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绩亮点:营收翻倍与新兴业务爆发,但盈利质量承压
营收增速创纪录,规模跃居行业首位
营收839.39亿元(同比+113.06%),增速远超行业均值(约20%-30%),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业务爆发(头部互联网客户全栈式发货)及笔记本电脑ODM份额提升(同比增速超行业3倍)。
业务结构优化:高性能计算(服务器/PC)占比57.54%,智能终端(手机/穿戴)占比32.14%,汽车电子等新兴业务增速91%。
新兴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数据中心业务爆发式增长:受益AI算力需求,服务器收入同比+187.93%(2024年基数),占营收比提至4.25%。
汽车电子突破:智能座舱产品全栈研发交付,车规级制造中心通过认证,2025年营收目标突破20亿元。
全球化产能释放协同效应
越南、墨西哥、印度基地投产,境外营收占比52%(2024年数据),规避贸易摩擦风险。
优势维度
增收不增利矛盾凸显
毛利率7.67%(同比-4.07pct):价格战下数据中心业务毛利跌破10%,拖累整体盈利。
净利率2.25%(同比-0.99pct):显著低于行业均值(消费电子龙头均值8%-10%)。
期间费用失控吞噬利润
销售费用同比+47.76%:市场开拓成本激增,但新增客户贡献滞后。
研发费用同比+30.14%:虽强化技术壁垒,但转化效率待提升(汽车电子营收占比仅1.42%)。
业务结构风险
智能手机ODM占比过高(约32%),若苹果自研芯片加速或三星订单转移,营收波动性加剧。
增量市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需求增40%,公司服务器业务绑定头部云厂商,订单能见度至2026年。
技术卡位:AIPC渗透率提升带动PC业务量价齐升(单机附加值+20%)。
市场空间:2025年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超千亿,公司首个全栈产品落地,目标份额5%。
政策红利:车规级制造认证获取补贴,降低扩产成本15%。
AI健康监测(心率/血氧)功能普及,推动智能穿戴单价提升30%,公司技术储备领先。
挑战维度
研发-制造-生态协同壁垒
研发转化效率:穿戴设备算法团队支持跨平台开发,健康监测精度达医疗级标准(误差<1%)。
制造精益化:全球工厂良率95%+(行业均值85%),AI质检降低返修成本30%。
数据驱动的生态协同
服务器业务与穿戴设备数据互通,构建健康云平台,客户粘性提升。
政策响应敏捷度
获地方政府智能制造补贴(占净利润比3%),减碳技术降低出口关税成本。
PS 0.76倍(TTM),显著低于行业均值(消费电子龙头1.5倍+),市值975亿对应2025年PEG 0.5(增速113%)。
业务
2027年营收预期
利润弹性来源
数据中心
500亿元
AI服务器需求爆发(CAGR 50%+)
汽车电子
100亿元
智能座舱市占率提至5%
AIPC升级
200亿元
单机附加值提升20%
3. 风险边际与安全垫
现金储备:货币资金330亿元,覆盖短期负债150%。
股息潜力:若净利率修复至3%,股息率可达4%+(现未分红)。
华勤技术的2025年半年报,既是全球化与AI红利的胜利宣言(营收+113%、数据中心+187%),也是盈利模式困境的警示录(毛利率7.67%、净利率2.25%)。其能否突破1500亿市值瓶颈,取决于三场攻坚战:
毛利率保卫战:若数据中心毛利稳在10%以上,净利率可修复至3%;
技术定义权争夺:汽车电子需在2026年实现全平台输出(非单座舱产品),抵御华为/比亚迪挤压;
现金流平衡术:应收账款周转率需从0.8提至1.2(行业均值1.5),支撑研发投入(年50亿+)。
创新标题呼应:这场“千亿营收博弈”的本质,是华勤技术以 “规模优势” 兑换 “技术溢价” ,在ODM红海中开辟第二曲线。若胜,中国智造将诞生首个主导全球智能硬件生态的平台巨头;若败,则警示所有代工企业——没有毛利率支撑的增长,终将被价格战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