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龙

用户头像
读书匠老张
 · 黑龙江  

马应龙的治痔类产品是利润主要来源,2024年该业务营收占比达42.69% 。尽管其在痔疮药零售市场占据42.55%的份额 ,但痔疮药市场规模本身相对较小,2022年我国痔疮用药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 。而且随着专利到期,如麝香痔疮膏专利于2022年失效,正大天晴、荣昌制药等竞品加速抢占市场份额,导致马应龙痔疮药业务增长受到一定限制 。
马应龙大力发展大健康业务,如化妆品、婴童护理品等,但这些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其品牌形象与“痔疮”深度绑定,消费者对其“药妆”属性存在抵触情绪,产品难以摆脱痔疮药的影子。而且大健康业务的产品线同质化严重,缺乏技术壁垒和差异化优势,200余个SKU中,从湿厕纸到婴儿纸尿裤,从眼霜到面膜,难以抵御头部品牌的挤压。
为了促进销售和拓展市场,马应龙的销售费用持续增加。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主要因渠道下沉与终端动销投入加大,费用率攀升至28.45%。较高的销售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利润,导致利润增长幅度受限。
马应龙所需的麝香、牛黄等名贵中药材价格近年来大幅上涨。中国中药协会报告显示,2023年年初到当年7月,常用大宗药材价格上涨,有超过100个常规品种中药材涨幅超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涨幅超200%。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拖累了毛利率,进而影响了利润增长。
马应龙的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核心业务领域表现突出,作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痔疮类药品,毛利率长期维持在高位。例如,2022年其痔疮膏、痔疮栓等核心产品毛利率超过80%,这得益于该领域的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超50%)以及相对稳定的定价能力。
公司整体毛利率虽低于核心产品,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024年数据显示,马应龙整体毛利率约为55%-60%,显著高于医药制造业平均30%-40%的毛利率水平,体现出其在产品竞争力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
高毛利率主要源于核心产品的强品牌力、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以及相对稳定的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模式。
从财务数据来看,马应龙的固定资产占比极低,2020年其长期资本支出低于0.5亿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50亿,其中货币资金达到30亿,占总资产的60%,这表明公司的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占比较大,固定资产等重资产相对较少 。
从业务模式来看,马应龙的医疗服务业务采用轻资产扩张模式,通过“全国百家重点肛肠专科共建计划”,与地县级公立医院联合共建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截至2023年中公司已签约72家诊疗中心。这种模式不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有利于公司快速扩张业务规模,降低经营风险。
马应龙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4.94%,主要原因是炒股亏损、多元化业务投入高但回报低以及主营业务增长放缓 。
2018年,马应龙因持有华大基因股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11亿元,其初始投资成本高达1.58亿元,最终亏损约1.47亿元。此外,公司还因投资其他股票和联营企业产生亏损,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压力。
马应龙在大健康领域,如化妆品、婴童护理品的拓展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例如,其化妆品子公司瞳话2018年营收仅5370万元,净利润不足500万元,且产品单一、推广费用高企,未能形成竞争力。婴童护理业务同样表现不佳,渠道整合和市场竞争压力导致业务增长乏力。
-尽管马应龙在痔疮药品市场仍保持领先,市占率超50%,但该领域市场规模有限,且面临修正、云南白药等竞品挤压,导致治痔类产品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为7.67%。同时,医药流通业务因“两票制”政策调整,收入同比下降49%,进一步影响了整体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