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下MicroLED光通信的产业发酵时间线

用户头像
之江小隐
 · 浙江  

$华灿光电(SZ300323)$ $长飞光纤(SH601869)$ $炬光科技(SH688167)$

一、为什么AI数据中心需要新方案

AI数据中心现在可是遇到了个“世纪难题”。些大型模型训练一次,耗电量惊人,相当于3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而且,数据在GPU间传输的延迟,还会让训练效率大打折扣!传统铜线连接就像是拿吸管给消防车供水一样捉襟见肘。这时候,光互连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传统激光方案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成本和麻烦程度也不小,一颗可调谐激光器的价格能顶得上半台高端电脑,还得小心翼翼地控制温度。
而MicroLED光通信方案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没用激光器,而是用几百颗MicroLED当“快递员”,通过多芯成像光纤把数据“照”到对面的光电探测器上。打个比方,传统的激光方案就像是让货车走盘山公路送货,而Avicena直接给数据修了条“空中高速公路”。每个MicroLED像素就像一辆小货车,一次能拉10Gb/s的数据,几百辆车同时跑,10米内就能跑出3Tb/s的超快成绩!而且这方案能耗也比较低,整体来看是高效又节能。

二、MicroLED光通信方案什么来头

MicroLED光通信方案也不是突然产生的,美国创业企业Avicena在这里已经投入了几年了。它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创业公司,三星已经投资了。Avicena早先从量子点微显示技术公司Nanosys处收购用于光学芯片的Micro LED 晶圆厂,收购后,增强了它在高速 GaN Micro LED方面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进外延,设备处理和传输技术。

在2025年3月份,Avicena先和欧司朗达成合作,由后者为其LightBundle通信架构开发GaN microLED阵列的生产,但突然到2025年5月份,台积电突然插手,开始为其代加工MicroLED光通信产品,台积电的快速出手,估计和台积电碰到本文开头所提的问题有关。

Avicena:基于GaN MicroLED阵列的芯片间短距光互连

2025年4月,在2025年的IEEE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上,Avicena Tech的Ehsan Afshari及其团队再次安利了基于MicroLED光学收发器在芯片到芯片(Die-to-Die,D2D)通信中的创新研究成果。

三、其他MicroLED厂商在该领域的进展

(一)台湾MicroLED芯片大厂-富采

在富采的官网上,其3月份明确了将进入到MicroLED在AI光通信领域的应用。“AI服务器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预计将于2028年突破240亿美元。富采凭借在III-V族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开发三类适配不同场景的AI光通信光源。Micro LED凭借微米级光源尺寸、可矩阵排列实现多通道高速传输,以及耐高温、低功耗等特性,成为10米距离内性价比最优的下一代AI高速光通信传输方案。”

(二)台湾代工大厂-富士康即鸿海

富士康应该也在试生产中了。

(3)国内MicroLED创业企业-思坦科技

国内MicroLED创业企业思坦科技,在其官网上也展示了MicroLED光通讯芯片,并且可定制。根据行业内的信息,思坦科技的MicroLED芯片,一般是和华灿光电合作由后者提供的。

(4)国际AI大厂-微软

2025年8月,微软发布最新研究结果,其主导的MicroLED方案MOSAIC 设计借鉴了内存和芯片总线的并行低速思路,具备低功耗、高可靠、设计简单的天然优势:传输距离达50米(为铜缆的【10倍】以上),功耗大幅降低【7成】,可靠性是现有光学链路的100倍!且可通过增加通道数量或提升单通道速度(至4-8Gbps)扩展至3.2Tbps!该技术通过架构重构和组件创新,有望打破数据中心网络中铜缆与光学链路的固有权衡,为下一代高带宽、低功耗、高可靠的网络连接提供了可行方案

在查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牛,复旦大学的田朋飞教授,他已经关注到这个领域了,做了不少研究成果,并且早在2023年就在北大开过一次该课题的讲座。国内相关企业,可以把田教授的成果做一些应用,避免踩到已有的专利。

田朋飞,复旦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博士。自2007年至今从事micro-LED显示、光通信等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光模块cpo# #AI算力# #AIDC# 太辰光 兆驰股份 长芯博创 仕佳光子 中际旭创 海光信息

天风电子关于Micro LED光模块传输方案的行研报告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