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XT:从冷战走向AI的星际之门

用户头像
许轶
 · 日本  

本文得到了石古兄弟的技术支持和我深圳的徒弟盈盈的整理帮助。

我发现从Rockwell,到ETF501225我都是少有的关注和发文章的人。这一个冷门代码我发现雪球没人写深度文章和讨论。

于是我借上周末梳理美国核电产业链,抛砖引玉。再次马前炮一个。讨论拼多多阿里腾讯Meta的装B任务留给其他人。我来啃这个不好啃的骨头。无私分享。

另外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梳理的思路。其实每一个重仓的票我都深入研究,写调研,虽然我绝大多数都没发表。

为什么能长拿重仓?信仰哪里来?不是靠看图肯定。

—————————————————————————————-

BWXT简介

BWXT(BWXTechnologies, Inc.)是一家美国专业的核组件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为美国海军设计和制造核反应堆和核燃料。除了政府业务,该公司还通过其商业业务部门为民用核能行业提供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等组件,以及泛核燃料储存容器。BWXT 的历史可追溯至 1867 年,现已成为美国海军核动力推进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并提供环境修复和核废料处理服务。

网页链接

BWXT历史:

BWXT 的前身是創立於1867年的Babcock &Wilcox Company。该公司于2015 年 6 月更名为 BWX Technologies, Inc.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BWXT一直参与美国海军核动力计划,并曾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 USS Nautilus 设计和制造部件。

二战 (1940s):Babcock & Wilcox 还是锅炉制造商,核研发由曼哈顿计划主导。

冷战 (1950s–1990s):成为美国海军核反应堆燃料核心供应商,积累 HEU 加工与燃料制造技术。

后冷战至今 (2000s–):维持海军堆供应,同时拓展 TRISO、HALEU 转化、医疗同位素等新业务。

👉 可以看出,BWXT 的核心护城河主要是在冷战时期建立的。

2. BWXT业务构成

核心业务

政府运营:BWXT 的主要收入来源,负责为美国海军设计、制造核反应堆部件和核燃料,用于核动力潜艇和航空母舰。

商业运营:该部门专注于民用核能领域,设计和制造商用核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器、压力容器以及用于储存泛核燃料和其他高阶核废料的容器。

其他服务

环境服务:提供环境场地修复、核不扩散以及退役、去污和清理工作。

先进核能技术:开发和制造用于商业和政府应用的先进反应堆设计和燃料技术

特殊核材料处理:为核能行业提供特殊核材料处理和铀加工服务。

3. 公司规模与特点:BWXT 承接需要大量规划和资源的大型专案,合同通常超过一年。

该公司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设有主要运营据点,雇佣约七千名员工。

GEV也是核电大牛股,GEV和Hitachi也用BWXT核心组件。是大客户。可见BWXT技术牛逼程度。

下图来自官网,可以看出全产业链布局。

上图来自年报,说明子公司依然大量的订单积压,几年都做不完。Centrus拿到贸易订单和Enrichment订单不是它牛逼,是扶贫给它。BWXT都看不上那个。

补充:

关键术语:

HEUHighly Enriched Uranium):高浓缩铀,铀 - 235 丰度超过 20% 的铀,主要用于核反应堆燃料、核武器等领域,此处特指反应堆燃料应用。

HALEUHigh-Assay Low-Enriched Uranium):高丰度低浓缩铀,铀 - 235 丰度在 5%-20% 之间(高于常规低浓缩铀的 3%-5%),是先进核反应堆的关键燃料之一。

LEULow-Enriched Uranium):低浓缩铀,铀 - 235 丰度低于 20% 的铀,广泛用于民用核电站反应堆,常规 LEU 丰度多为 3%-5%,部分企业可通过技术升级生产 HALEU(丰度 5%-20%)。

核燃料供应链(简化版)

浓缩(Enrichment)

Centrus 把天然铀(或低浓缩铀)加工成 HALEU(10–20% U-235)。

它做的是“把铀提纯”,但还没有变成可以直接塞进反应堆的燃料。

燃料制造 (FuelFabrication)

