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品牌全面革新
乐事(Lay's)与多力多滋(Tostitos):计划2025年底前彻底淘汰合成色素,改用番茄粉、红辣椒粉等天然着色剂,新品Simply Ruffles已实现“零人工色素”。
校园食品净化:2025年新学年起,美国校园食品全面禁用合成色素,覆盖青少年核心消费场景。
全产品线清洁化
目前美国市场60%食品已无人工色素(如桂格燕麦、部分膨化食品),剩余40%正加速替换。
技术难点突破:针对Cheetos、Doritos等色彩鲜艳产品,采用分子修饰技术稳定辣椒红素,解决天然色素在高温加工中的褪色问题。
政策高压
美国FDA新规:2026年底前禁用8种石油基合成色素(如诱惑红、柠檬黄),红3号已率先被禁。
白宫施压:卫生部长Kennedy敦促企业2026年前自愿淘汰人工添加剂,否则或面临强制立法。
消费需求变革
健康意识觉醒:65%美国消费者优先选择“清洁标签”产品,天然色素市场年增速达15%(合成色素仅3%)。
儿童健康争议:合成色素被证实与多动症、过敏反应相关,家长群体推动品牌改革。
竞争壁垒构建
收购健康品牌:85亿收购无谷物食品商Siete Foods,补充植物基零食矩阵;益生元饮料Poppi强化肠道健康品类。
成本优化先行:关闭北美工厂、整合业务部门,年化降本5亿美元,支撑天然原料溢价。
天然色素替代瓶颈
稳定性缺陷:β-胡萝卜素光照24小时褪色率超30%,需复配微藻提取物(如藻蓝蛋白)增强耐受性。
风味干扰风险:红辣椒粉易引入辛辣味,百事通过风味掩蔽技术保留薯片原味。
供应链韧性建设
原料溯源:自有农场采用滴灌技术种植非转基因马铃薯,从源头控制色素原料品质。
全球采购网:联合嘉吉(CARGILL)锁定牛油果油、橄榄油供应,替代人工抗氧化剂。
巨头跟风提速
雀巢:90%美国产品已完成天然色素替换,2026年全面禁人工色素。
卡夫亨氏:以“零合成色素”番茄酱占领60%市场份额,验证清洁标签的溢价能力。
产业链洗牌机遇
天然色素供应商:晨光生物(辣椒红全球市占60%)、森馨科技(栀子蓝技术龙头)需求激增。
包装革新:百事承诺2025年rPET使用率达50%,安姆科(AMCR.N)受益可回收包材升级。
全球标准重构
出口壁垒升级:依赖合成色素的中国企业(如果冻、饮料)面临欧美市场准入风险。
儿童食品严监管:中美或协同限制儿童食品中的人工添加剂,催生千亿天然替代市场。
百事以政策为矛、技术为盾,通过旗舰产品天然化倒逼全产业链升级,其转型不仅是成分表的净化,更标志着食品行业价值锚点从“视觉诱惑”转向“本真健康”。随着FDA禁令倒计时开启,未布局清洁标签的企业将面临渠道淘汰与消费者信任危机的双重绞杀。未来三年,天然色素、植物基包装、功能性成分三大赛道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晨光生物、安姆科等技术型供应商或成最大赢家。
晨光生物(300138.SZ)
核心产品与市占率
辣椒红色素:全球市占率超60%,产能与销量世界第一,客户包括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
叶黄素:全球市占率约30%,主要用于饲料和保健品。
辣椒精:占国内产量85%,全球市占率40%,应用于调味品和食品防腐。
梯队产品:甜菊糖(2024年收入增长54%)、番茄红素(全球市占率15%)、花椒提取物等增速超50%。
华宝股份(300741.SZ)
主营领域:国内食用香精龙头,产品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等行业。
天然色素布局:部分植物提取物(如栀子黄、姜黄素)用于天然色素生产,技术可延伸至健康原料领域。
市场地位:客户覆盖食品巨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天然香精替代合成产品。
新和成(002001.SZ)
核心业务:维生素(VA、VE)和香精香料(β-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双主线。
技术优势:β-胡萝卜素属于天然色素范畴,通过生物技术优化生产成本。
市场拓展:国内市占率领先,积极布局高附加值天然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