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第二件事就是中国停止采购必和必拓的铁矿石。
原因一是支付方式的分歧,中方坚持用人民币而非美元支付;二是价格问题。
结合中国一直在加大与巴西淡水河谷的合作,以及中资深度持股的非洲西芒渡铁矿的近期投产来看。
中国正在大力重置钢铁产业的利益格局,抢夺产业的定价权,这应该是国内产业反内卷的一个关键环节。
以前看过一个视频,里面讲到中国钢铁几乎全行业都在亏损,即使近几年好一点,生产一吨钢铁的利润只有20多块。
而上游铁矿石三大巨头每挖出一吨铁矿石原料的利润将近200元。
而中国是全球铁矿石消费的最大客户,一家就占据了超过70%的采购量。
我国的整个钢铁行业几乎都在为上游的三巨头打工,所以才有了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集合大部分国企和民企的订单,与三巨头统一谈判,利用规模优势压低价格。
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国内市场的这次反内卷,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拿上游开刀,重塑产业的利益分配格局,保障国内企业的合理利润。
中国的制造业要谋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新定位,利用技术和产业优势获取更大的利益格局。
依托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在上游原料和下游市场两方面的突围,才是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出去卷死别人才是正道。
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太快,但是必然的方向,这是一个新兴强国的国力和军力不断膨胀的必然结果,大家拭目以待。
试想想,未来上游三巨头将其铁矿石原料利润的三成让渡出来,我们钢铁企业的利润就会提升三倍,这不比咋们内部怎么卷怎么扣强多了吗?
结合这两件事来看,既然中国不是传统的消费导向型国家,而更多是偏向生产制造导向,那么依托强大国力,军力,科技实力走出去,下游拿下更多新兴国家的市场,上游抢夺资源定价权,中游利用产业优势卷死竞争对手不才是最好的发展策略吗?
这或许才是国内上市公司不断提升自身利润和估值,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慢牛长牛的另一个潜在逻辑,与科技革命一样充实的宏大叙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