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万欧捡到法国‘机器人国宝’!盛视科技成A股唯一自主人形机器人!

用户头像
拥抱量化
 · 美国  

盛视科技收购法国机器人公司:A股首家自主人形机器人整机厂横空出世

珍贵资产“捡漏”,人形机器人“国宝”收入囊中

7月10日晚,盛视科技(002990.SZ)公告以区区90万欧元成功竞得法国Aldebaran Robotics公司的机器人核心资产!Aldebaran是谁?它成立于2005年,总部巴黎,是全球最早专注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之一。早在2006年,该公司推出的NAO人形机器人就成为全球STEM教育的标杆工具,数千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其用于教学与研究。2014年面世的Pepper机器人则是全球最早能识别人类情绪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商业服务、医疗养老等领域广泛应用。可以说,Aldebaran曾孕育出法国的“国宝级”机器人。

然而由于前东家资金链断裂,Aldebaran今年6月进入清算拍卖程序,资产起拍价仅50万欧元。盛视科技原本准备最高出价1000万欧元参与竞拍,结果以九十分之一的价格“捡漏”成功!更重要的是,盛视接收的不只是专利、产品和品牌,而是连同Aldebaran的原班核心团队一起揽入麾下。公司将在巴黎设立全资子公司整合这支国际一流团队,全面继承NAO等系列机器人的技术积淀、品牌影响力,并与自身场景优势协同,力争实现“1+1>2”的整合效应。正如公告所言,此举将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推出更多新品,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并为公司打开欧洲乃至全球市场创造有利条件。换言之,盛视科技一举获得了宝贵资产和全球舞台的通行证!

技术有多强?有“大脑”有“灵魂”的人形机器人

Aldebaran积累的技术含金量极高。NAO机器人小巧却功能强大,拥有25~26个自由度,可自主行走、运动控制精准。它还能识别脸部和物体,与人对话互动,是真正的智能社交机器人。举个例子,NAO配备了跌倒检测与自主站起功能,当它意外摔倒时能自行爬起——这可不是一般“样品”能做到的,而是需要高度协调的机械设计和算法能力。NAO还曾在各种舞台上大秀舞技,能跳《小苹果》、演绎江南Style等复杂舞蹈,甚至会踢足球、打太极,单腿站立保持平衡,都不在话下。事实上,在全球顶尖的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比赛上,NAO已经连续15年被指定为标准平台组的官方比赛机器人,各国高校队伍用它进行5对5全自主机器人足球赛。想象一下:比赛中没有人遥控,每台NAO都像有自己的“大脑”,自主决策战术、彼此配合进球,这正体现了NAO卓越的运动控制和群体协作能力。

不仅会运动,NAO还有“灵魂”。其内置的AI大脑让它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配备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支持超过20种语言的语音对话(包括中英法德等),还能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读懂”人的情绪表情。Pepper机器人更是在情感识别和人机交互上登峰造极,是全球最早实现读懂人类情绪并作出回应的机器人之一。这些技术赋予了Aldebaran机器人成为贴心“伙伴”的潜力——能听会说,懂互动,有温度。难怪自问世以来,Aldebaran系列机器人在教育科研、商业服务、医疗养老等各大领域落地,全球累计部署数万台,足迹遍及70多个国家。可以说,这是一套经过真实市场检验的成熟技术和产品,而非纸上谈兵的概念。盛视科技此次收购的,正是这样一条20年磨一剑的黄金赛道。

协同效应显现:订单爆发在即,新品蓄势待发

拿下Aldebaran后,盛视科技成为A股唯一拥有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的公司,填补了国内资本市场的空白。更令人振奋的是,收购完成后业绩增长的逻辑相当清晰且近在眼前:

首先,现有订单和存量需求将迅速转化为业绩。由于前东家破产,Aldebaran过去半年陷入停摆,不少客户订单被搁置。例如每年RoboCup赛事参赛队伍都需采购NAO机器人,新一届比赛在即,全球高校客户对NAO求之若渴。现在盛视接盘重启生产,这些压抑的需求将集中释放。今年下半年,公司有望消化一批NAO库存并承接新单,实现可观的销售收入。公司管理层透露,光是满足赛事和海外教育客户,就可能售出数千台以上,今年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有望达到亿元级别。考虑到2014年Pepper上市时一台定价约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NAO单价也在数万元级,哪怕以更亲民的中国制造价格,大几千台销量就是不容小觑的营收增量。

