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迎接轰轰烈烈的电力股10年大牛市.

用户头像
多思考少操作
 · 广东  

让我们迎接轰轰烈烈的火电股翻番大牛市!

综合各位老师的观点汇总形成,没有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允许转发转载。$华润电力(00836)$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 $华电国际(SH600027)$ @王利群Alex @爱投资的小人书

新的容量电价机制完善,国家终于健全了的政策保基本、市场竞争为主体电价形成机制,如同改革开放一般,理顺市场运行机制,将有效激发行业发展潜力,奠定良好行业运行根基。在此背景下,火电行业的运营底层逻辑已完全不同,强周期性特征已经完全改变,成为旱有保底,涝能增收,国家兜底,上限更高的公用事业股。两年三倍的逻辑越来越清晰,并逐步得到一一验证。金融市场反映的滞后,提供了充分极好的的买入时机,夯实底部根基,有利于长远稳健上涨。

一、电价形成机制改变,让电力股的运行逻辑焕然一新,火电股的强周期特征得到扭转

(一)容量电价的落实,确立了火电成为应急和调峰能源的公共资源属性,保证了固定成本的收回方式。 最大最便宜的储能就是火电气电,煤场的煤、气罐的气,储存的能量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远远胜过电化学,储能体量上更是其他方式无可比拟。在容量电价落实后,即使火电整个年度备而不用,一年不发电,亏损也有限,不用大幅计提。

(二)在新的电价机制下,优先使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只有调峰调频补缺时段使用火电,不赚钱就不发,完全可以有效转移煤价风险。同时,即使在普遍时段,火电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容量电价回报,火电报价成本只有燃料成本,燃料成本只有0.15-0.25元,完全可以和高成本的新能源竞争。此外,火电出力大幅下降,对煤的需求大幅下降,也使用煤价难上大幅上涨,有利于煤价稳定在合理区间。

二、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了电力增长是永无上限的行业

(一)AI发展的能源的需求增量。所谓AI的尽头是能源。(略)

(二)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居民用电需求还有空间。(略)多数人家还是省吃简用,夏天舍不得开空调,冬天南方家庭基本都没有空调或暖气。

(三)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能源的替代的进程还在加速。

(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对能源出力代替人力的,提高效率过程。在自动、智能化改造中中国生产能力和能源消耗还将增加。

三、优秀的财务状况和国有资本经营考核机制的变化,让电力股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决定了其将成为保险资金和养老基本等长期大资本的基础底仓。

(一)电力股强大现金流和极高财务杠杆,决定了电力股较长时间内将享受超额收益。强大的现金流,目前主要是继续扩张,发展新能源,如果减少投资,立即就可以大幅减少借款,降低财务费用。如华能电力,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就达307亿元,约占市值的三分之一;负债3836亿元,加上永续债800亿元,实际负债4636亿元,实际股东权益才600亿元,近10倍杠杆。2025年上半年利息费用支出35亿元,这都是将来要转化为利润的。

(二)稳定的分红。国有资本考核近年明显更加注重利润率等指标,也是提倡现金分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求不低于30%。华电等公司章程明确分红每年不低于50%。历史来看,分红率一直不低。

(三)稳健的成长。每年大量的在建项目,目前仍抢项目做大规模,将来的存量项目都将带来合理的回报。2025年上半年华能投资现金流出224亿元。

(四)回归合理的估值。稳定收益率的公用事业股,合理估值应在15-20倍市盈率。目前国债券收益率仅2%左右。近五年,电力股其实一直在缓慢上涨,但估值极低。主要是基金经理们还没有认识到火电股已经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目前社保基金等大资本几乎都没有进入,保险资金也极少。当有基金经理们充分认识到电力的投资价值时,或将引发今天AI、芯片、创新药类似的抢筹行情。两年三倍可期!

以华能为例,根据小爱老师估算,华能2027年利润可达220亿元,60%分红,132亿元,除以156亿股本,每股分红0.85元,按股息率5%倒算股价应该在17元以上,加上近两年分红0.85元(0.3+0.5)*80%(扣红利税),简单算为17.7元。现价5.4元港币,折约4.9元。上涨261%,两年近3倍。

让我们躺着、笑着数钱吧!

风险提示:1.长远目标与短期现实的矛盾。容量电价2027年才全额落实,期间仍竞价上网,存在电力供过求竞争激烈,以及阶段性不能转移煤炭成本的风险。各省政策也在存一定灵活性

2.容量电价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实,或政策性的稳定性仍需观察。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需要较低的电价成本,不支持高电价政策。

3.内卷式竞争得不到遏制。要相信党相信政府的力量。

利益申报:本人持有电力股,并可能从电力股上涨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