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微网络(SH603039)$ ,目前第二重仓的就是泛微网络,他是最近操作得最为成功的一只股票,几乎是在本轮上涨前的最低点重仓买入。
最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泛微网络的详细研报,但发现大家都不太喜欢过于详细的研究分析文章,所以这里只写核心逻辑和主要观点。
我现在选择AI应用股的第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所处的赛道能否容易实现AI化,AI化能否创造较大的应用价值。
泛微网络所处的协调管理软件是我认为最容易被AI重塑和最可能近期落地的细分赛道之一。
管理决策方面的AI化又是我认为未来最具经济价值的AI应用领域之一。
第二个关键要素是企业能否ALL IN AI并付诸大力投入和坚决行动。
泛微网络在这方面是做得最为坚决的AI办公类企业,无论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还是在国内几十个城市开展专题展示和招商合作。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企业的生态卡位,即企业原有的市场,业务和数据基础。
这个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与同行的AI转型竞争中的领先优势。
无论是排名第一的市场占有率,还是8万多家政企客户的市场基础,又或是原有业务中积累的庞大数据和行业Know How,无不显示着泛微网络是行业中最有可能的转型赢家。
以前我非常看重这个方面,甚至认为是排第一的关键要素,但深入研究过美股的几家成功的AI应用企业后,我发现这个要素远不及前面两点。
所谓的数据,平台与生态优势,这些都可以在业务转型或升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
而原有业务的市场基础往往还会成为企业转型的一种束缚。
但关键还得看企业转型的决心和魄力,这点在泛微网络身上还是表现得比较好的。
第四个关键要素是AI化的专业能力,包括技术实力,项目实施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以前我很看重企业的技术基因和研发能力,后来发现AI应用企业的技术能力并非越强越好,而是够用就可以,不必过份注重。
包括企业原有的AI技术基因,本质上和原有业务的市场基础一样,都会是转型过程中的一把双刃剑。
AI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会对各行各业原来的价值创造方式造成巨大的破坏,企业原有业务的技术优势越大,被AI破坏得就越彻底。
相对技术能力,我更看重项目实施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后者。
在下游各行各业中,AI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技术和工具,对所以企业几乎都是平权的。所谓的技术领先企业,所拥有的不过只是一种先发优势而已。
先发企业要成为最后的赢家,只有依靠其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别人还在观望时,他已经ALL IN;别人开始尝试时,他已经不惜一切代价跑马圈地,占领市场。
这点就是我最看好泛微网络的地方,市场开拓能力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