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大只若鱼
 · 广东  

足足花了两三个小时研究,想再买点其他品种。目的是再加一到两个标的,在牛市中东边不亮西边亮,不至于颗粒无收。
有几个选择:
1.买入龙头券商,保险,一波流就跑。
2.买入一两支莽撞的公募基金,或者买入富国天惠这个老基金,让公募带着我凑热闹。
3.按我的研究体系,买入一两个新企业,兼顾基本面和估值。
以上操作纯属一波流,预计投入资金4%以内。融资获得资金-场外融资,彻底规避强平。
研究情况:
1.券商保险都涨了好些,去年到今年差不多翻倍了,牛市估计翻倍不止,但是我的风格无法下手。保险应该还好,底部跌幅都没恢复,但是我不太信任他们的投资能力-这会影响基本面底层逻辑。我还是跳不出固有思维。这个逻辑要再思考并说服自己。
2.公募也看了一下。都是些什么水平和什么赌徒。天惠也一般了。张坤其实还好,被骂了几年风格没变过。选的企业也很好。但是他注定跑不赢我。因为我持仓和他很重叠,但是我更集中,选的更好。比如,他十大持仓中,白酒4个,互联网3个,而我白酒集中于茅台,互联网集中于腾讯。我是掐尖再掐尖,他很难赢过我。所以算了。
3.自己研究一两个企业。兼顾基本面,估值,纯分散目的。进一步覆盖持仓范围,万一被牛市眷顾某个持仓就不错了。就像之前电信和移动上半年的一波上涨。我看了一圈企业,最后选出的企业让我哭笑不得:格力电器
妈耶,我太没有创意了。
格力缺点一堆:
1.空调以外这么多年没啥成绩。
2.一把手觉得自己没错过,这不好。
3.地产规模缩小后,空调需求到底如何未知。
优点也有:
1.静态估值够低。7-8倍静态估值。
2.还有2块钱股息没发,很快就发。而且,一把手持股1亿股,大股东是高瓴,我相信未来高分红相当有保障-我是个收息佬又暴露了。
3.品牌有一定美誉度,有相当的知名度,产品能卖出一些溢价。
4.多年积累,有一定的技术底蕴和广阔的工厂布局。能满足各地客户需求。
5.高瓴是第一大股东后,总是让人想期待一下格力的变革。
6.一把手不小了,如果退了可能会有高瓴认可的一把手上来-我是相信高瓴挑人的眼光。当然目前的一把手也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差。
7.2025年消费补贴够大,业绩有保障,股息有保障,现价买入股息率6.5%有保证。估值够低,股息够高。
嗯,我准备买一点格力,拓宽一下持股范围。25年年报公布前后可能卖掉。因为没想明白未来长期看,格力业绩会如何受地产影响。
总体看,格力是个稳健的投资。但是和蹭牛市又扯不上关系,躲牛市但是有机会。[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