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特(SH688686)$ 曾经被誉为机器人的眼睛,奥比中光已经新高,你也从底部慢慢走出来了,看好
一、核心技术与产品体系
1. 硬件产品矩阵
奥普特构建了覆盖工业相机、镜头、光源、3D传感器等全链条的硬件体系。例如,OPT-SCB1-C023G-L25工业相机采用全局快门CMOS传感器,分辨率达1920x1080,支持TCP/IP、Modbus等多种通讯协议,内置深度学习读码算法和OCR预训练模型,可高效读取各类条码及字符。其镜头产品覆盖FA定焦、线扫、远心等类型,适配精密测量、缺陷检测等场景。
2. AI与算法能力
结合深度学习与传统视觉算法,奥普特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视觉平台。例如,在锂电池极耳检测中,通过2D视觉算法定位电芯主体,再利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功能提取缺陷特征,实现零漏报。其云版深度学习平台DeepVision3与智能软件Smart3集成,降低了AI技术使用门槛,支持小样本学习和迁移学习,缩短项目部署周期。
3. 多技术融合方案
针对复杂工业场景,奥普特推出“视觉+传感+运控”多合一系统。例如,极片毛刺检测方案中,传感器实时监测极片偏移,带动电机调节相机位置,结合2100万像素高速相机与CXP接口,实现120米/分钟产线的微米级精度检测。在电芯六面检中,融合3D表面缺陷检测、分频技术及深度学习,一次扫描即可完成多种材质的高精度检测。
二、典型应用场景
1. 新能源制造
覆盖锂电池生产全工序:极片分条机中,采用CXP面阵相机与高角度打光,检测精度达7μm;极耳焊接段通过2D与深度学习组合实现零漏检;电芯蓝膜检测融合3D、分频技术,可识别划痕、气泡等细微瑕疵。此外,其3D测厚方案通过上下对扫模式,实现硅片厚度的连续动态测量。
2. 3C电子与半导体
在PCB检测中,1.51亿像素浮动对焦镜头搭配AI算法,可快速识别微小缺陷;连接器PIN针检测方案利用3D成像技术,实现断针、少针等缺陷的高效识别。针对硅片镀膜后的外观检测,采用红外光源穿透薄膜干扰,清晰呈现缺陷特征。
3. 机器人智能化升级
奥普特的视觉技术已渗透至具身智能领域。2025年产品发布会上,其展示了多场景视觉工作站,涵盖汽车、医疗、半导体等领域,并提出“工业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双轨道战略,通过视觉系统为机器人提供导航、抓取及环境交互能力。
三、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1. 国内领军企业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奥普特服务全球15,000余家客户,包括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其产品已进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3C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市占率位居前列。2025年广东省省长调研时,对其技术领先性及产业带动力给予高度认可。
2. 技术壁垒与创新
公司累计获得640余项专利,研发人员占比超40%。其技术优势体现在高精度光学设计(如动态范围71.4dB的工业相机)、复杂场景算法(如高动态3D成像)及快速定制能力(30,000+非标设计案例)。
3. 市场动态与战略布局
2025年,奥普特加速拓展机器人、汽车智能化等新兴赛道,通过收购东莞泰莱控股深化“视觉·传感·运控+AI”生态闭环。其股价在2025年8月达113.06元,总市值138.20亿元,展现资本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四、行业价值与未来方向
奥普特的“机器人之眼”不仅提升了工业生产的精度与效率,更推动了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例如,在锂电行业,其方案帮助头部企业将检测速度提升至30PPM,同时降低误判率。未来,公司将聚焦3D视觉、工业AI大模型等前沿领域,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场景的应用边界。凭借全栈技术能力与全球化服务网络,奥普特正从机器视觉供应商向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综合服务商升级,持续定义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