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经预处理、腌制、搅拌、滚揉等工艺加工后形成的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食品。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及餐饮工业化趋势,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目前,A股市场已形成多家以预制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而港股市场因产业特性,暂无纯预制菜龙头企业,主流食品企业预制菜业务占比相对较低。以下基于公开财报及行业数据,梳理A股预制菜行业前三家上市公司的概况:
一、味知香(605089.SH):A股“预制菜第一股”,聚焦C端半成品菜
公司背景: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江苏苏州,2021年4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首家专注预制菜的上市公司。公司核心定位为“家庭厨房解决方案供应商”,主打即烹、即配类半成品菜。
产品结构:以肉禽类、水产类预制菜为主,产品矩阵包括“味知香”“馔玉”两大品牌。肉禽类产品(如酱牛肉、宫保鸡丁)占比约60%,水产类产品(如酸菜鱼、虾仁)占比约30%,另有少量蔬菜类预制菜。产品主打“免切、免洗、免调味”,适配家庭烹饪场景。
市场地位与渠道:深耕华东地区(尤其江浙沪),通过“加盟+经销”模式覆盖超1600家门店(2023年数据),其中加盟店占比约85%,是C端预制菜领域的头部品牌。2023年华东地区收入占比达92%,正逐步向华南、华北拓展。
财务表现: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2.8%。预制菜业务收入占比超98%,毛利率约28%(2023年)。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标准化能力及C端渠道深耕,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形成强品牌认知。
行业标签:C端预制菜标杆企业,家庭消费场景覆盖能力突出。
二、安井食品(603345.SH):速冻龙头转型预制菜,B端+C端双轮驱动
公司背景: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福建厦门,2017年2月上交所主板上市,原本以速冻火锅料(鱼丸、肉丸)和速冻面米制品为主业,2020年起将预制菜列为核心战略,通过内生孵化(安井小厨)与外延并购(冻品先生)快速布局。
产品结构:预制菜业务覆盖即烹、即热、即配全品类,包括:
- 冻品先生(并购品牌):聚焦即热、即配类,如小龙虾、烤鱼、梅菜扣肉;
- 安井小厨(内生品牌):聚焦即烹类,如小酥肉、荷香糯米鸡;
- 原有速冻火锅料与面米制品协同,形成“速冻+预制菜”双主业。
市场地位与渠道:依托速冻食品积累的B端(餐饮连锁、商超)资源,预制菜快速渗透餐饮端(如小龙虾尾、鱼豆腐供应给火锅店、大排档),同时拓展C端(通过电商、超市)。2023年B端预制菜收入占比约60%,C端约40%,是全国性预制菜企业代表。
财务表现: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5%。预制菜业务收入约35亿元(含冻品先生并表),占总营收25%,毛利率约20%(低于C端品牌,但规模效应显著)。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整合能力(全国10大生产基地)及B端餐饮渠道优势。
行业标签:从速冻龙头向预制菜全品类平台转型,B端优势显著。
三、国联水产(300094.SZ):水产预制菜龙头,聚焦即热/即烹品类
公司背景: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广东湛江,2010年7月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原本以水产初加工(冷冻鱼片、虾仁)为主业,2020年起聚焦预制菜转型,2022年预制菜收入占比超30%,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产品结构:以水产预制菜为核心,覆盖即热、即烹类,代表产品包括:
- 即热类:烤鱼、酸菜鱼、蒜香排骨;
- 即烹类:调味小龙虾、免浆鱼片;
- 轻食类:虾滑、鱼豆腐。2023年,烤鱼系列收入超5亿元,成为单品爆品。
市场地位与渠道:依托湛江水产产业集群优势(中国对虾加工基地),在水产预制菜领域占据先发优势,B端(餐饮连锁、团餐)与C端(电商、超市)同步拓展。2023年B端收入占比约55%(主要客户包括九毛九、半天妖等连锁餐饮),C端约45%(通过抖音、盒马等渠道)。
财务表现: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扭亏为盈(约3000万元)。预制菜业务收入约18亿元,占总营收33%,毛利率约18%(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核心竞争力在于水产原料掌控力(自有养殖基地+全球采购)及大单品打造能力(如烤鱼)。
行业标签:水产预制菜垂直领域龙头,大单品驱动增长。
港股市场:预制菜标的稀缺,主流企业以其他品类为主
港股市场目前暂无以预制菜为主营业务的头部上市公司。主流食品企业中:
- 颐海国际(01579.HK):海底捞关联方,主营火锅底料及中式复合调味料,预制菜(如自热火锅)占比不足5%;
- 周黑鸭(01458.HK):卤制品龙头,预制菜业务处于试水阶段,未形成规模;
- 日清食品(01475.HK):方便食品企业,预制菜与速食面业务协同性有限。
因此,港股市场预制菜投资更多需关注综合食品企业的业务延伸,而非纯预制菜标的。
总结
A股预制菜行业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味知香深耕C端家庭场景,安井食品依托速冻龙头优势布局全渠道,国联水产聚焦水产预制菜垂直赛道。三家企业均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扩张及供应链优化实现增长,而港股市场因产业特性,预制菜标的稀缺。未来,随着行业标准化政策推进(如《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等国家标准出台),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巩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