BWXT 等公司把已经浓缩好的 HALEU,做成具体反应堆需要的燃料形式。

SMR 的燃料形态可能不同:有的用 TRISO 颗粒,有的用棒状燃料,有的用板式。

这里的技术含量在于材料、包壳、热工设计和工艺。

最终用户 (SMR 公司)

NuScale、X-Energy、TerraPower 等 SMR 开发商,他们需要的是 成品燃料组件,而不是裸的 UF6 或粉末。

所以 SMR 公司并不是 Centrus 的直接客户,而是需要燃料厂(像 BWXT)把 Centrus 浓缩出来的 HALEU,转化为可装堆的燃料。

小结:

Centrus → 卖的是“半成品”(浓缩铀,UF6 形式)。

BWXT → 卖的是“成品”(具体反应堆能用的燃料组件)。

SMR 公司 → 买的是成品燃料,因此通常是 BWXT 的客户,而不是 Centrus 的直接客户。

不过,也存在 DOE 直接采购 HALEU,然后再分配给燃料厂 的模式,这样 SMR 公司在名义上和 Centrus 也可能间接挂钩,但供应链环节基本就是:

👉 Centrus(浓缩) → BWXT(燃料制造) → SMR 公司(使用)。

为什么说降维打击:

一句话解释BWXT:超高级壁垒的从核原料、设备生产、制造、运维、回收、核废料处理、核医疗全产业链的公司,弹性来自于商用SMR的第二成长曲线。极高的技术壁垒、军转民,第二成长曲线,而且能算过来账(类似BloomEnergy

一句话解释投资thesis:核潜艇等政府订单稳定现金流,SMR从燃料到设备提供现金流和一次性capex订单。SMR普遍2030-2040兑现,但是SMR订单已经来了,所以BWXT是等风来。

核心灵魂问题:SMR如何让BWXT受益??简答:燃料领域有20-30%的空间+核心设备大额capex+运维等

SMR企业给它什么样的订单?

ChatGPT说:

好问题 👍。SMR 企业给 BWXT 的订单主要集中在 燃料核级设备 两大块,可以分解来看:

1.燃料相关订单(20-30%份额空间。后面有详细论证。)

这是最核心的环节,因为几乎所有新一代 SMR 都需要特殊燃料(多为 HALEU)。

燃料粉末和颗粒制备:SMR 企业(如 X-energy、TerraPower)会委托 BWXT 制作 HALEU 燃料粉或颗粒。

燃料构件加工:把颗粒压制成燃料棒、燃料板或燃料球(如X-energy 的 TRISO 粒子燃料、NuScale 的燃料棒)。

燃料组件总装:将燃料棒/燃料板装配成堆芯所需的燃料组件,最终送到 SMR的堆心。 👉 这种订单一般是长期供货合同,模式接近“订阅式”——一旦堆在运行,燃料补充是持续性的。

2.反应堆模块与设备订单

SMR的“模块化”设计需要大规模、标准化的核级设备。BWXT 的特长正好对口:

反应堆压力容器 (RPV):SMR 的小型压力容器仍需满足核级要求,BWXT 是美国少数能制造核潜艇/航母压力壳的公司。

换热器与管道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却回路管道。

安全壳与屏蔽件:SMR 需要紧凑式安全壳,BWXT 有能力制造高强度合金部件。 👉 这种订单类似军工装备,金额大、一次性,但单个项目可能就达到数亿美元。

3.工程与生命周期服务

除了硬件,SMR 企业也会下单 BWXT 提供服务:

燃料循环支持:包括燃料装填、退役、乏燃料处理等。

堆芯设计与分析:BWXT 可以帮助优化燃料组件设计,以匹配不同堆型。

长期运维支持:类似“售后服务合同”,持续提供检修与零件。

4.典型案例(举例)

X-energy:委托 BWXT 制造 TRISO 燃料(高安全性的颗粒燃料)。

TerraPower(与 DOE 合作的 Natrium 项目):未来需要 HALEU 燃料组件,BWXT 是潜在供应商。

NuScale:其燃料组件也可能由 BWXT 加工生产。

📌 一句话总结

SMR企业给 BWXT的订单分为 “长期燃料供货”(核心、可持续现金流)和“一次性设备制造”(金额大、核资质壁垒高)。二者结合,使 BWXT 在 SMR 产业化中占据关键供应商位置。

要不要我帮你做一个 表格,把 SMR 龙头企业(NuScale、X-energy、TerraPower)对应的 潜在/已知订单类型(燃料、设备、服务)列出来?

