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学习了一下磷化工。
磷化工的核心其实是磷矿石,也可以理解为资源股。这东西有壁垒,价格从之前300多上涨到现在1000附近,这几年价格也稳住了。所以云天化的业绩也稳住了。
虽然一直有扩产的规划,但是传闻有难度。这里有磷石膏的处理难题。而且磷矿石品位也在下降。所以价格也持续在高位。
资源股的投资要放在全球视野来看,全球大部分磷矿资源在北非。算经济账的时候要考虑运费,磷矿石1吨1000算,运费占比其实还挺高的。所以只要中国卷王不恶性竞争,供给格局应该还好。
磷化工现在是矿化一体化,有矿的公司盈利好,是资源股,可以拔估值。没矿的公司日子不好过,就是普通加工厂,很难讲有什么竞争壁垒。
磷化工具体看了几家公司。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虽说都是磷化工,但产品价格还是有挺大差别的。
云天化主营是化肥,有磷肥也有氮肥,氮肥其实也能算资源股,不过上游是能源资源(煤/气),资源属性弱一些。化肥还有一个投资点,就是海外化肥价格比国内贵,这里其实也需要放在全球供应格局来研究了。
川恒股份不搞化肥,主要搞消防用的磷酸一铵还有饲料用的磷酸二氢钙(看年报说这产品前景还不错,可以替代磷酸一氢钙,川恒在这个产品市占率很高)。川恒的亮点在于磷矿石扩产比较多。技术优势在于它采用二水法制取磷酸,后续再处理一下,可以比较好处理磷石膏,然后再去回填。不过投资核心还是在于扩产。早些年云天化负债率80%多的时候,川恒负债率才20%多。所以它可以在同行去杠杆的时候加杠杆扩建,时点卡得比较好。
兴发集团磷矿石资源也很多,也有产能扩建。从历史发展来看,挺像华鲁恒升的,属于品类扩张型企业。除了化肥,还有草甘膦,有机硅,氟化工等等。还搞出了个电子级化工产品的上市公司兴福电子。研发能力还是蛮强的。22年是草甘膦大年,然后价格又下来了,加上有机硅的价格也跌下来了,所以兴发集团的这几年业绩波动比较大。
。
又顺着看了看草甘膦这行业。
除了兴发集团外,主要公司有江山股份,新安股份。其中新安股份和兴发类似,产品有草甘膦和有机硅,这俩货在一起,是因为在工艺流程上可以互补。
草甘膦是产能管控型行业,扩产之类的要审批,和制冷剂挺类似的。不过制冷剂是全球规约,草甘膦的产能管控可能是因为这是危化品吧。
草甘膦的生产厂家只有10家左右,偏刚性供给。不过我看各家产能好像这几年也没怎么变化。价格波动主要是库存周期还有意外事件扰动。
草甘膦有两种路线,一种要用到黄磷(磷矿石热法,能耗高,产能管控),另一种不用黄磷。国内厂家路线多是第一种,国外多是第二种,不过第二种路线生产会产生有毒物质,技术难度也比较高。江山股份两种路线产能都有。
草甘膦目前处于价格和库存周期底部,价格也在提高,海外大厂好像还有破产传闻。
。
为啥需要反思呢?
因为化工股里我买的是煤化工的宝丰能源。还是从制冷剂仓位换过去的。
首先宝丰能源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而且目前价位也很便宜。当时买入的逻辑是估值低+冷门+潜在成长空间大。其实有点偏向红利股的投资思维。
但是这半年股价就是表现不太好。同样在化工板块,表现好的是氟化工制冷剂和磷化工。
我思考了一下,后两者股价好有以下原因。
1。群众基础好。两个板块都有大V科普,当然逻辑也硬。
2。制冷剂走涨价逻辑,磷化工走资源逻辑还叠加一点新能源概念。
而宝丰能源属于能源化工,下游聚烯烃价格也起不来,虽然他走出了差异化产能路线,又有产能增长,但是终端价格就是上不去,所以市场关注度低。
所以想想市场有时候还是挺短视的。我原以为中报业绩预增会带来股价刺激,不过并没有。只是中途随着化工反内卷涨了一波,没有表现出α属性。
。
复盘总结的话,一点感悟。
牛市里,价在量先。价格上涨才会带来市场关注,这个时候如果有量的增长,可以涨的更多。
而如果只有量的增长,价格不变甚至下跌的话,市场不一定关注。
最近草甘膦价格长得好,相关股票涨的也不错。
在牛市里,上涨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
。
从牛市主线判断的话,我认为是AI+资源,分别代表未来的希望和现实的安全。不过希望很容易破灭。
化工和有色有点像,一个是非金属加工,另一个是金属加工。
有色是矿山+冶炼,矿山代表资源属性,冶炼产能代表制造属性。
化工是上游原料+加工制造。其中掌握了上游原料也具有了资源属性。比如磷肥,钾肥。
能源化工上游是煤油气。我判断要等到化工品涨价,可能得先能源价格上涨再传导才行。21年化工起来也是煤炭价格先起来的。
这一轮可能要看油价,不过如果油价上涨的话,可能还得再学学中海油。
当然,决定化工股估值的核心还是在于自身产能供需,原料价格上涨只是引发市场关注的引子。
。
综上,我觉得能源化工板块在牛市节奏上可能要等等。所以今天把宝丰能源全换成了中国铝业。
行业轮动上,我感觉是 先有色/资源,然后能源,再能源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