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投资,沃森生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二):肠道菌群

用户头像
_半隐
 · 福建  

$沃森生物(SZ300142)$

沃森的细菌平台技术在行业内还算是领先的,跟赵立平合作“肠道菌群”也算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虽然这两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大爆发,但在疫苗行业突破不大,同质化却更为严重,布局大健康领域也算是摆脱疫苗行业内卷的一种尝试。大健康行业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强调差异化竞争,你比如说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强调的是调理功效而非临床数据,又比如说脑白金,你说他有用嘛好像又没用,你他说没用嘛,有些人老人家喝完后感觉身体“更有劲”了。所以大健康领域的产品比较“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一款好的产品除了自身的“疗效”外更依赖于市场营销。

沃森从事的疫苗领域,是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最严谨的,这是因为疫苗是给健康人大规模使用的,容不得一丝马虎,所以比起普通的大健康产业公司,他更讲究数据,因为无论是产品疗效,还是质量把控肯定是“高人一等”。要说肠道菌群首先要从肠道说起,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机体与外界接触最大的器官之一,人体约70%左右的免疫细胞都聚集于此,肠道内蕴含着百万亿的微生物群(包括真菌、病毒、细菌等),它们共同守护着宿主的健康。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主要有以下作用:

1、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可刺激免疫系统的反应,调节抗体水平,激活淋巴细胞,增加干扰素的表达水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潜在的抗癌先锋作用

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道致癌微环境、激活模式识别受体、调节微生物代谢物、短分子模拟等方式,实现抗肿瘤作用。

①调节肠道致癌微环境:肿瘤微环境(TME) 是指肿瘤内和周围的细胞环境,包括免疫细胞、血管、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众所周知,TME 会影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对治疗的反应。而最近研究表明,肿瘤内微生物的存在及其在TME 中的关键作用,可对抗解剖上远处癌症部位的抑制性TME。

②激活模式识别受体:肠道微生物可产生各种分子,来激活模式识别受体(PRR),从而影响促肿瘤和抑肿瘤免疫细胞之间的平衡。

③微生物代谢物的调节: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可直接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力,尤其是短链脂肪酸(如丁酸、醋酸和丙酸),它们在调节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短分子模拟:分子模拟是指肠道微生物能够产生可被宿主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从而影响肿瘤进展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活动。例如,某些肠道细菌能够产生与肿瘤相关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的抗原,这种交叉反应会刺激免疫反应,影响肿瘤生长。

3、保护肠道和构建生物屏障

肠道菌群通过形成天然肠内屏障,防止病原体入侵和定植,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性。

4、调节物质能量代谢

肠道菌群代谢产生多种人体本身所不具备的酶以及生化反应,分解不易吸收的物质,生产短链脂肪酸,为人体提供能量,同时也为肠道菌群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5、帮助消化吸收食物

肠道菌群可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促进矿物元素的吸收。

6、保卫人体健康

肠道菌群可以将致病菌于肠壁隔绝开来,避免致病菌入侵人体,同时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使肠道应对致病微生物的能力更加强大。

7、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利用食物残渣产生人体所不具备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多肽,通过分解肠道有毒物质,抑制蛋白质的腐败,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

全球知名期刊《Science》,曾发表过一篇“应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FMT) 联合抗 PD-1药物,治疗难治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瘤患者部分缓解超2年。同期,知名期刊《Cell Host & Microbe》报道了一个“应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治疗晚期难治性肝细胞癌,病灶显著缩小超47%”的惊艳案例。

2025年8月,赵立平与洪洞县中医院推进“根祖菌群移植”制备基地建设,计划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服务,这其实就是打算利用洪洞当地人族群中的肠道菌群进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因此,肠道菌群除了在大健康领域,在抗癌领域的应用还是非常有想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