您说:

可以 太好了

ChatGPT说:

好的 ✅ 我帮你整理了一个表格,把主要 SMR 企业可能给 BWXT 的订单类型梳理出来:

SMR企业对 BWXT的订单类型

📌 总结

燃料订单:主要来自 X-energy、TerraPower、NuScale(长期、持续)。

设备订单:主要来自 GE Hitachi、Kairos(一次性金额大)。

科研订单:DOE 直接下单BWXT 做研发、验证。

二.我的几个观点:

公司政府订单稳定,知识技能储备充分转化为民用。中报实现政府订单9%增速,民用24%增速。上调2025年全年指引。

目前商用commercial 23%,下面有最近几个季度增速列表。增长速度远高于政府订单。请注意,这个是会计准则下的24%,实际上合同负债最新季度征收已经超过100%这个更能代表公司的发展潜力。参见oracle来自openai的RPO。

从收入敏感性分析显示,如果商用放量,有可能3-5年商用业务超过一半,商用大于民用。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二季度显示商用合同负债增速超过100%,一季度增速75%yoy。这里收入增长慢是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这种新增的业务其实合同负债更代表潜力。而且商品和研发可以easy transfer给其他SMR公司。

合同负债60亿美元,其中民营项目16亿美元。公司2024年收入27亿美元。合同负债需要消化至少三年。

SMR组件是看点。SMR公司普遍算账困难,兑现期长2030-2040,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下单给上游包括bwxt。这个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拥有完美的第二增长曲线,攻守兼备。

还有一些医疗相关收入。

宏观受益:中美脱钩,美国军事,ai带来电力短缺。核电SMR。Energy

从美国唯一的HEU+HALEU组件提供商,到组件,SMR,到制造,到运维,到回收,全产业链。

估值:5X的PS,54XPE,可以干。GE核电也是他们客户。景气周期来了,我觉得逻辑上类似光模块和PCB的感觉。但是他壁垒太高了。PS就五六倍,真不贵。normalize 20%利润率。也就是25X-30XPE。15%利润率40xpe。

我觉得这个公司几个大优点。

绝对的技术壁垒+全产业链,HEU向下兼容可以生产Haleu;

能算账有业绩兑现(合同负债和你今天发的长期合约);

类似光模块和PCB的那种景气 ;

政府订单的现金流可以有安全垫。

补充材料:

1)财务数据:根据 BWXT 技术公司(BWX Technologies)的财务报告及收益公告,以下是该公司最近几个季度商业板块营收占比的详细拆分。

2)BWXT声明:

“我们是美国国内唯一供应高浓缩铀(HEU) 和 高丰度低浓缩铀(HALEU) 铝包壳板式研究堆燃料组件的公司。”

HEU + HALEU 铝包壳板式燃料:这是研究堆专用的燃料类型,通常用于大学、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堆(如 TRIGA 或 MTR 型堆)。其他类型的燃料还有轻水堆燃料棒、LEU 颗粒燃料、金属燃料等。

BWXT是唯一同时能在美国生产 HEU和 HALEU 铝包壳板式燃料的公司。

3)政府订单

三 竞争分析

1.BWXT VS LEU

核心区别:

1)BWXT 在研究堆板式燃料领域几乎没有美国竞争对手。

2)LEU(Centrus)更偏向 HALEU 的制备与供应,尤其是棒状燃料和先进堆应用。

3)两者 HALEU 市场会有重叠(尤其是未来小型模块堆或国防用途),但燃料形态和客户群不同。

4)两者不是严格的上下游关系。在HALEU 市场,如果未来 BWXT 需要大量 HALEU 来扩展板式燃料,可能会与 Centrus 有采购联系,但目前更多是 潜在供应链交集,而非必然上下游。

5)两者更多是不同燃料环节和市场定位的公司。

BWXT vs LEU(Centrus)在 HEU / HALEU / 燃料形态和市场定位的对比表:

2.其他有潜在竞争关系公司:

BWXT 等公司把已经浓缩好的HALEU,做成具体反应堆需要的燃料形式。在美国还有其他类似制造商吗?

