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实验室6英寸磷化铟突破:国产替代加速,A股产业链迎爆发机遇

用户头像
直捣黄龙止
 · 河南  

$三安光电(SH600703)$ $云南锗业(SZ002428)$ $四川长虹(SH600839)$

涨起来的大哥就不介绍了,说一个板块低位的正宗遗珠吧。。豫光金铅详细逻辑如下:缺点是公司业绩太好。。研发投入巨大!!!


九峰山实验室6英寸磷化铟突破:国产替代加速,A股产业链迎爆发机遇

一、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成本直降30%

九峰山实验室于2025年8月宣布成功攻克6英寸磷化铟(InP)基PIN结构探测器和FP结构激光器外延生长工艺,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国首次在大尺寸磷化铟材料制备领域实现从核心装备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协同应用,标志着国产光芯片成本将从3英寸工艺的100%降至60%-70%。

技术意义:

成本革命:6英寸晶圆面积是3英寸的4倍,单颗芯片成本下降30%-40%,推动光模块、激光雷达等下游应用规模化普及。

供应链自主:此前磷化铟外延设备、材料被日本住友、美国AXT垄断,此次突破实现从衬底到器件全链路国产化。

______

二、产业链受益标的:从材料到应用的黄金赛道

1. 材料端:高纯金属与衬底龙头

云南锗业(002428):

核心优势:控股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是国内唯一量产6英寸磷化铟衬底的企业,纯度达99.9999%(6N级),已通过华为、中际旭创认证。

产能规划:2025年底6英寸衬底产能将达10万片/年,预计贡献营收超5亿元。

催化因素:九峰山实验室技术突破加速其6英寸产品量产,华为哈勃战略入股强化产业链协同。

豫光金铅(600531):

高纯铟突破:公司7N高纯铟(纯度99.99999%)已进入试产阶段,预计2025年8月量产,成为磷化铟衬底关键原材料供应商。

技术壁垒:7N级高纯铟需将杂质浓度控制在0.1ppb以下,打破日本住友垄断,成本仅为进口的50%-60%。

市场空间:2027年全球磷化铟市场规模将达56亿美元,公司有望切入华为、Luminar等供应链。

2. 器件端:光芯片与模块龙头

源杰科技(688498):

核心产品:国内唯一量产25G/100G磷化铟EML激光器芯片,适配1.6T光模块需求,毛利率超60%。

订单爆发:2025年Q2来自英伟达的收入占比达18%,订单排期至2026年Q1。

光迅科技(002281):

全产业链能力:覆盖2.5G至50G磷化铟光芯片,华为液冷服务器核心供应商,2025年Q2光芯片收入同比增140%。

3. 设备与配套:国产替代延伸

中微公司(688012):MOCVD设备用于磷化铟外延生长,技术突破带动设备需求。

凯德石英(835179):供应通美晶体6英寸产线石英器件,受益扩产潮。

______

三、市场前景:千亿赛道加速启航

需求爆发:

光通信:AI算力驱动1.6T光模块迭代,单模块磷化铟用量是800G的3倍,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56亿美元(CAGR 14%)。

激光雷达:L3+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1550nm激光雷达单颗需10-20g磷化铟,2027年车载市场达12亿美元。

国产替代空间:

当前国产化率不足20%,九峰山实验室技术突破后,2025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50%,催生千亿级增量市场。

______

四、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硅光集成技术可能对磷化铟形成替代(当前渗透率15%)。

原材料波动:铟金属价格受铅锌矿开采影响,若全球铅锌产能下降,成本端承压。

客户集中度:云南锗业源杰科技前五大客户占比超50%,订单波动影响业绩。

______

五、投资策略:把握三条主线

材料龙头:云南锗业(衬底)、豫光金铅(高纯铟)受益于上游稀缺性。

器件龙头:源杰科技(激光器芯片)、光迅科技(模块)受益技术降本放量。

设备配套:中微公司(MOCVD)、凯德石英(石英器件)弹性较大。

重点关注:九峰山实验室技术落地进度、华为全连接大会(9月21日)订单释放信号。

______

结语

九峰山实验室的6英寸磷化铟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迈入全球第一梯队。从高纯材料到光芯片制造,A股产业链已形成完整生态。短期看,云南锗业豫光金铅等上游材料企业将率先兑现业绩;中长期,光通信、激光雷达等下游应用将打开万亿市场空间。建议投资者聚焦技术壁垒高、客户卡位深的龙头标的,共享国产替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