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半年报解读:积蓄的海康,未来会爆发吗?

用户头像
岩子之路
 · 广东  

$海康威视(SZ002415)$

有网友留言问,怎么这么久没有提海康?因为海康此前研究的比较透彻(见历史文章,花了10篇来写海康的各项业务,想全面了解海康的可以看看,海康现在可不只有安防),现在只需要跟踪它的定期报告来做分析决策。

上次写海康是25年4月21日,海康1季报披露后。在《海康威视1季报解析》文章中写到:海康1季度报披露,总体来看,经营有好转迹象。营收重回增长,毛利回归正常,费用管理初有成效。1季度使得我对它2025年业绩有了些许期待;做难而正确的事的企业,收获的概率总归大一些。

现在再来对比2季度经营情况:

1、业绩仍处于缓慢增长中。

2季度营收同比-0.43%,没有延续1季度营收+3.98%的态势,低于预期。2季度毛利率45.4%继续回升,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比1季度44.9%提升0.5个百分点,在内卷背景下,能保持如此毛利,体现了公司的壁垒。根据公司经营策略,营收微跌和毛利上升应是公司主动调整的结果,以利润为中心,砍掉低毛利。总的来说25Q2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增长了2.2亿元(25Q1为2亿元),业绩仍处于缓慢增长中。

2、三费管理初见成效,同比持平。

(1)研发费用同比持平,研发占营收12.87%,在增长承压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的研发强度。

(2)管理费用下降6.36%,同比节约0.5亿元,费用管控初见成效。

(3)销售费率同比微增,此前年报是公司解释是海外的占比持续提高,海外的销售费用高一点、运费也贵一点。销售端的调整短期也会带来一些费用。我觉得该解释合理。

(4)三费相加基本和去年持平,管住了过去几年三大费用增长态势。

3、净利和扣非净利重回增长,虽然数值不高。

25年业绩缓慢增长,本质上靠得管住了三大费用过往增长态势,毛利润的缓慢增长带动了净利润的缓慢增长。从营收增长情况来看,难言有较大改观,能否从此开启较快的增长态势,还需要观察。

就我个人而言,2季度低于我个人预期

1、toG依然没有恢复,继续下滑-2.11%,我本以为今年政府加大支出会有所反弹;2、toB端,我本以为推出这么多新产品(煤质分析仪等等),应该能有所增长,依然下滑-0.36%;3、新业务(慧影、消防、睿影)依然没有单独披露,慧影医疗板块已经成立了7年,消防成立6年,睿影成立5年,新业务孵化进展不如预期。所以,营收增长依然靠海外(同比6.9%)和智能家居、机器人、汽车电子、热成像等新业务的新业务增长支撑(同比13.92%)。

该如何评价这份半年报,我想不同的人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1、乐观的人:虽是经营(毛利润)缓慢增长,内部费用管理优化,带来利润的缓慢增长,但不管怎样,扭转了此前利润负增长的局面。并且此前大家担心的应收质量变差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倒是经营现金流好转,发展更高质量。海康重新开启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显然公司自己也比较乐观,在官微的推文上用了“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这样的字眼。并预计业绩逐季上行。在8月2日的投资者业绩交流会公司披露(我没有参加,内容引用自球友“查理的小卖部”):营收影响最大的是s端下滑29%,这一方面是市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去库存,目前这一板块去库存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两个季度在s端净利润会转正。传统的安防业务已经连跌了4年,相信触底反弹的时间不远了。创新业务增速较快,特别是汽车电子和机器人,未来2~3年创新业务净利润增长几十亿,基本是确定的。

2、谨慎的人:虽然海康在目前比较艰难的大环境下,取得当前的这样一个成绩,总体不错,体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以目前的财务和现金的情况来看,海康威视总体是健康的。但毛利润依然只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25年上半年增长4.2亿元),和过去几年相比,没有明显起色,24年毛利同比增长9.4亿元,23年同比增长44.4亿元。以此判断海康重新开启新一轮的增长周期,证据稍显不足。

我个人更偏向后者,所以会采取小仓位继续持有的策略,直到3季度看到营收方面有公司预测的明显起色,会提高仓位。我始终认为海康在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具体分析见历史系列文章),终有一天能厚积薄发。希望我是对的,能等到海康传统安防业务的回暖复苏,toB业务恢复增长,以及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提升,和创新业务的持续成长。

正如一个网友评论海康的半年报:单看海康的业绩增速,也许觉得平平无奇,但看看这个数据:2025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是不是觉得海康好很多了。

特别说明: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账号主要记录个人投资路上的所思所想,每周更新3-5篇原创文章,欢迎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