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致集团(00917.HK)AI商业化加速兑现,高毛利增值服务驱动盈利结构优化

用户头像
暴风财观
 · 北京  

近期,趣致集团(00917.HK)第十一届“99趣拿节”在上海落地,虽以活动形式呈现,但背后释放的信号更值得资本市场关注:其AI互动终端已进化为可规模化复制的消费场景基础设施,商业化能力持续验证,盈利结构显著优化。

AI终端从“营销触点”升级为“数据闭环引擎”

市场此前对趣致的认知多停留在“智能终端运营商”或“互动营销服务商”,但此次展示的新一代AI终端已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动作识别、表情分析、语音交互、香氛释放等),并基于自研“AI-OMNI多模态神经一体化协同引擎”实现实时用户画像构建与动态策略调整。这意味着每台终端不仅是品牌曝光窗口,更是可沉淀用户行为数据、反哺品牌策略的“微型AI实验室”。该模式具备强可复制性与高边际效益。终端部署后,边际运营成本低,而通过数据服务与定制化交互方案,可向品牌方收取高附加值费用。

高毛利增值服务成核心增长引擎,盈利质量提升

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趣致集团整体营销收入同比增长37.9%,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增值营销服务(含AI定制交互与数据策略)收入同比大增63.1%。这一细分业务不仅增速远超整体,且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终端广告投放,直接推动公司利润结构向高质量转型。

从客户结构看,嘉士伯、IF、柠檬共和国、大众汽车等品牌深度参与,验证了其AI互动解决方案在食品饮料、日用品、汽车等强体验品类中的适配性。而“一机一策、一品一戏”的定制能力,构筑了短期难以被复制的服务壁垒。

场景延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出海试水娱乐赛道

除营销场景外,趣致已在阿联酋迪拜试点“AI室内娱乐空间”,整合AI数字人、全息投影与体感交互,探索AI在娱乐消费场景的变现路径。尽管尚处早期,但此举释放明确信号:公司正从“AI+营销”向“AI+泛消费场景”拓展,潜在TAM(可触达市场)大幅扩容。考虑到海外娱乐科技市场对沉浸式体验接受度高、ARPU值更高,若模式跑通,有望成为新的估值催化剂。

短期看,趣致的AI互动终端已实现规模化商业闭环,高毛利增值服务占比提升将持续优化利润表;中长期看,其从营销向娱乐、零售等多元消费场景延伸的能力,将决定估值天花板。

当前市场或仍以传统营销服务商视角对其进行定价,但随着AI数据服务能力与跨场景复制能力进一步验证,存在估值重塑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其季度增值服务收入占比、海外试点进展及客户LTV(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变化等核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