换算为港元 (按当时汇率)价差 (港元)2024 年 10 月3.000.804.771.772025 年 1 月5.321.106.621.302025 年 3 月8.152.3214.045.892025 年 5 月7.631.8011.003.372025 年 8 月 19 日7.631.277.800.172025 年 10 月 8 日6.981.287.870.89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
在 2025 年 3 月前,PCT 的港元价值明显高于港股,价差最大达到 5.89 港元。
2025 年 5 月后,两地股价差距逐渐缩小,反映市场对退市计划的消化。
截至 2025 年 10 月 8 日,PCT 的港元价值仍高于港股 0.89 港元,显示新加坡市场对栢能集团的估值更为乐观。
三、关键差异因素分析
3.1 流动性与市场情绪:退市预期导致港股流动性萎缩
两地市场的流动性差异对股价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港股市场流动性变化:
2025 年 4 月,港股成交额达到 13.8 亿港元,为年内最高。
2025 年 9 月,港股成交额萎缩至平均每天约 3000-6000 万港元。
2025 年 10 月 8 日,成交额为 7004.13 万港元,较峰值时期下降约 95%。
新加坡市场流动性:
新加坡市场成为主要交易场所,2025 年 10 月日均成交额约 698.87 万新元(约 4300 万港元)。
新加坡市场的流动性相对稳定,投资者结构更为成熟,对退市事件的反应更为理性。
市场情绪对比:
港股市场受退市预期影响,投资者情绪波动较大,股价表现出明显的短期投机特征。
新加坡市场投资者更关注公司基本面,股价表现相对稳定,长期趋势向上。
3.2 财务表现:两地披露的业绩数据存在差异
栢能集团在两地市场披露的财务数据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对股价表现产生了影响。
港股(01263)财务表现: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63.55 亿港元,同比增长 28.5%。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 2.504 亿港元,同比增长 29.0%。
每股基本盈利 0.645 港元,拟派中期股息每股 0.25 港元。
新加坡(PCT)财务表现: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 1197 万新元(约 7350 万港元),同比下降 64.5%。
业绩下滑主要受汇率波动和成本上升影响,尤其是印度尼西亚新工厂投产初期的高成本。
两地财务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处理方式和汇率波动。新加坡披露的财务数据更直接反映集团的全球业务表现,而港股数据则更多考虑本地因素。
3.3 股息政策:新加坡市场股息吸引力更高
栢能集团在两地市场的股息政策也存在差异,这对长期投资者具有重要影响。
港股股息表现:
2025 年中期股息每股 0.25 港元,股息收益率约 5.2%。
历史股息增长稳定,根据预测,2025 年股息约为 0.493 港元,增长率为 9.91%。
新加坡股息表现:
新加坡 PCT 的股息收益率为 7.03%(2024 年),高于港股的 5.2%。
更高的股息收益率吸引了更多长期投资者,支撑了新加坡市场的股价表现。
股息政策的差异反映了栢能集团在不同市场的战略定位,新加坡市场更注重长期回报,而港股市场则更关注短期业绩波动。
四、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4.1 退市影响评估:流动性向新加坡集中
栢能集团从港股退市的进程将对两地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退市时间表:
预期股份在港交所的最后买卖日为 2026 年 1 月 8 日。
上市地位将于 2026 年 1 月 14 日下午四时正正式撤销。
股东如拟在新加坡交易所继续买卖股份,需安排将股份存托于中央托收系统。
流动性影响:
随着退市日期临近,港股的流动性将进一步下降,可能导致股价波动加剧。
新加坡市场的流动性有望提升,成为唯一的上市平台,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4.2 行业前景:英伟达产业链景气度持续
栢能集团作为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业绩与英伟达的产品周期密切相关。
英伟达新一代 GPU 影响:
英伟达于 2025 年 1 月发布了 RTX 50 系列显卡,搭载 Blackwell 架构,性能显著提升。
RTX 50 系列配备第五代 Tensor Core 和第四代 Ray Tracing Core,针对神经网络渲染进行了优化。
该系列显卡预计将带动新一轮硬件升级周期,为栢能集团带来增长机会。
市场需求展望:
AI 应用的持续扩张,特别是生成式 AI 的普及,将推动 GPU 需求增长。
数据中心、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对 GPU 的需求也将保持强劲。
4.3 投资建议:关注新加坡市场的长期价值
基于对栢能集团两地市场表现的分析,提出以下投资建议:
港股投资者:
短期可关注退市消息刺激下的交易机会,但需注意流动性风险。
长期建议在退市前将股份转换至新加坡市场,以避免流动性丧失带来的潜在损失。
新加坡市场投资者:
可考虑在当前价位(1.28 新元)逐步建仓,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定股息收益和资本增值。
关注英伟达下一代产品发布和栢能集团印度尼西亚工厂产能释放的进展。
潜在投资者:
建议通过新加坡市场投资栢能集团,以规避港股退市风险。
关注公司在 AI 加速卡和数据中心 GPU 领域的业务拓展,这将是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五、结论
栢能集团在港股和新加坡市场的股价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退市预期、流动性变化、财务表现和股息政策等因素影响。新加坡市场的表现相对稳定,估值更为合理,而港股则因退市预期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随着退市进程的推进,新加坡市场将成为唯一的上市平台,流动性有望进一步集中。栢能集团作为英伟达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长期将受益于 AI 和高性能计算的持续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加坡市场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投资环境和更高的股息回报,是长期投资栢能集团的更佳选择。而港股投资者则需密切关注退市进程,适时调整投资策略,以规避流动性风险。
未来,栢能集团的股价表现将继续与英伟达的产品周期和全球 AI 发展趋势紧密相关,投资者应关注这些关键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