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精密(BJ920914)$ 在固态电池普及浪潮中的“躺赢”逻辑,源于其核心技术壁垒、深度绑定头部客户、产能先发布局及固态电池材料体系颠覆带来的结构性机遇。以下结合公开信息深度分析其核心优势:
🔋 一、技术卡位:镍基集流体成为固态电池的“刚需”
硫化物路线主导固态电池发展硫化物电解质因
超高离子电导率(接近液态电解质)和
柔性适配硅负极膨胀的特性,成为
宁德时代、
比亚迪、丰田等头部企业的主流选择。
致命痛点:硫化物电解质中的硫离子(S²⁻)会腐蚀传统铜集流体,生成硫化铜(CuS)导致界面失效,大幅降低电池循环寿命。
唯一解决方案:镍基材料(尤其是镍铁合金)表面可形成致密氧化层,隔绝硫腐蚀,同时其高机械强度可抵抗电极体积变化,成为硫化物固态电池的
必选材料。
远航精密的技术壁垒超薄制备能力:已成功开发厚度
5μm的镍铁集流体样品(行业普遍为50-80μm),通过微合金化提升导电性,
技术领先国内同行。
专利护城河:拥有89项专利(含12项发明专利),镍带箔产品镍纯度达99.8%(行业标准99.5%),电导率(1.2×10⁶ S/m)高于行业15%。
工艺升级:激光焊接技术使镍基极耳与固态电解质连接强度提升50%,卷对卷镀膜工艺精度达0.1μm,支撑高能量密度设计。
🤝 二、产业链深度绑定:头部客户的“隐形供应商”
与电池巨头联合研发宁德时代:供应固态电池用镍基极耳,单月超5000万片,占其采购量35%,良率99.6%。
卫蓝新能源: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100Ah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及
无人机用固态电池系统(减重18%)。
比亚迪/国轩高科:定制开发钠离子固态电池集流体,循环寿命提升至2000次;配套
蔚来ET9半固态电池,单车价值量800元。
终端应用场景落地新能源汽车:2025年配套蔚来ET9约10万辆,2026年量产比亚迪全固态电池(镍基用量增40%)。
储能:为三峡集团100MWh固态储能项目提供连接系统,能量密度提升15%。
特种领域:中国航天深空探测电池组件(耐辐射10⁶ Gy)、大疆无人机电池(支持20C放电)。
🏭 三、产能与成本优势:垂直一体化的“护城河”
产能扩张匹配需求爆发宜兴基地:2025Q2投产年产8.35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产线,30%产能专供固态电池结构件。
宁乡基地:AI视觉检测系统将产品不良率从0.3%降至0.1%,满足固态电池对材料一致性的苛刻要求。
垂直一体化降本增效自产镍带箔→精密结构件→系统组件,材料利用率近100%(边角料回炉重熔),显著降低采购与库存成本。
对比同行(如
东方电热、
德福科技),远航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使其在良率、响应速度、定制化能力上具备压倒性优势。
💹 四、市场空间与业绩弹性:从“小巨人”到“大龙头”
固态电池催生百亿新市场东吴证券预测:2030年全固态电池达100GWh,镍铁集流体单GWh用量500吨,单价20-25万元/吨,渗透率50% →
市场空间超50亿元。
远航目标市占率50% → 潜在营收25亿元,净利率10-20% →
利润弹性3-5亿元(2024年净利润仅0.67亿元)。
短期业绩增长确定性强2025H1营收4.86亿元(+25%),股权激励目标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8%/25%/25%。
半固态电池结构件业务2025年预计贡献营收15亿元(占总收入25%)。
⚠️ 五、风险提示
镍价波动:采用“镍价+加工费”模式,电解镍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2024年毛利率15.83%)。
技术迭代风险:若氧化物/聚合物路线突破硫化物瓶颈,或铜箔防腐技术升级,可能削弱镍基需求。
产能投放延迟:宜兴基地投产进度若滞后,可能错失固态电池量产窗口期。
💎 结论:为何“躺赢”?
技术不可替代性:镍铁集流体是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最优解,远航作为国内唯一规模化量产企业,技术壁垒高。
客户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订单锁定需求,降低市场拓展不确定性。
产能与成本优势:垂直一体化+智能化产线,确保在价格竞争中持续获利。
爆发式增长预期:50亿市场空间+50%市占率目标,利润弹性远超当前规模。
📈
投资建议:短期关注宜兴基地投产(2025Q2)及头部客户订单落地,中期看全固态电池量产后镍铁集流体放量。若硫化物路线成为终极方案,远航估值有望向百亿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