美国燃料制造公司

FramatomeUSA(法国阿海珐的美国子公司)

在美国有核燃料制造厂(华盛顿州 Richland)。

主要生产 商用核电站燃料组件(轻水堆燃料)。

不涉及 HEU,部分涉足 HALEU,但重点在民用电力燃料。

WestinghouseElectric Company

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有燃料工厂。

制造 商用核电燃料棒和燃料组件,客户包括全球运行的AP1000、PWR、BWR 电站。

未来也计划涉足 HALEU,但核心仍是民用。

GeneralAtomics(科研型)

不以大规模燃料制造为主,但在 TRISO 燃料研发上实力强。

参与 DOE 项目,为先进堆提供燃料设计和工艺方案。

X-energy

新兴公司,专注 TRISO 燃料颗粒和燃料球,服务于它的 Xe-100 高温气冷堆设计。

得到 DOE 资助,在美国马里兰州启动 TRISO 燃料制造能力。

与 BWXT 的区别

BWXT:唯一能做 HEU + HALEU 的铝包壳板式燃料(研究堆、试验堆用),国防/科研绑定。

Framatome& Westinghouse:主要做 商用核电燃料组件(电站用)。

GeneralAtomics & X-energy:偏向 先进堆 / TRISO 燃料研发与生产。

如果是军用、研究堆、试验堆燃料 → 基本只有 BWXT。

如果是 商用电站燃料 →Framatome & Westinghouse 占主导。

如果是 新一代 SMR/ TRISO → X-energy、General Atomics 也在布局。

3参与SMR 热潮的主要公司

🔑 主要企业及其 “SMR 业务纯粹度”

1)BWXT(BWX 技术公司)

SMR 业务关联:

供应 TRISO 燃料(用于 X-energy 公司的 Xe-100 反应堆及其他先进反应堆)。

具备供应基于 HALEU(高丰度低浓缩铀)的燃料及制造服务的潜力。

其他业务:

大部分业务与美国海军核动力推进系统相关(涉及航空母舰、核潜艇)。

同时生产同位素、提供国家实验室服务及国防相关产品。

核心结论:涉及 SMR 业务,但并非纯 SMR 业务公司 ——SMR 相关业务在其整体业务叙事中占比约 10%-20%,其余均为国防及传统核能业务。

风险与收益:风险较低(海军合同稳定),但 SMR 业务带来的收益增长空间被稀释。

2)Centrus Energy(森特鲁斯能源公司,股票代码:LEU)

SMR 业务关联:

美国目前唯一一家生产 HALEU 浓缩产品的公司(HALEU 是多数 SMR 的关键燃料)。

为美国能源部(DOE)供应产品,且随着 SMR 需求增长,具备扩大产能的有利条件。

其他业务:

几乎完全专注于铀浓缩业务,尤其聚焦 HALEU 领域。

核心结论:更接近纯 SMR 燃料业务公司,因为 HALEU 的需求本质上等同于 SMR 的需求。

风险与收益:高贝塔系数(风险与收益均较高)—— 若 HALEU 产能扩大计划落地,Centrus 业绩将大幅增长;但若美国能源部延迟项目或国外竞争加剧,公司将面临较大下行风险。

3)X-energy(X 能源公司)

SMR 业务关联:

研发 Xe-100 高温气冷反应堆(一款 SMR)。

在马里兰州建设自有 TRISO 燃料生产设施。

其他业务:

主要聚焦于自有 SMR 设计及 TRISO 燃料供应。

核心结论:纯正的 SMR 技术研发公司,但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依赖美国能源部资金支持及合作项目推进。

