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轻视这次利空

用户头像
LTLyra
 · 北京  

传闻美帝打算限制我们生物医药的BD。

这是一个实质性的利空,要小心。

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出现了这个传闻。

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生物医药行业,已经足够强大,甚至强大到触动了对面的核心利益。

对面赖以称霸的基础是什么?核心是他在关键的科技领域保持了领先。这个领先,随着东大在各个领域崛起而逐步弱化。

生物医药这个行业,是两边都定义为核心战略领域的行业。现在,就像以前我们逐步崛起的每一个行业那样,生物医药这个领域开始侵蚀对面的核心利益。所以,招致打压是必然会发生的。

对我们来讲,生物医药这个行业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弱点。就是他不像别的已经崛起或者正在崛起的行业一样,可以完全靠庞大的内部市场完成循环。至今为止,每一个已经崛起的行业,路径都是从国产替代开始,到走向全球。只靠内部这个庞大的市场,就已经能活得很好。但生物医药这个行业不是。原因大家都懂。

我一早就说过,生物医药这个行业的实质,是美国的高药价支撑了全世界的研发支出。

在国内卖药,只能解决活下去的问题,并不能解决活得好的问题。

所以,这个行业就存在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他市场的大头,或者说价值的大头,实际在对面,不受自己掌控。

我们的应对方式是,BD合作,和对面MNC实现利益绑定,让渡权益,完成出海。

在这个行业还比较弱小的时候,零星的BD合作并不会引起对面的警惕。但是,去年以来,我们的生物医药行业正以摧枯拉朽的姿态进入全球视野。

看看新闻报道:

• 《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正在迎来 “DeepSeek 时刻”,意味着中国正从生物制药的 “仿制跟随” 转向 “全球创新”,有望成为全球创新药的核心参与者

•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成果显著,发展优势明显

• CNN认为,和人工智能一样,中国生物技术正在颠覆世界

• 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对外授权,30%的首付金额,50%的数量来自中国

• 来自中国的药,打败了全球药王

我们已经是房间里的大象,不容忽视。

全球大药企都来中国淘金,今年已经蔚然成风。这给对面的biotech,甚至行业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看看这个行业本来的生态,资本市场出钱投资小的biotech,小biotech拿到钱,负责创新和研发,等研发有了结果,小biotech把产品或者自己卖给MNC,资本实现退出,大MNC靠着多年经营掌控的临床和销售的渠道卖药赚钱。靠着高药价,资本实现增值,创新得以延续。

现在的问题是,东大崛起,给这个完美的循环造成了一道裂痕。大MNC开始来中国淘金了。这个事情的本质,成了美帝的高药价支持了东大的创新,同时限制了自己的创新!

对MNC来说,他们觉得很爽,用更少的钱,更快的买到了更好的药,还能高价卖出去,挣更多的钱。但是,背后的代价,是损害了对面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看到外媒的报道,对面两个利益集团出现了对立。

但是,如果站在全局的角度,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果你是西方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联想到中国引领全球的5G技术?你会不会联想到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崛起,把BBA以及一众日本韩国车企打的满地找牙?你会不会联想到看了9.3阅兵,背后发凉的感觉?

传闻出现以后,国内一众卖方都迅速做出回应,基本的论调都是生物医药这个行业涉及伦理道德,这个限制落不了地。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所谓伦理道德,是在正常语境之下的。但现在两边的关系是啥样,我们心里都知道。往大了说,这是新旧秩序的更迭,涉及到了双方的核心利益。如果政治挂帅,伦理道德就要靠边站。

怎么落地,只是战术层面的问题。如果在战略层面被定义为竞争,那就会有无数种落地的方式。不要说什么只能限制自己的公司,岂不是让欧洲的公司得益这样的傻话。你要清楚,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你来我的市场高价卖药,规则我说了算,要补上这种漏洞,太容易了。

有的卖方提起去年生物安全法的不了了之。这完全不是一回事。生物安全法,主要针对了CXO行业。CXO行业,本质是一种外包服务。你仔细琢磨琢磨,啥样的事情会外包?大多都是人力密集型的非核心产业,外包的竞争力来源于成本和效率。所以,CXO行业的本质,对美帝来说,是在不损害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提高了效率,这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事情。就这种情况去年都在反复拉扯。对美帝来说,BD的本质是什么?是核心研发能力的外包!这种事情,小规模,偶尔发生不会怎么样,但现在全世界都来东大淘金了,想想给对面带来的冲击力!任何脑子清醒一点的人,都不会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长期大规模外包。

从两年以前开始看这个行业以来,这个就是我最最担心的风险。这个事情其实早就有苗头了。今年年初,川总就有一个备忘录,核心内容是限制美国资本投资东大的战略新兴产业,生物医药这个行业赫然在列。同时,对面的产业界实际对这个问题一直都有焦虑,早就有东大生物医药行业崛起损害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声音出现。

现在正式被外媒报道出来,说明他们内部已经拉扯过不短的时间了。每个利益主体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孰轻孰重,就是太容易做的决断。

也有声音说,如果对面出这样的政策,我们可以对等反制。反正现在海外MNC在中国卖药的利益远远大于我们在对面的利益。那你想想,对面把华为的设备完全禁掉了,我们为啥没有禁止苹果在国内销售?对面加了高额关税,我们的新能源车一辆都卖不出去,甚至,对自己生产的,使用了宁德时代电池的新能源车,对面收回税收优惠,但为啥我们特别欢迎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国内销售?我们禁掉海外药企在中国销售,除了给自己人民的健康带来损害,有啥其他好处?难道能抑制对面的行业发展?但对面如果禁掉我们,是有实质性好处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谁掌握了最大的市场,谁就有最大的话语权!何况,这根本就不是只考虑经济利益的领域。想想对面为啥禁止在东大销售最先进的AI芯片?这个能赚好多钱的!

还是那句话,如果上升到核心利益的竞争,那就是政治挂帅,不讲道理。

在我看来,这是行业唯一的实质性的利空,但不幸的是,这个利空非常严重,不会轻易散去。既然已经爆了出来,那对面会在这个问题上反复公开拉扯。

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尤其在当前这个整个板块高位,局部泡沫严重的时刻。

从投资的角度,低位利空,可以分析利空入价的程度。但高位利空,大概率是没有入价的。

现在是牛市,可能一时也不会咋样,但如果事情开始慢慢往不利的方向发展,就会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