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直捣黄龙止
 · 河南  

$淳中科技(SH603516)$ $英维克(SZ002837)$ $迅雷(XNET)$
前面我低位挖掘的伊戈尔环旭电子都涨幅了20%,现在继续推进低位挖掘的宁波建工,把低位挖掘推行到底!!!!
宁波建工(601789):中经云引领液冷、量子与磁光电存储技术革新,打造数字基建新标杆
数字经济与“双碳”战略双重驱动下,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正面临能耗、安全与存储效率的三大挑战。宁波建工通过其控股的中经云数据存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经云”),在液冷技术、量子通信及磁光电存储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成为国内数据中心绿色化、安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标杆企业。本文将从技术优势、产业布局及市场前景三方面,解析宁波建工在三大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增长潜力。
______
一、液冷技术:引领数据中心能效革命,PUE值低至1.2以下
技术优势
液冷技术通过液体高导热特性,显著提升散热效率,降低能耗。与传统风冷相比,液冷可将PUE(能源使用效率)从1.4-1.6降至1.15-1.35,单机柜功率密度支持20kW以上,满足AI算力等高密度场景需求。中经云的液冷方案采用冷板式技术,通过铜铝导热腔体精准调控芯片温度,同时结合自然冷源(如冷却塔),实现全年低能耗运行,整机能耗降低约5%。
产业化进展
中经云的液冷技术已应用于北京亦庄数据中心(1万+机柜)和上海金山数据中心(规划5000机柜),服务阿里腾讯等头部客户。2024年,中经云中标中国移动北京数据中心传输资源租赁项目,液冷技术成为其竞标核心优势。据测算,液冷方案可使中经云数据中心年节省电费超千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2.2年。
______
二、量子技术: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构建国家级量子通信网络
战略合作与技术突破
中经云与国盾量子成立合资公司“中经量通”,推动量子加密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双方联合研发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已在北京亦庄数据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之间完成部署,实现数据传输的“无条件安全”。2024年,中经云参与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项目通过验收,成为长三角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节点。
商业化前景
量子通信技术可满足政务、金融等领域对高安全数据存储的需求。中经云计划2025年前建成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的量子加密数据中心集群,预计市场规模超百亿元。目前,中经云已为某省级政务云提供量子加密存储服务,单项目合同金额达2.3亿元。
______
三、磁光电存储:颠覆传统存储架构,打造冷数据存储新范式
技术亮点
中经云首创超融合光磁混合存储架构,将蓝光存储介质(寿命100年)与磁电存储结合,实现冷热数据智能分层:
冷数据(访问频率低):采用蓝光存储,单盘容量1.2PB,能耗仅为传统磁带的1/5;
热数据(高频访问):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动态调度至磁电存储,响应速度提升10倍。
产业化与政策红利
中经云的磁光电存储技术已通过国家档案馆认证,应用于国家信息中心生态数据中心及多个省级政务云项目。2024年,中经云中标贵州“东数西算”工程冷数据存储项目,合同金额达8亿元。随着《数据安全法》与《数据二十条》落地,冷数据存储需求激增,中经云有望抢占千亿级市场。
______
四、综合竞争力与市场预期
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
宁波建工依托国资背景(持股中经云32.37%),整合建筑施工与数字基建能力:
基建赋能: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EPC总包服务,降低建设成本20%以上;
技术协同:中经云与华为、阿里云合作,推动液冷与磁光电存储技术标准化。
估值潜力
当前中经云估值约150亿元(含数据资产),宁波建工持股对应价值约48亿元,而公司市值仅59亿元,存在显著低估。若中经云独立上市或数据资产入表政策落地,宁波建工估值有望修复至100亿元以上。
______
结语:数字基建浪潮下的“技术+资源”双龙头
宁波建工通过中经云在液冷、量子与磁光电存储领域的技术突破,已从传统建筑商转型为数字基建综合服务商。在政策红利与算力需求爆发背景下,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壁垒与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绿色化与安全化的引领者。短期看,中经云订单放量将催化业绩;中长期看,量子通信与数据资产变现或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建议关注政策催化与技术商业化进展,把握估值修复机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