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盐湖提锂工艺之间的差异,对于盐湖提锂有6种方式:
1、盐田浓缩沉淀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卤水抽上来,之后进行晒干,然后用固态粗盐进行提炼,优点是成本低廉,每吨碳酸锂可以做到3万元左右的生产成本,操作简单,但是缺点是,这个晒干蒸发的过程,时间上实在是过于漫长,对于现代化生产工艺讲求效率的时代,这个方法比较少用。
2、吸附法,使用化学试剂作为过滤物,让卤水流过,把其中的锂离子吸附出来,之后再对吸附出来锂离子进行提炼,优点是操作简单,可自动化生产,缺点中制造成本高,一吨碳酸锂差不多要达4万元。
同时仅限于卤水中镁锂比很高的盐湖。比如盐湖股份使用的基本上就是这种方法。
察尔汗盐湖
镁离子:锂离子=1500:1
~
镁离子:锂离子=1800:1
3、膜分离法,使用一种特制的薄膜,这种特殊的薄膜有点儿像筛网,能让体积比较小的纳离子,锂离子通过,像体积比较大的镁离子,钙离子就无法通过,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但是缺点就是这个膜的消耗品,所以成本比较高,一般用这样的方法生产的碳酸锂成本会在4.5万元以上。
4、萃取法,这个方法就用在卤水中使用萃取剂,把锂离子萃取出来,效率非常高,但不常用,因为萃取剂很贵,每吨碳酸锂生产成本会高达6万元以上,这种方法不常用,因为盐湖提锂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
这里还要补充一下,由盐湖提锂提出来的碳酸锂是工业级的碳酸锂,如果要做成动力电池级的碳酸锂,还需要投入5000元每吨进行煅烧,而固态锂矿,比如锂辉石,或者是云母锂,他们因为是直接使用煅烧法,所以可以直接做成动力电池级碳酸锂。
比起锂辉石的生产成本都差不多了,而盐湖提出来的锂,还需要经过煅烧,才能做成动力电池用的碳酸锂,而锂辉石直接使用煅烧法,仅用6万元每吨就可以生产出动力电池用的碳酸锂。
5、煅烧法,就是高温煅烧,这种方法能耗太大,只有固态锂矿石,比如锂辉石或者是云母锂才会使用,能耗是主要的成本,电费是主要的成本,生产一吨碳酸锂的成本在6.5万元。
6、电化学法,就是用电极选择性的吸附锂离子,该方法高效,成本低,方法简单,不过还没有商业化,仅为理论了可行,因为要用什么材料做为吸附锂离子的电极,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果未来有突破,锂的生产成本会更低。
盐股股份的察尔汗盐湖,因为镁锂比特别的高(1500:1),并且锂的浓度不高,仅为50至100毫克/升,目前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吸附法,生产的工业级碳酸锂成本在4万元每吨,如果是要生产成动力电池级的碳酸锂还需要投入5000元每吨进行煅烧。
目前工业级碳酸锂的期货价格在7.3万元每吨,盐湖股份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与此同时察尔汗盐湖,拥有着我国80%液态锂矿储量,卤水开采本身比较容易,这对于未来产能扩张还是很有利的。
盐湖提锂最难的是前期投入过大,因为全球所有的盐湖无一例外,都是在非常偏远的地区,要想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开厂,基础配套是必不可少了,基本上就是在原地建一个小镇,需要医疗,超市,娱乐,公共交通,所以规模小的工厂前期基础设施的都投不起。
盐湖股份的优势在于,他已经在青海裴翠湖那里建了一个小镇,接下来扩产能,不需要再投资基础建设,只需要投资工厂就好了,而卤水会流动了,只要找个水位低的,抽上来就好了,所以工厂的位置建好子,不会因为附近的矿产消耗而增加运输成本。
结合来说,虽然我对盐湖股份短期的走势没有太大的把握,但对于盐湖股份未来5年至8年的发展,我觉得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戴维斯三击的机会。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