其次,新品推出和场景落地将带来爆发式增长预期。盛视科技已证实Aldebaran团队此前研发的新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原型(内部代号“Plato”等)已完成初版测试,即将在今年底明年初择机发布。可以期待,这款“成人大小”的人形机器人将拥有更强的运动能力和AI大模型加持,实现更多高难度动作和更丰富的应用功能。一旦问世,无疑将引发市场轰动。此外,公司计划明年大力拓展智慧口岸机场服务场景——这是盛视的主业擅长领域,全国数百个口岸都是其客户。据悉,不少机场、边检已经表达浓厚兴趣,希望引入人形机器人协助旅客引导、安检巡逻、咨询服务等。一旦正式部署,每个口岸可能需要数十台机器人,50个口岸就是数千台的需求量,潜在订单十分可观。再看教育和科创市场,NAO天生就是教编程、做科研的好帮手。国内少儿编程和STEAM教育方兴未艾,公司准备联合教育机构,将NAO打造成K12编程教育的明星产品——孩子们通过拖拽模块或简易代码就能编程让机器人做动作,NAO的3D仿真器还能实时演示程序效果,并将编舞动作自动生成代码,极大降低了教学门槛。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模块化编程体验,对成千上万中小学生有巨大吸引力,一旦推广开来,将带来海量销量。再有,养老陪护领域同样前景广阔。欧洲的养老院已验证NAO/Pepper陪伴老人的可行性:机器人会聊天逗乐、提醒吃药,还能执行递水等简单任务,成为老人晚年的贴心“小伙伴”。面对中国日益庞大的老龄人口,公司也已在对接国内知名养老机构,准备让一批机器人先行试点服务老人。如果效果理想,未来养老机构有望批量铺开,每家配置几十台,市场空间不言而喻。可以预见,智慧口岸+教育+养老三大场景,将为盛视的人形机器人业务打开数十亿规模的增长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盛视科技并不满足于眼前这一单收购,而是筹划打造机器人帝国,未来将以本次并购为起点,围绕机器人全产业链展开系列投资和并购,在AI大模型、智能体、伺服器件、灵巧执行器等相关领域不断延伸布局。公司账上坐拥12亿元现金,加之此次交易金额小,完全有实力持续投入。可以说,盛视已经擂响战鼓,要用3-5年时间构筑起人形机器人+AI的生态矩阵。这种魄力和行动力,在A股公司中相当少见。

主业稳健托底:小盘低估,弹性十足

有别于市场上许多炒概念的公司,盛视科技进军人形机器人有坚实的基本盘保障。公司原有主营是智慧口岸业务,涵盖海关通关、边检安防等系统集成,在国内市占率高。虽然去年受下游回款影响利润下滑,但随着国家清理地方债务、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公司今年资金回笼明显加快,业绩触底回升。

同时,盛视科技的股权结构也赋予股价更大弹性。公司实控人及其关联持股约70%,社会公众流通盘仅占30%左右,且机构持股不多。流通盘小意味着筹码集中,一旦市场情绪点燃,新增资金涌入将对股价形成强劲推动力。目前股价仍在相对低位,正是布局良机。一旦后续人形机器人新品发布、订单落地等催化不断出现,这支A股唯一稀缺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标的有望迎来价值重估,股价可能出现持续的凌厉上攻。

结语:抢占未来的机遇,盛视扬帆起航

总的来看,盛视科技收购Aldebaran堪称蛇吞象式的经典案例:以极低成本拿下世界领先的人形机器人资产,实现从传统口岸IT龙头向高科技机器人新贵的华丽转型。一夜之间,A股投资者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国产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更可喜的是,这不是空喊口号的炒作,而是有成熟产品、有现成市场、有技术团队护航的厚积薄发。管理层敢想敢干、战略清晰:主业提供稳定现金流和盈利支撑,新业务则有望乘人工智能东风实现跨越式增长。当别人还在观望人工智能未来时,盛视科技已经率先把握住了下一程的船票。稀缺性+高增长+低估值的完美组合,放眼当前A股亦属罕见。可以预见,随着人形机器人业务逐季落地开花,资本市场对于盛视的认知将被彻底改写。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看到的不仅是一家IT企业,而是一个有望引领“中国版人形机器人革命”的先行者。这样的故事,一旦成真,想象空间极其巨大。

风起之时,航帆正举。盛视科技已扬帆起航,驶向人形机器人的蓝海星辰。机会当前,市场还在酣睡,而当更多人醒来时,或许就是这颗新星光芒万丈之日。毋庸置疑,这是一场对未来的豪赌,但逻辑清晰、胜算在握——盛视科技,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