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IPO:资本的故事或能激励行业发展

用户头像
中时财经
 · 北京  

中时财经原创出品

记者:张丽敏

编辑:周雪松

制图:乔寒云

农业电商也要洋气了。

日前,一亩田集团(以下简称“一亩田”)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红鲱鱼版招股书。

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透露,此前预计7月底以“YMT”为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是真实的,但截至发稿,还未听到敲钟消息。

据悉,一亩田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452.2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区间为每股4.100美元至5.00美元,承销商另享有67.83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由此可以算出,挂牌之后一亩田可以募集大约2600万美元。

只是就业内整体来看,包括一亩田在内,都还处于亏损状态,那么上市会给一亩田乃至整个行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01 资本故事能否打动投资者?

按照一亩田方面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最初的定位为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在招股书披露的定位则是以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B2B产销对接,主要用户为产地农产品经纪人及销地批发商、商超、电商等各类大宗农产品买家。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一亩田是在发展过程中发现,结合农业生产分散、产品非标准化等特性,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在我国来说更符合实际需求。

据悉,农业以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98%以上的农户经营全国70%以上的土地,人均耕地仅0.5英亩,需要经纪人连接农户与买家,扮演“找货”“做货”的服务角色。

“当然上市也需要新的资本故事打动投资人。”其说。

这到底能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逻辑与产品市场不同,科技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主要受到关注的是前景和增长潜力,在这方面定位好,上市就比较容易。

据悉,一亩田目前在农业经纪人方面的业务收入在2024年录得1.6亿元。

而对于选择此时上市的原因,记者并未获得回复。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李建华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称,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传统的农业种植、销售、流通等环节处于深刻变革中,与此同时,国家系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将推动我国农业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一亩田经过十多年沉淀和积累此次上市正逢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恰逢其时。

除此之外,上市后钱怎么花也事关重要,毕竟能不能可持续发展,这笔钱有着决定性作用。

“上市资金可以花在提高平台效率、响应更快、服务更便利,并开拓更多客户上。” 周清杰建议,面对国内这么庞大的农产品市场,可以进行补贴用户实现快速的市场扩张,提升企业壁垒。

李建华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意见,他认为,其一,可以用于通过大数据、AI技术提升平台功能,优化用户体验,改善供需匹配拉动平台效率和效益。

其二,加强“沃来采”供应链建设。从招股书看,这也是目前一亩田的战略业务,像城市端的链家一样,通过完善更加专业的经纪服务流程、产地冷链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扩张相关业务。

其三,用于市场拓展,让平台扩大服务范围,覆盖更多农业产区或消费市场。

02 第一股有利于改善行业亏损现况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一亩田上市成功就是我国农业电商上市的第一股,但不能忽略其还处在亏损的现况中。

来自招股书的信息,一亩田在2022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56亿元人民币、1.88亿元人民币、1.61亿元人民币,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人民币、-1.06亿元人民币、-3494.10万元人民币。

而对于亏损收窄,一亩田给出的理由是公司业务扩张受阻后,缩减各项支出。

2024年,数字农业商贸服务的短视频功能被禁用,导致月活跃用户和业务转化率下降,该业务期内收入下降了10.7%;同时,其他数字农业解决方案的收入因为政府相关项目的减少大降47.5%至870万元。

也就是说,一亩田的盈利能力还有待加强,但事实上,亏损并不是一亩田自己独有情况,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5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就提出农产品电商同质化问题仍然严重,以低价为主要竞争模式,且价格内卷十分严重,导致许多企业亏损倒闭,导致许多电商平台昙花一现。

对于包括一亩田在内的涉农电商要如何克服盈利困难,李建华认为,这类电商平台企业一定要加大与特色产业的地方政府合作,特别是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深度绑定,推动农产品种植、采摘、分拣等环节标准化,建立品质和品牌意识,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须整合上下游资源,建立高效的冷链和仓储网络,降低物流和中间环节成本,减少损耗;此外要聚焦垂直领域,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产品,通过提供农资服务、农业金融、技术指导等增值服务,增加黏性,避免同质化竞争。

一亩田CEO邓锦宏,资料显示他以前在百度工作过,事实上,他可以发挥科技公司的基因,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化上发挥优势,包括北京新发地、深圳、上海等著名农产品批发市场其实也在做电子商务,但可能他们并不擅长,影响力有限,如果一亩田能将国内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基础设施网络化,并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技术交易便利,那么利用优势实现盈利还能更容易一些。”周清杰说。

不过,一亩田上市也是农业电商迈出的一大步,小到为自己的发展获取更多的资金,大到有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周清杰表示,一亩田上市后会鼓励在同一赛道上的其他友商有信心尽快发展,国内的农业市场足够大,容纳10家、20家龙头或者“巨牛”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李建华则觉得,在四个方面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农业电商领域,聚焦大浪淘沙后的优质数字农业企业,促进行业整体发展;资金和技术资源的引入有助于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上市案例可能增强其他农业电商企业坚守的信心,推动更多企业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合规要求,推动农业电商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运营。

理性|客观|独到

总监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监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出品人丨王松才

主编丨周雪松 副主编丨张丽敏 李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