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价值投资进阶:选股核心指标ROE》/PB+ROE策略/PE+ROE策略

用户头像
价投领悟者A
 · 陕西  

本书由雪球流浪行星撰写,聚焦于ROE(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价值投资选股的核心指标,并配合PB+ROE策略,PE+ROE策略,高股息策略,想对ROE有个全新的认识是一本不错的书籍。

ROE(Return on Equity)是衡量企业为股东创造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反映公司利用自有资本的效率。书中强调,高且稳定的ROE是企业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护城河)的重要体现,是价值投资者筛选优质企业的核心标准。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净资产,巴菲特将其作为选股首要指标,因其直观体现资本运用效率。书中特别强调持续高ROE(>15%)的企业往往具备竞争优势。

ROE的深度解析框架:

书中通过拆解ROE的构成(杜邦分析法),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的驱动因素,通过三维度分解,投资者可穿透ROE表象,识别企业盈利的真实来源与可持续性。

杜邦分析法:

通过分解ROE=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杠杆率+1),揭示企业盈利的三大路径:

净利率:反映产品定价能力与成本控制水平;

资产周转率:体现资产运营效率;

权益乘数:衡量财务杠杆风险。

如何判断 ROE 的持续性:

投资者看到的 ROE 数据,都是来目财务报表,也就是说,都是历史数据,数据属于过去 而投资是投未来, 如果某公司历史 ROE 数据靓丽,一旦经营恶化,历史数据毫无意义 ,判断公司 ROE 的持续性直接关系投资成败。

(1)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公司,这就是巴菲特说的坚守能力圈。巴菲特说的"我到处找的是1英尺的栏杆,而不是7英尺的栏杆"就是对能力圈最生动的阐释。

(2)尽量选择竞争少的行业内的公司。竞争少的公司,包括独家经营的公司,还有已经形成寡头格局的行业内的龙头公司等。价格战是利润也是 ROE 的杀手,投资者应尽量避开深陷价格战泥潭的公司。

(3)选择历史上 ROE 持续优秀的公司。

(4)对标发达国家资本市场长牛的标的,在国内选择与这些长牛标的相似的、经营情况良好的公司。

(5)只选择管理层诚信的公司。

ROE在选股中的实战应用:

筛选标准:长期ROE持续高于15%(或行业均值)的企业,更可能具备复利增长潜力;关注ROE的稳定性,避免周期性波动剧烈的公司。

ROE这个指标只是能帮我们选到好公司的工具,好公司得有好价格才值得去投资。它只是一个选股指标,而好价格则需要通过PB、PE这些估值指标结合来分析。

ROE 和利润增长率的不同:书中举例为了保持20%的 ROE ,100%分红的 A 公司只要业绩零增长即可,而不分红的 B 公司的业绩必须以20%的速度增长,才能保证 ROE 维持在20%。100%分红的公司更像债券,不分红的公司更像股票。

再换个角度,100%分红的股票是单利,不分红的股票是复利。分红比例会导致 ROE 的性质截然不同,只有分红比例为0%, ROE 才可以和利润增长率一致。

芒格老先生曾说过:投资一家公司的长期回报约等于这家公司历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在不分红的情况下,ROE才和利润增长率保持一致,芒格的说法才成立。对于基本不分红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回报率约等于 ROE ,之所以是约等于,是因为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应该是一不小心分过一次红的。

结合行业特性:不同行业(如消费、科技、金融)的ROE合理区间差异显著,需横向对比行业龙头;轻资产模式企业通常ROE更高,但需警惕高杠杆驱动的虚高ROE。

动态跟踪:ROE趋势变化(如持续下滑)可能预示竞争力衰退,需结合财报深入分析原因

PB+ROE策略:

PB-ROE策略通过结合市净率(PB)净资产收益率(ROE)两个指标,筛选市场中估值合理且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其核心逻辑是:

PB衡量估值水平(股价/每股净资产),低PB可能反映市场低估;

