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与利润: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110-115亿元(同比-2%至+2%),归母净利润11.8-12.5亿元(同比+15%-22%)。其中Q2净利润6.3-7.0亿元(环比Q1 +14%-27%),主要驱动力为外贸租金跳涨与内贸运价修复。
利润率跃升:
净利率提升至18%-20%(2024年为16.3%),核心源于:
外贸船舶租金同比+100%+(4250TEU船型日均租金5.7万美元,同比+143%);
内贸PDCI指数均值1232点(同比+9.4%),叠加燃油成本管控(单位油耗降22%)。
外贸业务:租金红利持续释放
期租收入占比提升至35%+(2024年:17.4亿元),受益于中小船供给紧缺(3000TEU以下船型2025年增速仅1.2%);
新签租约周期延长至2年(原1-1.5年),锁定2026-2027年收益。
内贸业务:量价边际改善
运量回升至560万TEU(同比+5%),因运力外流至外贸市场(内贸有效供给收缩10%);
“散改集”政策推动煤炭、粮食等货类集装箱化率提升至22%(2024年:20%),单箱毛利稳居500元/TEU。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16亿元(净利润覆盖率120%+),货币储备77亿元(占总资产31%);
股息率预期领跑市场:
中期分红比例或维持90%(2022-2024年分红率73.5%/88.0%/90.4%),对应股息率7.8%-10%(2025年预测)。
供给刚性约束:
全球3000TEU以下船型在手订单占比仅3.98%,2025-2026年运力增速1.2%/-2.0%(Clarksons数据);
老龄船占比超20%(船龄15年+),环保新规(EEXI/CII)加速淘汰。
需求结构性增长:
中美关税摩擦推动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亚洲区域内航线需求增长8%+;
美国301法案豁免4000TEU以下船港口费,支线船经济性提升。
国务院《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要求2025年集装箱化率提升至25%+(当前20%),对应年增量需求500万TEU;
多式联运“一单制”系统降低中转损耗,客户复购率达82%(2024年)。
无风险利率下行至2.8%(10年期国债),公司股息率7%-10%吸引险资增持(Q2增持高股息板块120亿元)。
内贸PDCI指数波动区间800-1600点(2024年),若经济复苏乏力或导致运价二次探底;
油价每上涨10%,净利润减少1.2亿元(燃油成本占比25%)。
内贸CR3超80%,泛亚航运(中远海控)凭借国资背景抢占干线资源,中谷份额22%面临挤压;
外贸租约到期后续签风险:若红海复航导致运价回落,租金溢价或收窄。
10艘船龄15年+船舶需计提减值,LNG动力船研发投入拉低短期ROE。
短期:把握外贸租金高位窗口,将30% 内贸运力转租外贸(当前约20%),目标期租收入占比突破40%;
长期:新增5万TEU绿色船舶(2025年),自有船队占比提至75%(当前70%),降低单箱成本10%。
建立油价对冲机制:期货锁定30% 燃油采购价(2024年油价涨15%时成本仅增1.8亿);
优化资产结构:处置老旧船舶(目标减值损失控制在3亿元内),加码钦州物流基地(投产后仓储收入增2亿元/年)。
客户分层:聚焦民企客户(占比60%),提供冷链箱、框架箱等高附加值服务,毛利率提升至25%+;
技术赋能:航速优化AI系统降低油耗22%,复制至东南亚近洋航线(越南-泰国航线试运行)。
估值方法
可比指标
乐观情景(概率40%):
外贸租金维持5万美元/天 + 内贸PDCI突破1300点 → 净利润13亿+,PE修复至14倍,目标价14.5元(+30%空间);
中性情景(概率50%):
内贸运量增5% + 分红率85% → 股息率8.5%,市值维稳250亿(防御配置);
悲观情景(概率10%):
红海复航 + 油价暴涨20% → 止损线为PB1.5倍(对应股价10元)。
实战建议:
短期(2025Q3):博弈半年报外贸租金收入增速(超30%则加仓),关注Q2 PDCI均值(≥1250点为积极信号);
中期(2026):跟踪东南亚航线拓展进度(目标营收占比突破10%)及绿色船舶交付;
长期(2030):若“散改集”渗透率达30%或多式联运收入占比超20%,估值锚切换至“综合物流服务商”,目标PE 18倍。
中谷物流的2025年半年报将呈现一场 “利润弹性”与“分红信仰”的共振:
短期确定性:7.8%股息率构筑股价底线,外贸租金长协(2年期)锁定业绩安全垫,现金流折现溢价35%提供安全边际;
长期跃迁关键:能否将 “内贸网络密度” 转化为东南亚近洋航线壁垒,以 “绿色船舶成本优势” 碾压老旧运力,决定其能否从“周期股”蜕变为“成长型现金牛”;
投资时钟定位:
防御型投资者:现价买入底仓,锁定8%股息收益,博弈外贸租金期权;
进取型投资者:押注Q3运价超预期及“散改集”政策加码,捕捉估值修复至14倍PE的弹性空间。
终极价值锚点:
当全球供应链面临“区域化、碎片化、低碳化”三重重构,中谷物流凭借 “内外贸运力调配灵活性(30%+运力可切换)+ 极致成本管控(吨油效降22%)+ 分红承诺刚性(90%+分红率)” 的三元引擎,已占据周期穿越的制高点。若2025H2东南亚航线落地或油价中枢回落,当前12倍PE的深度折价将迅速收敛,成为布局物流业格局重塑的战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