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子公司在西藏补税的有哪几个?

用户头像
东方久久
 · 山西  

根据公开信息,近年来确实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在西藏地区出现了补税的情况。我来为你梳理一下相关的案例和信息。

一、广誉远(600771.SH):控股子公司西藏广誉远药业有限公司

2025 年 8 月 29 日,广誉远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西藏广誉远药业有限公司在自查中发现需补缴企业所得税 2397.12 万元及滞纳金 569.42 万元,合计 2966.54 万元。该补缴事项因税收政策理解差异导致,不涉及税务行政处罚,全部计入 2025 年当期损益。西藏广誉远的主营业务为医药生产与销售,此次补税可能与西藏地区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减免政策调整有关。

二、仟源医药(300254.SZ):子公司西藏仟源医药有限公司

2025 年 8 月 26 日,仟源医药半年报披露,子公司西藏仟源收到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稽查局的《税务处理决定书》,需补缴 2019-2023 年企业所得税 849.42 万元及滞纳金 554.06 万元,合计 1403.48 万元。其中,2025 年 3 月已补缴 559.04 万元计入 2024 年损益,剩余 844.44 万元影响 2025 年净利润。西藏仟源的业务涉及医药研发与销售,此次补税可能与西藏鼓励类产业目录调整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政策变动相关。

……

常见的补税原因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在西藏设立子公司的企业遭遇补税,主要出于以下一些原因:

税收政策理解偏差: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原因。西藏地区有一些特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有非常具体的适用条件。例如,前述的H公司就是将扶贫捐赠行为错误地等同于“符合条件的扶贫企业或项目”,从而误享了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优惠678。企业自行判断享受优惠,但最终被税务机关认定不符合条件,导致补税和缴纳滞纳金。

税务处理不合规:比如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藏格矿业的子公司就是因为向关联方出售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独立第三方价格,被税务机关调整并补缴税款5。

日常税务管理疏漏:比如易明医药的子公司涉及房产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补缴4,这可能源于对税基计算、费用扣除等日常税务处理的错误或疏忽。

通过自查或稽查发现:补税可能是公司主动自查发现(如广誉远13),也可能是接到税务部门的稽查通知后进行的(如仟源医药2、易明医药4)。

给投资者的提示

关注税务风险:上市公司在藏子公司(尤其是享受税收优惠的)的税务合规情况,是投资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巨大的补税金额可能会直接冲减当期利润

阅读财报和公告:补税事项属于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会发布临时公告进行披露。此外,在年度报告的“重要事项”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部分,有时也会提及相关的税务风险或后续进展。

理解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这类补缴税款和滞纳金通常不计入前期差错追溯调整,而是直接计入发现并补缴当期的损益(即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或“营业外支出”)124。这会直接影响当年的净利润。

综合判断:补税事件需要理性看待。一方面它暴露了公司内部管理的某些问题;另一方面,主动自查补缴、并强调不涉及行政处罚(如广誉远13),也表明了公司整改和规范的态度。关键要看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以及对公司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长期影响。

注:以上内容来自DeepSeek及豆包,仅供参考。

$广誉远(SH6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