ROE反映盈利能力(净利润/净资产),高ROE代表资本效率高。

理想标的是低PB+高ROE,即“用较低价格买入高效赚钱的公司”。例如:

A公司PB=1.2倍、ROE=25%,回本年限=1.2÷0.25=4.8年;

B公司PB=0.8倍、ROE=5%,回本需16年——显然A更具性价比。

四象限分析法:根据PB与ROE的匹配度,可划分四类公司:

风险与局限性:

周期性和成长性行业ROE波动大,模型效果有限(如煤炭、科技)。

高ROE可能依赖负债杠杆(如ROIC远低于ROE)或非经常性收益。

策略需配合5年以上ROE稳定性分析,避免短期数据误导。

策略:书中强调将PB-ROE与股息率结合,构建“佛系收息策略”。例如:

选择连续5年ROE>15%、PB<2倍且股息率>4%的公司;

通过分红再投资放大复利效应,降低估值波动影响。

PE+ROE策略:

PE+ROE策略可以理解为寻找市盈率(PE)较低且净资产收益率(ROE)较高的公司。旨在发现市场低估且盈利能力强的优质企业。若高ROE企业PE过高,可能透支未来收益;若低PE企业ROE低迷,则缺乏成长支撑。

以ROE作为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核心标尺,筛选持续高ROE(通常≥15%) 的公司,反映其利用自有资本创造价值的效率及护城河优势。

PE控估值,通过PE(市盈率)评估当前股价相对于盈利的合理性,避免为高增长支付过高溢价。

优势: 攻守兼备:高ROE驱动长期收益,低PE提供短期安全垫;量化可操作:指标标准化,减少主观判断偏差。

风险: 警惕ROE虚高:如依赖高杠杆(权益乘数>3)或非经常性损益推升的ROE,需结合现金流验证; 规避价值陷阱:低PE但ROE持续下滑的企业,可能面临行业衰退或竞争力丧失。

巴菲特式实践: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强调“以合理价格买入伟大公司”: 优先选择ROE长期>20%且PE<15倍的消费、金融类龙头(如可口可乐美国运通); 当市场恐慌导致优质企业PE跌至历史低位时(如2008年金融危机),果断加仓。

PE+ROE策略本质是“质量与价格的平衡艺术”:通过ROE锁定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长坡厚雪”型企业,再以PE确保买入成本处于安全区间,实现“好公司+好价格”的复利效应。

ROE与其他指标的协同验证:

书中指出,ROE需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以规避误判:

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验证ROE是否依赖高杠杆;

自由现金流:确保盈利质量,避免“纸面利润”;

分红率与再投资率:评估企业对股东回报的平衡策略。做生意的初衷是获得红利,而不是考虑把生意转手赚差价。股息率有一定的保底作用,是保守型投资者的重要参考。红利本身无法作假,因为分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分红是自由现金流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确认的部分。经营持续恶化的公司的股息率没有意义。上市公司不参与公司运作的空闲资金,以分红的形式分配,对投资者有利。 回购股份并注销,对投资者有利,和分红一样,是回报投资者的方式。 分红和成长并没有根本的冲突,部分优质公司可以一边高分红、一边高增长。 理解以高股息率为核心的投资策略。

最后作者强调:

(1)没有完美的指标,不要过分依赖选股指标、估值指标。

(2)没有完美的分析,无论多么细致的分析,都有可能会出错。

(3)不要认为净值回撤不是风险,大幅回撤是重大风险。

(4)风险控制是成功的投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向巴菲特、沃尔特·施洛斯、约翰·涅夫等投资大师学习风险控制思想。

(6)用概率思维看待投资。要成功投资,最好持续做大概率赢的买卖。

每个人都有一个ROE,不过大多数人把这个ROE忽略了,建立家庭的ROE。

@流浪行星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活动 #近十年新高!沪指突破3731点!# #军工股反弹,北方长龙领涨# #机器人概念走强,金田股份等多股涨停# $富时A50指数主连(CNmain)$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