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研报】国内PCB材料龙头加速布局固态电池材料

用户头像
九方金融研究所
 · 上海  

摘要:规划新增1.5万吨多孔碳和1万吨硅碳产能

看点一、深耕合成树脂行业,大力发展电子及新能源材料。

看点二、酚醛树脂行业集中度持续优化。

看点三、硅碳负极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加速突破。

看点四、高频电子树脂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

看点五、公司加速发展高频高速材料,布局硅碳负极材料。

今天和大家讲解一只PCB树脂+硅碳负极龙头-圣泉集团

正文

看点一、深耕合成树脂行业,大力发展电子及新能源材料。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新材料和生物质新材料、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024年公司1000吨/年PPO树脂产线、100吨/年碳氢树脂、300吨/年多孔碳建成投产。2025年2月1000吨/年多孔碳建成投产,公司计划启动2000吨/年PPO/OPE树脂项目、1000吨/年碳氢树脂项目、1000吨/年双马树脂项目、1000吨/年PEI树脂项目扩产。

2015-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3.25增长至100.2亿元,复合增速为13.04%;2015-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3.87增长至8.68亿元,2015-2024年复合增速为9.39%。

看点二、酚醛树脂行业集中度持续优化。

酚醛树脂是由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经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大类合成树脂。

酚醛树脂特有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它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比如粘附性、耐热性、抗烧蚀性、阻燃性、耐酸性和电绝缘性。

圣泉集团、宇世巨化工、太尔化工、杭摩集团彤程新材在国内酚醛树脂市场份额领先,分别占比27.54%、8.47%、6.35%、5.93%、5.08%

看点三、硅碳负极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加速突破。

硅基负极材料克容量是人造石墨的10倍。硅基负极被视为下一代理想负极材料,未来可逐渐替代传统石墨负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的碳负极材料克容量已经接近理论克容量,提升空间很小,而克容量高达4200mAh/g左右的硅基负极材料能够大幅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被视为未来最有可能大规模应用的新型负极材料。

动力电池领域,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均采用硅碳负极技术,智己汽车L6搭载的半固态电池也选用新一代高比能复合硅碳材料,该材料通过纳米化处理与碳包覆技术,将含硅量提升至15%,能量密度显著提高,推动续航能力提升30%以上。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行业迎来电池容量跨越式升级,大容量电池逐步普及,硅碳负极材料成为核心技术支撑

2019-2024年我国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分别0.39、0.6、1.06、1.7、5.81、6.36万吨,复合增速为74.77%。

看点四、高频电子树脂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

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铜箔、玻纤布、树脂等,分别占比39.88%、26.48%、22.81%

目前电子树脂主要供应商为日本大金、杜邦、旭化成、SABIC、三菱瓦斯(MGC)在内的外资企业以及晋一化工、长春化工在内的台资企业。

看点五、公司加速发展高频高速材料,布局硅碳负极材料。

随着硅碳行业的发展和下游客户的需求,未来3-5年内规划新增1.5万吨多孔碳和1万吨硅碳产能,有效满足消费电子与动力电池领域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

公司不仅着眼于发展M6、M7水平的高频高速树脂,同时还逐步推进M8、M9等超低损耗材料的开发及推广。为保证产业链供需,满足下游CCL/PCB行业在绿色环保(无铅无卤)、轻薄化、高速高频等方面要求,公司积极与电子材料制造企业及终端制造企业配合,联合开发高频高速、高耐热性、高导热性、高可靠性等高性能电子材料。公司计划启动2000吨/年PPO/OPE树脂项目、1000吨/年碳氢树脂项目、1000吨/年双马树脂项目、1000吨/年PEI树脂项目扩产工作,满足国产化自主供应需求。

风险提示:

在建产能进度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参考资料:

20250930-国泰海通证券-圣泉集团-605589-国内合成树脂龙头,布局电子材料、多孔碳及生物质强化产业链协同优势

免责声明:【九方智投-投顾-毕威功-登记编号:A0740623110008;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