风险与收益:技术研发风险较高,盈利不确定性大,但一旦技术落地,成长空间显著。

4) NuScale Power(努斯凯尔电力公司)

SMR 业务关联:

其 SMR 设计方案(VOYGR 系列)是美国唯一一款获得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设计认证的 SMR 方案。

其他业务:

几乎完全专注于 SMR 部署。

核心结论:纯 SMR 业务公司,但风险极高 —— 存在现金消耗快、项目取消(如与 UAMPS 的合作项目)等问题,且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风险与收益:若 SMR 部署进展顺利,收益潜力巨大;反之,若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持续受阻,风险敞口极大。

按 “SMR 业务纯粹度” 排名

最纯粹(SMR 业务关联度最高,风险也最高):NuScale、X-energy(均为直接的 SMR 研发 / 部署企业)。

中等纯粹(业务与 SMR 需求几乎直接挂钩,聚焦燃料领域):Centrus Energy(HALEU 供应商)。

业务多元化(涉及 SMR 但非核心,风险较低,收益增长空间稀释):BWXT(以国防业务为核心,兼营先进燃料)。

选择建议

若想布局 SMR 但希望降低风险→选择 BWXT(国防业务可提供稳定缓冲)。

若想通过 SMR 燃料业务获得高杠杆收益→选择 Centrus。

若想进行纯粹的 SMR 领域押注→选择 NuScale / X-energy。

四 BWXT的市场份额:

1. BWXT 做和不做的燃料类型

✅ 能做的:

铝包壳板式燃料(研究堆/测试堆,HEU → HALEU 转换)

TRISO 燃料(高温气冷堆/部分熔盐堆,DOE 已经给 BWXT 合同)

实验/军用特种燃料(战略意义大,但规模小)

❌ 不做的:

传统棒状燃料 (LWR rods) → 这是 Westinghouse、Framatome 的核心业务领域,BWXT 并没有燃料棒大规模商用生产线。

所以对于 NuScale、GE BWRX-300 这类“轻水SMR”,BWXT 并不是直接供货商。

2.HALEU 最终用途结构(DOE/IAEA 预测)

板式燃料 (Research/Test Reactors):约 10–15%

TRISO 燃料 (HTGR / pebble-bed / some MSR):约 30–40%

棒状燃料 (LWR-based SMRs):约 40–50%

其他(实验/军用/医用同位素等):约 5%

3. BWXT 的理论市场覆盖

板式燃料 → 绝对垄断,100% 市场份额

但市场体量小(10–15%)。

TRISO 燃料 → 已有工厂和 DOE 合同,和X-energy、General Atomics 有竞争

市场潜在份额:20–30%(取决于产能扩展速度和 DOE 订单)。

棒状燃料 → 不做,市场份额 = 0%

特种燃料(军用/医用) → 小众市场,几乎全由 BWXT 垄断,但整体占比 ~5%

4. 结论:理论市场份额区间

可覆盖市场份额(理论最大值)

板式 (10–15%) × 100% ≈ 10–15%

TRISO (30–40%) × 20–30% ≈ 6–12%

其他 (5%) × ~100% ≈ 5%

合计 ≈ 20–30%

👉 换句话说:

如果 HALEU/SMR 燃料市场未来完全打开,BWXT 理论上可以覆盖 20–30% 的市场份额,而且这部分是高附加值、DOE/国防绑定的。但由于它不做燃料棒,所以它不可能吃到 NuScale / BWRX-300 那块 ~一半的“大蛋糕”。

五 预期差

1.Centrus 是唯一enrichment。其实BWXT唯一更多,偏Centrus下游。而且是可以降维打击做Centrus的业务的。

预期差2:

bwxt是国防企业。再过三四年就是商业大于军工。

预期差3:SMR还很遥远。信要早信。

俄乌冲突缓和了centrus都没必要存在了?我觉得价值大大降低了回。而且他交付还不一定怎么样。美国哪一个制造业的在全球有成本优势?技术这个我认可的。

预期差4:现在太迟了。

以史为鉴看一下AI的传导,我觉得BWXT刚刚开始。请注意这个是传导到启动时间,启动了之后又跑了几年到现在:

