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好$华宇软件(SZ300271)$ ,先得把压在他身上的两堆烂稻草挪开,才能去审视其转型AI的资源与禀赋。
第一是业绩超烂
企业整体的营收从21年高点时的57.52亿,直接下滑到2024年的16.29亿,萎缩了超过7成。
2025年一季度有站稳回升的苗头,但按半年报披露的营收中值计算,依然没能止住下滑的势头,最多只能是初步站稳。
扣非净利润更是连年大幅亏损,22年和23年的亏损更是超过1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的影响,过往三年每年的实际亏损依然在5亿左右。
唯一的看点是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在大幅收窄。
产品销售毛利润一直维持在20%-30%的水平,显示公司的产品附加价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好在公司整体的销售毛利润率近三年来在不断提升,25年上半年将继续保持提升的势头。
分开成三条业务线来看,法律科技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从21年的29.52亿下滑到24年的9.72亿,只剩下个零头。
政企信息化业务,从21年的23.87亿下滑到24年的3.33亿,连零头都不到了;教育信息化业务也是有所下滑,但幅度没有前两者那么吓人。
更为令人不安的是,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的业务收入极大概率还会继续下滑,因为公司的业务再次经历黑天鹅事件的冲击。
所以大多数侧重财务报表和业务数据分析的投资者会对这家业绩这么烂的企业果断取关。
第二是黑天鹅频现
2025年6月,军队采购网公布处罚公告,对华宇软件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宇信息在2018年的产品采购中被发现的串标行为进行处罚,公司未来三年将失去军队系统的投标资格。
这意味着华宇软件从2025年下半年起的涉军业务将直接归零。
而军队系统向来是华宇软件的大客户,其直接影响将会让华宇软件的营业收入每年减少3-4亿元,法律科技业务将占损失的大部份,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如果你觉得军队禁入还是暂时的,影响不大,甚至是可能有办法变通的,那么下面这件事的影响绝对是深远且重大的。
2023年6月,公司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邵学因行贿罪被判刑2年半(从被留置调查算起,于2023年9月结束)。
邵学是公司的创始人,第一大股东,公司的绝对灵魂人物,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创立华宇软件前一直担任清华紫光集团软件部门的总经理,在软件行业资历深厚,资源丰富。
他的经历和资源,奠定了华宇软件的基本风格,靠深厚的政商关系推动业务发展,这也为公司后来的业绩下滑和类似的黑天鹅频出埋下伏笔。
从2022年起,邵学已经辞去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表面上不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但其应该还是公司的实际掌舵人,只是台前幕后的身份转变而已。
邵学的定罪判刑,直接宣布公司过往依靠深厚政商关系推动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法律和政务信息化业务的营业收入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
邵学此前一直在谋划的教育信息化业务的分割和独立上市正式终止,超过15亿的商誉成为公司的一大包袱,留待后续年份逐渐消化。
这就是压在华宇软件这家公司面上的两堆烂稻草,不把他们拿出来分析清楚,是很难对这家上市公司在转型AI应用方面的价值进行客观审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