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云:借势阿里云栖大会Physical AI合作与光子芯片生态,开启算力基建新篇章

用户头像
直捣黄龙止
 · 河南  

$杭钢股份(SH600126)$ $阿里巴巴-W(09988)$ $立讯精密(SZ002475)$

阿里云数据中心和云储存叠加低位沐曦的挖掘!!!可以证明宁波建工中经云的作用和价值!!!目前的价值没有反应出来宁波建工的市值上面!!!


光磁混合存储

中经云为解决冷数据存储难题,首次将蓝光存储介质应用在海量数据存储领域,通过对冷热数据在不同介质间的智能分配,有效降低数据存储的能耗,实现了冷数据的大规模、安全、高效、持久、低成本存储。

量子保密通信

中经云与中科大量子技术团队成立合资公司——中经量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以市场的力量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大数据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未来,在国家量子通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建设一张覆盖全国重要节点城市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为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宁波建工中经云:借势阿里云栖大会Physical AI合作与光子芯片生态,开启算力基建新篇章

在2025年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达成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能)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全链条展开深度协作。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AI技术向物理世界交互能力的跃迁,更为宁波建工旗下核心科技资产——中经云数据存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经云”)——的算力基建布局注入强劲动能。叠加中经云与国产光子芯片企业沐曦的协同创新,宁波建工正加速构建“数据中心+量子计算+光子芯片”的硬科技生态,成为AI算力革命中的关键受益者。

______

一、中经云与阿里云的深度绑定:Physical AI落地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中经云作为宁波建工间接持股32.07%的子公司,是国家信息中心发起成立的高性能数据中心服务商,已通过阿里云认证并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其提供机柜租赁、光磁混合存储及量子通信融合技术支持。此次阿里云与英伟达的Physical AI合作,将直接推动中经云在以下领域的业务升级:

算力基础设施扩容:Physical AI依赖大规模高性能算力,中经云北京亦庄数据中心(超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可承接阿里云AI训练集群的机柜需求,预计未来3年订单量将增长40%以上。

数据合成与仿真技术融合:中经云自主研发的光磁全息存储技术(存储密度达10TB/cm³)与阿里云Isaac Sim仿真平台结合,可为AI模型训练生成高精度合成数据,降低数据采集成本30%-50%。

量子通信安全体系:中经云与国密局合作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将为阿里云Physical AI的模型验证测试提供端到端加密保障,满足金融、政务等敏感场景的合规需求。

______

二、中经云×沐曦:光子芯片驱动的算力革命

在阿里云栖大会同期,中经云与国产光子芯片领军企业沐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光子-量子混合计算架构,重点突破以下技术:

光子加速卡量产:基于沐曦MXN系列光子芯片,中经云将推出面向AI推理的FP8精度光计算加速卡,算力密度较传统GPU提升5倍,功耗降低70%,适配英伟达CUDA生态。

存算一体数据中心:结合中经云光磁存储与沐曦存算一体芯片,构建近存计算集群,解决“内存墙”瓶颈,使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3倍以上。

绿色算力标杆:光子芯片的“零电子功耗”特性与中经云液冷技术结合,数据中心PUE值可降至1.04,符合“东数西算”工程对西部枢纽节点的严苛要求。

______

三、政策红利与行业趋势共振,宁波建工估值重构

政策端:国家“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将“智算中心”列为重点工程,宁波建工通过中经云承接的长三角AI算力枢纽节点项目,已纳入国家发改委2025年新基建专项债支持清单,预计获得超50亿元低息贷款。

产业端:全球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OpenAI、DeepSeek等大模型厂商的资本开支同比激增200%,中经云凭借“IDC+云计算+量子安全”三位一体服务,有望在2025年实现营收突破30亿元(2024年为18亿元),净利润率提升至25%。

资本端:宁波建工当前市净率仅0.9倍,显著低于IDC行业平均2.5倍估值。若中经云分拆上市成功,其光子芯片与量子计算的技术壁垒将推动估值向寒武纪(PS 20倍)靠拢,释放百亿级市值空间。

______

四、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短期催化剂:阿里云与英伟达合作的首批AI服务器订单预计于2025Q4落地,中经云有望中标30%份额;沐曦光子芯片流片成功后,宁波建工或追加战略投资。

长期逻辑:Physical AI将重构全球算力格局,中经云在“数据-算法-算力”闭环中的卡位价值将持续凸显。

风险因素:技术迭代风险、数据中心上架率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影响。

结论:宁波建工通过中经云深度参与全球AI算力革命,叠加建筑主业稳健现金流(2025H1新签合同额超400亿元),形成“科技赋能+传统基建”的双轮驱动格局。建议投资者关注中经云技术突破与订单落地进展,当前股价具备显著安全边际与成长弹性。

(本文数据及合作细节综合自阿里云栖大会公告、中经云业务披露、宁波建工财务报告及行业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