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篇:石油成为避风港

用户头像
听风识潮汐
 · 福建  

当全球资金寻找避风港时,低估值与高股息的能源巨头正成为资金配置的新方向,中国海油西方石油成为首选!
巴菲特持续增持西方石油绝非偶然。作为伯克希尔的重要持仓,西方石油吸引巴菲特的不仅是其在二叠纪盆地的优质页岩油资产,更是其领先的碳管理技术。通过“直接空气捕集”技术,西方石油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这既是对传统业务的赋能,也开创了能源行业转型的新路径。虽然前期并购带来了债务压力,但近期出售化工业务获得的97亿美元,将大幅改善其财务状况,为未来增长打开空间。
与西方石油的战略转型相比,中国海油展现的是另一种稳健。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桶油成本约30美元,位居全球最低行列。这意味着即使在油价波动时,中国海油依然能维持可观的盈利空间。同时,公司坚持高分红政策,近12个月股息率约6%-8%,为投资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回报。
从投资视角看,西方石油更像一部“进攻型武器”,其股价弹性与油价关联度更高,并受益于巴菲特的背书和独特的碳捕集故事。而中国海油则更像一道“坚固防线”,凭借低成本优势和超高股息率,在市场不确定性中构筑起坚实的安全边际。
这两家公司虽然路径不同,但都指向了同一个逻辑:在能源转型的漫长周期中,那些既拥有扎实资产基础,又能通过技术或管理优势持续创造现金流的企业,终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绽放价值。


$中国海油(SH600938)$ $西方石油(OXY)$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