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宁沪高速,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它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毕竟,沪宁高速江苏段2032年收费权到期可能直接减少40%收入,再加上锡宜高速改扩建、资本开支大、车流量波动、政策风险和多元化业务不给力等问题,确实让人捏把汗。不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公司其实已经做了不少应对工作,今天就来给大家盘一盘。
一、收费到期与新资产培育:扩建+转型双管齐下
收费权到期是悬在宁沪高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公司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对现有路段进行改扩建,二是积极培育新资产。
锡宜高速的改扩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2025年上半年施工导致车流量下降了20.78%,还拖累收入1.82亿元,但改扩建后收费期延长至2056年,相当于给这条高速续了命。而且,公司还在探索“交通+”模式,比如在仙人山服务区建设“风光储充换”一体化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能减碳,还能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此外,公司还在布局无人机场景应用,构建低空经济新生态,这些都是在为未来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资本开支与负债率攀升:引入社会资本+低成本融资
2025-2027年,宁沪高速计划年均投入80亿元用于龙潭长江大桥、锡太高速等项目,这导致负债率从2024年的44.67%升至2025年Q2的45.79%。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公司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分担项目成本,比如锡太项目采用“施工承包+股权投资”模式,吸引了6.05亿元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目前融资成本已降至2.68%。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和偿债压力。
三、车流量波动与分流风险:提升服务+差异化收费
车流量波动是高速公路行业的通病,宁沪高速也不例外。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施工期间保畅:锡宜高速施工期间,公司通过半幅借道通行、增加清障驻点等方式,尽量减少对车流量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公司还推出柴油优惠活动、与物流企业和地方文旅部门合作等,吸引车辆上路。
• 应对高铁分流:虽然沪宁高铁分流了大量短途客车流量,但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路网布局等方式,努力留住长途和货运车辆。比如,公司在服务区推出特色服务,与地方景区合作推出“高铁票根享折扣”等活动。
• 货运优惠:针对货车流量下降的问题,公司积极响应江苏省的货车通行费优惠政策,对3-6类货车实施85折优惠,同时推出服务区柴油优惠、协助办理大件运输证等服务,吸引货车上路。
四、政策风险与免费化趋势:积极沟通+拓展业务
四川成绵高速免费给整个高速公路行业敲响了警钟,虽然江苏目前还没有全面免费,但货车通行费折扣等政策已经开始压缩利润空间。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公司一方面积极与政府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加快拓展多元化业务,降低对传统通行费收入的依赖。
在多元化业务方面,公司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服务区商业。清洁能源方面,公司投资建设了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云杉清能公司并网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652兆瓦;服务区商业方面,公司对多个服务区进行了升级改造,推出了房车营地、特色餐饮等服务,服务区租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15%。
五、多元化业务的不确定性:聚焦清洁能源+智慧交通
之前宁沪高速的多元化业务表现不佳,地产业务收入暴跌84.9%,风电项目受天气影响波动较大。不过,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调整战略,聚焦清洁能源和智慧交通。
在清洁能源领域,公司除了继续投资光伏项目,还在探索氢能、储能等新业务;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升级了智慧扩容模型算法,构建了无人机协同救援体系,事故现场通行效率提升30%。这些新业务虽然目前收入占比还不高,但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六、总结:风险与机遇并存
宁沪高速的应对策略可以概括为“四稳一拓”:稳定收费权、稳定车流量、稳定融资成本、稳定分红,拓展新能源和智慧交通新增长极。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凭借长三角的区位优势、精细化的运营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流,公司有能力穿越周期。
当然,公司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比如沪宁高速江苏段收费权能否顺利延期、新业务的培育能否达到预期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的应对措施是积极有效的,长期来看,宁沪高速仍然是一家具有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率的优质公司。如果你是一位长期投资者,不妨关注一下宁沪高速的这些应对措施,以及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基于行业公开信息梳理,仅代表个人分析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