🕒 大致时间节奏

第一波:GPU 龙头先爆发(2023 Q1–Q2)

ChatGPT 引爆市场后,英伟达AMD 率先启动,股价一路上行。

逻辑:AI 训练核心算力最紧缺,利润中心在 GPU。

📌 时间:2023年初到年中,英伟达股价翻倍。

第二波:高速光模块龙头补涨(2023 Q3–Q4)

数据中心扩建带动 中际旭创天孚通信 等光模块公司。

逻辑:GPU 训练需要海量高速互联,光模块是瓶颈环节。

📌 时间:2023年下半年,中际旭创开始大涨。

第三波:PCB/CCL/设备等后周期启动(2024 年初起)

GPU、光模块订单落地,才传导到 PCB、覆铜板、测试设备、散热等配套环节。

逻辑:数据中心实际建设、服务器交付,带动配套厂商需求。

📌 时间:2024年开始,深南电路生益科技等逐步跟涨。

✨ 总结

时间顺序: 👉 GPU(NVIDIA/AMD) → 光模块 (中际旭创/天孚) → PCB/材料/设备 (深南电路/生益科技等)。

节奏滞后:每一环基本滞后上一环 1–2个季度。

背后逻辑:先炒“核心利润中心”,再炒“供给瓶颈”,最后才补涨“配套需求”。

六.其他

1.BWXT 现在能不能做燃料棒?

目前 BWXT 不做商用核电燃料棒。

美国的燃料棒市场基本由 Westinghouse、Framatome(法国阿海珐美国业务)、Global Nuclear Fuel(GE-Hitachi 合资) 把持。

这些公司长期服务于民用电站,有成熟的工厂、供应链和许可证。

BWXT 的重点在 国防核燃料(海军堆 HEU)、研究堆板式燃料、TRISO 燃料,属于高壁垒、细分市场。

2. 技术壁垒在哪里?

燃料棒生产壁垒 很高,主要体现在:

许可壁垒:需要 NRC(核管会)的燃料制造许可证,尤其涉及 HALEU 时,安全和监管要求更严。

供应链壁垒:棒状燃料涉及锆合金包壳、焊接工艺、质量保证体系,要和电站运行许可证适配。

客户壁垒:电站和 SMR 开发商会长期锁定燃料供应商(例如 NuScale 直接和 Enfission、Framatome 合作)。

规模经济:燃料棒是高批量、低利润的大宗业务,而 BWXT 更习惯做小批量、高附加值的军工/研究堆燃料。

3. BWXT 能不能切换去做?

理论上可以:

BWXT 有全套铀加工、燃料设计与制造经验。

具备核级工厂资质,转型去做棒状燃料并非“零起点”。

现实中不容易:

要新建或改造工厂,取得 NRC 新许可证,耗时 5–10 年。

要和现有供应商竞争客户(Westinghouse、Framatome 已深度绑定很多电站)。

投入产出比可能不划算:BWXT 的护城河在“小批量高价值”,贸然切到“高批量低利润”的燃料棒,反而削弱自身优势。

BWXT 目前不做燃料棒,技术上能做,但有监管 + 供应链 + 客户绑定 的高壁垒。

切换难度大,需要大额投资、漫长许可流程,且利润率不如现有业务。

因此,BWXT 更可能坚持走国防燃料 + TRISO + 特种市场 的高附加值路线,而不是进入燃料棒的“红海”。

空间:目前160亿美元。5年3倍看500亿美元第一阶段。五年ai的电力需求和capex都增长多少倍?这个仅仅是从ai的边际用电量和核能的线性关系外推+用力拍大腿算的。

capex推动的弹性,5年可能乐观有5-10倍。风险:SMR不达预期。下图可见,AI的五年的电量需求都是3-4倍,SMR赛道整体应该几倍空间在5年。

$Bloom Energy(BE)$ $BWX Technologies(BWXT)$ $Oklo(OK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