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铑玩铜
 · 上海  

$西部超导(SH688122)$ 公司与环流4号的关系(豆包)

关于西部超导是否参与中国环流四号(HL-4)项目的问题,结合最新信息可作如下分析:

结论

综合现有信息,西部超导目前未参与环流四号的高温超导磁体业务,主要原因在于该项目技术路线与公司核心能力(低温超导)不匹配,且高温超导领域已由联创光电等企业占据先发优势

一、环流四号的技术路线与核心需求

根据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聚变公司”)在 2025 年 9 月工博会上的公开信息,环流四号是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其核心目标是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这一技术路线与美国 SPARC 装置对标,旨在通过高温超导材料(如 YBCO 带材)大幅缩小装置体积、降低成本,并提升等离子体约束性能。高温超导磁体的临界温度(77K 以上)和高载流能力是实现紧凑型聚变堆的关键,因此该项目对材料的需求集中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其磁体制造技术上。

二、西部超导的技术布局与业务现状

西部超导是国内低温超导材料领域的绝对龙头,其核心业务包括:

低温超导线材:为 ITER 项目供应全球 35% 的 NbTi 和 Nb3Sn 线材,批量支持中国环流三号、EAST 等装置的超导磁体制造。核聚变磁体:深度参与 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建设,锁定其 75% 的超导磁体订单。高温超导研发:虽在 MgB2 和 Bi 系高温超导材料领域有技术积累,但尚未实现第二代 YBCO 带材的规模化量产。

从公开信息看,西部超导主营业务仍聚焦于低温超导领域。例如,其 2024 年核聚变业务收入占比 20%,订单增速超 30%,但均来自低温超导项目。在高温超导领域,公司虽在 2025 年突破百米级 YBCO 带材技术,但尚未形成商业化能力,且未在环流四号相关招标中出现。

三、环流四号的产业链分工与竞争格局

环流四号的建设已明确由中国聚变公司主导,其技术验证和设备采购呈现以下特点:

高温超导磁体:由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等企业承接。例如,联创光电的 15-20T 高温超导磁体已通过中核集团测试,并中标 “星火一号” 混合示范堆项目。低温超导部件西部超导仍在 CFETR 等项目中占据优势,但环流四号因技术路线差异,未采用低温超导材料。其他核心设备:真空室、偏滤器等由国光电气合锻智能等企业负责,与西部超导的业务交集较少。

这一分工表明,环流四号的高温超导技术路线与西部超导的核心业务存在错位。目前,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等企业已形成高温超导带材和磁体的量产能力,而西部超导尚未进入该领域的供应链。

四、未来可能性与技术储备

尽管当前西部超导未直接参与环流四号,但需关注以下潜在机会:

技术迭代与合作:若环流四号未来需低温超导部件(如辅助系统),西部超导可能凭借现有优势切入。此外,公司正在研发的第三代 MgB2 线材(-253℃零电阻)或可在特定场景中应用。高温超导研发进展:西部超导在 2025 年披露,其通过分步法合成元素掺杂粉末、芯部增强导体结构等技术,已制出百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和线材,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若未来实现量产,可能参与下一代聚变装置的建设。CFETR 项目延伸:CFETR 作为环流四号的后续工程,仍采用低温超导为主、高温超导为辅的混合路线,西部超导在其中的订单占比高达 75%。这一长期合作关系或为其积累高温超导技术提供支撑。

结论

综合现有信息,西部超导目前未参与环流四号的高温超导磁体业务,主要原因在于该项目技术路线与公司核心能力(低温超导)不匹配,且高温超导领域已由联创光电等企业占据先发优势。不过,西部超导在低温超导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并持续布局高温超导研发,未来若技术突破或项目需求调整,仍存在参与可能性。建议关注中国聚变公司后续招标动态及西部超导高温超导材料的商业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