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沪高速:长三角的现金奶牛与潜在挑战

用户头像
冷屿慢行
 · 上海  

一、商业模式:长三角的收费站印钞机

宁沪高速的盈利模式以核心路产收费+多元业务拓展为核心:

1. 核心路产贡献稳定现金流

沪宁高速江苏段连接上海、苏州、无锡等6个GDP万亿级城市,日均车流量达11.5万辆,单公里日收入超6000元,2025年上半年贡献通行费收入26.63亿元,同比增长7.58%,占公司总营收28.3%。除主线外,五峰山大桥等新资产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12.43%。

2. 服务区与配套业务高毛利特性

阳澄湖服务区年收入破亿,配套业务毛利率高达68%。2025年上半年服务区租赁收入同比增长52.7%,油品销售受新能源替代影响略有下滑,但整体配套业务仍保持稳健。

3. 多元化业务的双刃剑效应

◦ 金融投资:参股江苏银行2025年上半年贡献投资收益7亿元,但因分红周期调整同比下降33.24%。

新能源:云杉清能装机容量561.6MW,但受天气影响,2025年中报新能源收入同比下降17.23%。

◦ 地产业务:主动收缩开发规模,2025年上半年收入0.18亿元,同比暴跌84.9%。

二、护城河:长三角的路霸凭什么躺着赚钱?

1. 地理垄断性:掐住经济命脉

沪宁高速串联长三角24.4%的GDP,沿线城市GDP总和占全国9.5%。即便面临新能源汽车替代,2025年上半年客车流量仍同比增长3.2%,显示出长三角经济的韧性。

2. 政策护城河:特许经营权的金钟罩

高速公路收费权具有排他性,锡宜高速通过改扩建将收费期延长至2056年。尽管沪宁高速江苏段2032年到期,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预期延长经营期限至30年,为公司提供政策缓冲。

3. 规模效应与智慧化赋能

公司旗下17条高速公路形成网络效应,2025年上半年收费公路毛利率达63.21%,同比提升2.51个百分点。智慧高速建设使沪宁高速高峰通行能力提升15%,单公里收入增长3.8%,管理成本较同行低约50%。

三、风险点:躺着赚钱也有翻车风险

1. 收费到期与新资产培育压力

沪宁高速江苏段2032年收费权到期,若无法延期将直接减少40%收入。锡宜高速改扩建虽将收费期延长至2056年,但2025年上半年因施工车流量下降20.78%,且新路段培育期至少5年。

2. 资本开支与负债率攀升

2025-2027年计划年均投入80亿元用于龙潭长江大桥、锡太高速等项目,导致负债率从2024年的44.67%升至2025年Q2的45.79%,未来可能突破50%。尽管融资成本降至2.68%,但长期偿债压力仍需警惕。

3. 车流量波动与分流风险

◦ 改扩建影响:锡宜高速2025年上半年车流量下降20.78%,拖累收入1.82亿元。

◦ 高铁分流:沪宁高铁日均开行100余趟,短途客车流量已锐减70%以上。

◦ 经济周期:货车占比20%,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货车流量同比下降1.2%。

4. 政策风险与免费化趋势

四川成绵高速2025年9月4日到期后停止收费,打响高速免费「第一枪」。江苏虽未全面免费,但2025年5月起对3-6类货车实施85折优惠,宁扬长江大桥货车通行费折扣达85%,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5. 多元化业务的不确定性

地产业务收入暴跌84.9%,风电项目发电量受天气影响波动,2025年中报新能源收入下降17.23%,副业未能有效对冲主业风险。

四、总结:躺着赚钱的印钞机值得拥有吗?

宁沪高速是典型的"慢牛股",靠垄断性路产和稳定分红吃饭,适合追求稳健的投资者。但要警惕扩建带来的短期压力和政策风险,长期持有才能真正吃到"长三角经济红利"这颗定心丸。如果你是睡后收入的投资者,把它放进自选股,每年收分红就完事儿了;而偏好高弹性的投资者则需谨慎权衡其慢增长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基于行业公开信息梳理,仅代表个人分析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宁沪高速(SH600377)$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00177)$ $公路铁路运输(BK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