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钛集团镍合金项目组在哈氏合金(UNS N10276)宽幅卷带研制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试制出规格为0.6×1000~1219×Cmm、单重超3.5吨的带材,产品性能全面达到ASTM B575标准,满足板式换热器等高端领域需求。这一突破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镍基合金宽幅带材制备技术的空白。
技术突破对宝钛股份的利好直接且深远。宝钛集团持有宝钛股份48.77%的股份,是其控股股东。集团在高温合金领域的技术成果和产业化前景将直接赋能上市公司,助力其抢占高端市场。此类材料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此前完全依赖进口。项目组后续还将完成纯镍、英康乃尔、英康洛依、镍铜合金等全系列宽幅带材的研发推广,打造完整产业链,这不仅为国家解决了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难题,保障了供应链安全,也为宝钛股份打开了长期成长天花板。
此次突破强化了宝钛“钛+镍”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公司不仅是国内钛材龙头(市占率40%),如今在高端镍合金领域也展现出强大技术实力。哈氏合金作为“超级不锈钢”,在新能源(氢能电解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需求旺盛,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强力协同。集团计划将镍基合金年产能从3000吨大幅提升至1.5万吨以上,这将成为驱动未来业绩和市值增长的新引擎。
当前市值严重低估,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宝钛股份当前市值仅150.5亿,市盈率(动)36.62倍,低于小金属行业72.81的平均水平;市净率2.16,远低于行业均值的5.88,估值洼地明显。对比同业,公司拥有年产40000吨铸锭、30000吨加工材的产能基础,目标是跻身世界钛加工业前三。考虑到其技术壁垒、国产替代的紧迫性以及全球市场竞争力,宝钛股份的市值增长拥有扎实的业绩支撑,重估之旅刚刚开始。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